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

換個方式做父母

此篇為2012年寫 
    聽了大陸人周弘的演說,被他那份為天下孩子的心感動,這幾天有點時間整理了一下,與有緣的朋友分享:
    中國父母太愛孩子,但要說我們太不會愛我們這個時代的孩子。這20年變化很快,現在的 孩子(新新人類)在學習的動力上跟我們有很大差別。我們祖祖輩輩學習動力是為三個字“求生存”現在孩子學習的動力也為三個字“求快樂”, 他們喜歡的再難也變容易了,如:玩電腦。他們不喜歡的再容易也變難了,如讀書死背、 硬記都記不住。
    現在城裡的孩子有四高,高智商、高敏感、高自尊、高脆弱。可惜的是我們現在糊塗的父母,還在用過去祖傳的挑毛病,打罵孩子教育方式來教育,教導現在新新人類,方法不願意改變,有就是說做父母的沒有與時俱進。
    談到中國人愛孩子以外更愛面子,常常會為了面子,而傷了孩子。我們想想以前我們教孩子第一次學說話, 學走路時從不攀比,沒絲毫功利心態,孩子第一次說話不清楚,我們父母說:「太好了。」孩子剛開始學,走路不穩,我們說:「太好了。」在我們欣賞的眼光中,當時的孩子充滿驕傲和安全感。孩子有了安全感, 心中就舒坦,孩子為什麼而活,為希望、為光明而活。我們要了解孩子來到這世界是為了找光明的。當我們的孩子一上學,無意當中我們就又用了以前祖傳的挑毛病教育。
    周弘說的下面這段話很有意思,值得做父母的我們好好反省,他說:「父母每天盯著孩子,像火眼金星,小題大作,無限上綱,嘮嘮叨叨非要把孩子整得灰溜溜的,做父母的才會覺得有盡到責任,問心無愧。整天挑孩子毛病,孩子整天在失望當中,到最後就變絕望。所有壞孩子,沒一個不在絕望 中被逼上梁山。」說到找光明、挑毛病,一個是喚醒好孩子,一個逼出壞孩子。
    現在父母對孩子表達愛太難了,過去父母對孩子表達愛簡單多了,以前沒什麼錢,做父母的只要在孩子碗裡夾一點肉絲,我們做孩子的就感動到不行。現在的孩子吃個飯是給我們面子,現在孩子要的不是物質的東西,要的是精神的,做父母的我們該給的沒給。我們現在做父母的要了解,只要一句發自內心的話“太好了”,孩子心就安了,就有能量創造更好的。相反的如果你說“太糟了”,孩子就亂了,就沒能量。一句“太好了”好到孩子『人苦心不苦, 人累心不累。』現在所謂的壞孩子是『人不累心累,人不苦心苦。』 我們要在不幸中找萬幸,什麼好什麼不好,你用眼往上看,永遠是不好,眼往下看, 永遠是萬幸。
    他教家長要為孩子驕傲,後來發現許多父母都不為自己驕傲,哪有能力為孩子驕傲啊!所以我們要從源頭做起。做父母的要愛你自己,成為生命的發光體,愛好你自己,才能愛你的孩子。
    賞識教育不是萬能,但離開了賞識萬萬不能,教育孩子不是方法問題,而是態度問題,態度一變,問題不見,態度一變,方法無限,態度徹底改變,奇蹟便會出現。聽了震撼與感動,與大家共勉之。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旁聽的一堂課

此篇為2012年寫
    最近跟朋友到文化大學,上一堂由徐錦鋒老師教的青少年發展與適應問題的一堂課,很豐富的一堂課,正好趕上同學們做報告,聽到的都是精華。
部分內容與跟我一樣關心教育的朋友們做部分的分享:
    孩子發生問題的行為背後往往帶有遺傳負因或家庭負因,如:精神分裂症、爹娘不愛、父母不正、環境不佳..等。
    當一個問題發生對孩子會不會有所影響跟孩子的復原力(生命韌性)好不好有關,復原力好不好又跟保護因子或危險因子有關。那何謂保護因子,譬如:抗癌物質。危險因子,譬如:致癌物質。 當談到這部份時,老師請同學每個人談一下自己的保護因子是什麼?
歸納起來不外乎:
1.父母親給的滿滿的愛(很重要)
2.父母是個很好榜樣。  3.手足兄弟姊妹們的滿滿愛。
4.自我的要求與期許高。  5.責任心重。
6.周遭有許多好榜樣(父母、朋友、老師)也可說是貴人多..等。
    我們做父母的要儘量給孩子多一些保護因子,危險因子少一些,讓孩子在遇到事情時,復原能力(生命的韌性)能強一點。
   很棒的一堂課,老師很溫柔,態度真誠的講課方式,學習很多開心呢!


