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

好大的”幹”

此篇為2012年寫        

    週三上午10點基金會在學校開月會,學校的教學主任也來參加,教學主任很隨和地,幫我們解決問題,讓人印像深刻。這次開會結果,我們課輔老師可向學校圖書館借書,給班上孩子看的決策,讓我覺得很棒。
    開會時主任說:成果展時每班要有像樣的作品,帶六年級大孩子,只能在週三有較長的時間裡,做一些像樣的作品,靈機一動想起手巧的女兒教我用色紙折的蝴蝶結。於是週三教大孩子們折蝴蝶結,並放在紙上憑自己想像設計一幅畫,孩子的創意真棒,有的孩子構圖成日本和服上的蝴蝶結,有的孩子做成頭上髮飾的蝴蝶結,還有長髮下的蝴蝶結、衣服上的蝴蝶結、有的孩子蝴蝶結放中間配合一些幾何圖形….等,有創意極了。
    週三除了做功課、美勞外,因時間比較多,還做閱讀、益智的動腦遊戲。一樣按牌理出牌的孩子,老師說什麼,他們就做什麼。不按牌理出牌的孩子,不是很願意去完成,堅持要他們做,發生了兩件事。 一位能力很棒的小女生,聯絡簿上媽媽寫,請她功課做完,讓她自由做事,我當下把孩子叫過來,問她:「媽媽是什麼意思。」她說:「我不想做那些東西嘛!」我說:「那到學習末成果展時,你一個作品都沒有,媽媽看到別人都有作品,你沒有,沒關係嘛!」她說:「沒關係。」我又說:「老師覺得你美勞能力很棒,我們做美勞時你做,到期末你才會有一些作品,閱讀跟益智遊戲部分,老師覺得你能力不錯,不做可以,但是你不可以跟別人說,因為不是每個人能力都跟你一樣好,做那些對他們會有幫助,你能做到嗎?」她說:「可以」我又說:「如果讓別人知道,你就得做可以嘛!」她說:「可以。」於是我們達成協議;另一件事是兩位男生不想動腦的在益智遊戲中,找英文字單元部分,寫了一個大大的字,我發現時一位大孩子已回家,我把其中一位叫到面前來說:「鎮惟這是你寫的嗎?」他點頭。我又說:「是不是很難。」他不說話(我知道他能力不足,又不愛動腦)。我又用我慣有的語氣說:「你不會可以叫老師教,不可以用這種表達方式,你寫這個對老師沒什麼影響,但你這種表達方式是不好的,對你未來做人處事不好,你一定要改知道嘛!  明天把這補起來(已要放學了)知道嘛!不會老師會教可以嘛!」他很誠懇的點點頭。
    第二天他好朋友維俊我也如此說,他態度沒鎮惟來的好,眼睛不看我一直撇到旁邊,但孩子帶久的我知道,他知錯。我說:「功課做完把這補上,有沒有問題」他說:「沒問題。」功課做完,我看到他們兩位馬上就拿去改。改時可愛的鎮惟說:「老師等一下你改時要看紅色彩色筆畫的部分喔我說:「知道,你很棒喔!(當然不是看藍色彩色筆!)帶孩子過程中偶爾還是會有些小狀況發生,但想想這些孩子還算是可愛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