難忘的功課2015/10/31


好友寄了一封電子郵件,很棒!分享:
    一天年輕的大學生跟他的教授在外散步,身邊年輕學生也是他的朋友,在散步的時候,他們看到路旁有一雙舊鞋子。原來有一個工人把鞋子留在那裏,每天他工作完畢,就會回來找回他的東西。眼看下工時間快到了,年輕學生突然和教授商議,想要跟那個人開個玩笑。他提議把這雙鞋子藏起來,看鞋子的主人回來,找不到鞋子時會有怎樣的反應。教授回答:「我們不要以捉弄窮人為樂。你可以換個方式,例如放些錢幣在每一隻鞋子裡,再看看他發現鞋子時將會如何?
    那學生決定照著教授的話去做,然後他們躲在樹林後,觀看那窮人會有什麼反應。不久那窮人下工了,他回到路旁找到他的東西,他一面穿上衣服,一面把腳穿進第一隻鞋子裡。他立刻覺得有東西在鞋子裡,彎腰一看,發現有一枚銀幣在那隻鞋子裡面。他臉上顯出驚愕的表情,把銀幣翻來覆去,看了又看,同時左右觀看,是否有人惡作劇。發現四周無人,於是他把銀幣放在口袋裡。他繼續穿另一隻鞋,竟又發現了另一枚銀幣,他臉上第二次出現驚喜的表情,高興之餘,便馬上跪下感恩禱告。他謝謝神知道他妻子生病,家裡也沒有什麼食物,他更感謝神,藉著不知何人的手使他絕處逢生。
那人離開後,年輕學生站在教授身旁,心中很受感動而淚水盈眶。教授便問他:「你覺得你後來所做的,是不是比先前那壞主義更有意義?」那年輕人答道:「是的,我上了一生難忘的寶貴功課,更學習到我從不明白的真理­--- 施比受更為有福。」
有一位印度智者的四句話,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於愉快、也能夠給別人愉快的人呢?
1.「把自己當成別人」這句話的含義:指在我們痛苦憂傷時,把自己當成是別人,這樣痛苦就自然減輕了;當我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些狂喜也會變得平和中正一些。
2.「把別人當自己」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並且在別人需要,給與恰當的幫助。
3.「把別人當成別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咬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領地‧
4.「把自己當成自己」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用一生的時間和經歷,慢慢品味!
這四句話我們能體會多少?.又能做到多少?
1.「把自己當成別人」是「無我」
2.「別人當成自己」是「慈悲」
3.「把別人當持別人」是「智慧」
4.「自己把自己當成」可能是前三者圓滿之後,才能體會與實現吧!

  覺得這是,需要用一輩子去經歷學習的呢!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愛的親子關係

  此篇為2012年寫
    十一月二十七日受好友邀請,到華新中學高志斌教授的演講,演說題目"愛的親子關係老師的演說聽過很多場,還是一樣的幽默風趣,開場我們寒暄、合照很開心,帥氣高挺的高老師,學問淵博,說起歷史故事更是一級棒。一開場他又談到他的等人哲學。在他每場演講都聽過,每聽一次都會讓人感動一次。
    孩子在晚回來,他都不會生氣,從年輕時等女朋友、等老婆開始,他等人從不生氣。因為晚歸一定有理由,晚上發生的車禍都是大車禍,他說只要安全出現就好,人要存在才有價值,人不存在,在多的道理也沒用。
    老師提到孩子讀書的快樂指數愈高,以後的成就就愈大。讀書只是必要條件,經歷才是充分條件,缺乏充分條件,就是宅男,宅女。提到教育談到送孩子到學校,做父母的我們要抓到主軸,就像打陀螺,要穩,陀螺才會打得漂亮。父母送孩子讀書,不是只有分數,而是要理解,理解裡包括人跟人的關係、人跟物質的關係、人跟自然的關係,功課只要努力就好,父母如只看孩子的分數,會衍生出許多不好的問題。
    讓孩子到學校是要學識字,古時候識字就是要懂事,識字的過程要了解孩子的興趣,讀書培養孩子的興趣。 教育要說通例,不說特例。通例是看孩子能力而為,不要特例,如果我們自己都做不到,叫自己孩子一定要做到,孩子能力不及的事,會是件殘忍的事。
   成功的人不會訴苦,成功的人要學會善聽。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善誘導聽。 完美來至細膩,你可以不完美,但不要不細膩,會細膩就會思考,會思考的孩子會尋求突破。
   說到零用金方面,老師有一番見解,他說在高中之前教孩子儲蓄是沒建設的事,要鼓勵孩子用,也不要教孩子不要借錢給別人,讓孩子有這方面的經驗是好事。在學校的微型社會,是為了進入大型社會而備用,給零用金時要去觀看孩子如何運用,如果沒買書,沒請同學吃飯,將來要成就事業就很難。錢與物質的關係做家長的ㄧ定要循循善誘的教,不要給孩子貪的念頭。很有思想與智慧呢!
     人生初階的經驗,要理解資源是有限的,要摸索人與人的聯繫(家庭到學校)-- 做父母要讓孩子知道,摸索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教導孩子人跟物質有關係,要教孩子創造服務的價值,被利用的價值,教導進退之間,如何去做。及溝通能力的言教,所以身教與言教同等重要。
    要滿足想像,它是好奇的開端--會讀書不代表什麼,許多大企業家都沒讀書,讀書非必要條件。孩子不要責備太多,如孩子畫牆壁、塗鴉對孩子都是好事,有想像力。孩子長大有成就,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小時候父母對他們都很寬容,小過都不計較,都承擔過他們小時候犯錯的後果,跟別人道歉….等,尤其是功課的分數不計較,張飛、王偉忠都曾說過。
    教導孩子認識對與錯,父母要做到價值觀的灌輸教導,孩子考試的競爭教導,還有父母的要求孩子的努力與能力的拿捏,榮譽與羞恥心的成長教導。還有是孩子培養責任的心態,要教導孩子勇於承擔願意承擔樂意承擔,此時歸屬感已悄然建立。
    父母本身必須做的典範式的行為,什麼是角色與個性,個性是個性,角色是角色做父母的我們要分清楚。支持孩子非放縱孩子,疼惜孩子非溺愛孩子。在教導孩子時要重視孩子的內在感受。花有重開時,人無再少年,要多珍惜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歲月。
    最後華新校長說:「做父母是一門父母學,很深的學問,當我們父母教我們時我們太小,刻印不是很清楚,也無法了解父母的感受。當我們做父母時,很多道理我們又好像知道,但有時又不知如何用,所以我們要多上課聽聽專家說,讓我們知道如何陪伴孩子成長及做選擇。」
      教育孩子是ㄧ門深奧的父母學,做父母的我們有演講要多聽,多做省思改進,畢竟時代不同。



有一種愛叫做“我是你媽”2015/10/29


   家啊!有時候不是一個講道裡的地方,在家會有許多爭吵,在外面別人會對我們很好,客客氣氣的,跟家人在一起,有時會有埋怨,道理也不是一兩天說的通的,有時也會沒什麼道理可說,家不是一個說道理的地方,更多的是一個談感情的地方。這是超級演說家 華少老師說的一段話,讓人很有感觸。
   我會理解母親對我的那些嚴苛的管教,會去理解她為我操碎的那些心,甚至會理解,生為一位母親的那些,有一些的小蠻橫,誰讓她是我媽啊!想告訴她的是,媽您能不能,以後要跟我說什麼時,我們可以討論討論在判斷,這是超演舞台上學員-潘超說著他與媽媽的故事。
    從小就很乖的他,生活是被規定好的,很聽媽媽的話,他覺得他的青春一點也不青春。媽媽每天會在他耳邊叨唸說:潘超你千萬不可以跟別人打架、千萬不可以吃路邊的燒烤、千萬不可以去網咖。他常會問媽媽為什麼,媽媽總會回答說因為我是你媽
    有一次跟媽媽起了很大爭執,有一段時間,生病、拿獎學金、開心不開心的事,都不跟媽媽說,每次媽媽打電話來,他總是說三句話:我吃過了、都好都好、再見。在有一生了病,醫生說要通知家人,看到媽媽那關心的眼神,才理解親情的不好割捨。把故事說出,他希望給媽媽、跟做孩子的年輕人能有一個省思。
     謙謙有禮-潘超,上次說了一個跟奶奶有關的故事最熟悉的陌生人”有想法,很感性的孩子,口條也是一級棒,看得出蠻橫的媽媽教的還真好呢!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加油”不是唯一的語言2015/10/29


   很多大人,包括家長、老師在對自己孩子說加油時,是出於善意,覺得加油是個鼓勵,但是在某些孩子耳裡聽到的潛台詞是,不準失敗。過度的鼓勵,確實可以激勵一些孩子有超強發揮,但過度的鼓勵會給孩子帶來壓力,過度的加油,會變成過度的期待,過度的期待會有過度的壓力,其實給孩子鼓勵的方式有很多種,加油非是唯一的方式,這是在超級演說家舞台上,很另類的老師-晏如的一場演說。
   還有就是不要拿自己家的孩子去跟別人家孩子比,這是我們父母常會犯的錯誤。有著經驗的晏如老師,娓娓道來說出她看到在職場上的一些案例。許多父母跟孩子的爭執,起源與家長的愛比較。其實我們拿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時,就是對自己孩子的過高期待,如果孩子覺得這期待我到不了,有可能出現的就是消極的抵抗。我們要想想其實有些孩子當他卸下所有的包袱,輕裝上陣的時候,可能發揮的會更好。
    在演說中她建議家長,跟孩子少一點點的加油,多一點點地的交流,把期待降低一點點,與孩子的距離就會近一點點,鼓勵孩子加油不是唯一的語言。

    教育孩子很有心的老師,說的話是會讓人感動。加油的鼓勵詞,確實可以幫助到一些學生,但是如果用的過度,可能會帶來反效果,這取決於這大人-老師、家長的敏銳度,可以適度地用,觀察的用。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

畢旅前的大孩子


       此篇為2012

    學校在本周計畫六年級的大孩子們在周四、五,帶他們到日月潭畢業旅行。班上的幾位男生,從週一就開始很興奮,在班級管理上,讓我感到有些吃力。

    尤其是五班的三位大男孩。週一他們老師出了他們最弱的寫語詞、造句,三位大孩子顯得非常躁,需要班上女生的幫忙才能完成。

    週三他們說:「老師明天就要畢業旅行了,讓我們輕鬆一下可以嗎?」我問:「有誰可以告訴老師,明天畢業旅行,跟今天輕鬆一下有何關係。」大孩子說:「老師妳不要這樣啦!」我說:「今天功課做完,要做美麗的提帶,小睡一下,看你們的表現,會提早讓你們玩。」孩子很開心的:YA!  

    週三有兩、三位好動的孩子為了準備畢業旅行未來課輔班,班上很明顯的好帶很多。平常活潑的誠壹羽輪認真做功課、做提帶。大孩子每位做出加上可愛圖樣的提帶都好漂亮,孩子自己看到也是一副開心的模樣。

    做完提帶不愛睡覺的誠壹羽輪開始跟我談條件,誠壹說:「老師劍球我接100下可以不要睡覺嗎?」我說:「可以減十分鐘。」誠壹說:「啊!好啦!」我又說:「接到時,要數數讓我聽到,中間不可中斷說話或做別的事。」他說:「可以!羽輪說:「我也要。」看他們很專注的接著劍球,讓我開心。

    我說:「老師好喜歡看你們專注的樣子。」明天要畢業旅行的他們,好心情回報我的是燦爛笑容。想想這些孩子撇開讀書,玩起來每位孩子真像天使呢!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荷蘭行


此篇2011年寫
    來荷蘭的第二天,姪子、姪女還需上課,上午我與哥哥採買一些食物。先生幫忙補腳踏車的輪胎、修鐵門、剪修後花園樹枝..。下午哥哥帶先生、兒子、女兒去騎腳踏車。我陪嫂嫂帶姪子去上游泳課,上游泳課的地方,在國三大姪女小時侯,考C級考試時,我曾來過的地方。記得當時正好我們來荷蘭,先生還帶了V8全程的幫大姪女拍攝,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後一關考試要穿著衣服、鞋子游1500公尺,當時姪女才八歲多,我覺得她真的棒極了。
    他們游泳上課教練教的方式與台灣大不相同。五、六歲的孩子,在小池練習到會前進時,就到大池練習,練習時每個孩子每次一定要在五十公分的跳板上,跳下才開始練習。教練在岸上,做口語加上手的教學方式。教導仰式、蛙式、、等,很有意思教學法。
    嫂嫂跟我說,其中一位教練很嚴格,有一天姪子游到一半,跑過來跟她說要尿尿,嫂嫂說我很自然的就說趕快去。姪子走沒兩步就被教練叫過去,說了一堆荷蘭文,嫂嫂遠遠的判讀教練大概是說要上廁所,在上課是要跟教練說,不是去跟媽媽說。旁邊的荷蘭太太笑著跟嫂嫂說這老師應該去度度假。
    可愛的小姪子游一游還會偷偷瞄一下我有沒在看,我很盡責地站起來讓他看到我,跟他用手比讚的手勢。 結束時,教練跟每個媽媽說了一堆荷蘭文,姪子跑過來說要回家了。我們請他回去問教練,看他有沒要改進的地方。起先他不敢,後來還是去了。回來問他如何說,他說教練說我沒問題。
     看到游泳池孩子洗澡的地方很有意思,是一個正方形的區域,上方隔著大約七八十公分的地方就一個噴水的(向我們家中蓮蓬頭),四排,每排有四個噴水的噴頭,媽媽、爸爸手上拿著洗髮精、沐浴乳,給孩子灑一點,孩子就到水下洗頭、洗澡,我看六歲姪子頭上那裡的泡沫沒洗掉,我就比我的頭給他看,一下就洗乾淨了,很有意思,孩子在洗時,父母都可以看到。
     學游泳後的姪子,除了過敏的鼻子改善了,能力上也提升許多,嫂子說學游泳後的姪子感覺長大、穩重許多。好棒呢!這也是我一直推崇的運動,孩子在小時,尤其是大班階段,游泳是全身協調的運動,當孩子協調能力變好時,在學習上是會有所精進。
     晚上我們自己做水餃吃,擀麵皮、包水餃樣樣自己來,在國外可以吃到自己中國的東西,是件幸福的事,嫂子的廚藝很明顯的進步許多。嫂嫂說因為家中常請老外、老中,最常做的就是包水餃。在國外生存的太太、媽媽們似乎每個人到最後都會變得很厲害。哥哥忙於事業,又常出差,家裡的活,舉凡修理東西的能力,他相對就弱了許多。都靠嫂嫂,變得十八般武藝樣樣都要會,畢竟在國外不像國內如此方便。
    在荷蘭的第五天,先生幫哥哥家前面被茂盛的樹根撐起的地磚撬開,花了二天的時間,把在地磚下樹根砍掉,在重新把地磚鋪回去,我覺得先生真厲害。嫂子帶我去市區逛街,買了一 些要送朋友的紀念品,孩子們在後院玩的不亦樂乎,我們很優閒地過著日子。兒子很有大哥哥的樣子,從來這的第一天就很有耐心的一直陪著妹妹、小姪子、姪女玩,讓做媽的我看了很感動,很感恩兒子的懂事。
    今日一早哥哥上班時說,下午四點半請假早點回來,帶我們去德國都賽道夫,吃德國豬腳。修理完地磚,先生看了看地圖想騎腳踏車到附近的溼地去看一看,我因前一天跟哥哥、先生一起出去騎腳踏車,操了快三小時,怕到,不想跟。於是我準備了一些乾糧由兒子陪爸爸去。他們來回騎了六小時,我想如此的冒險、及時間是老公喜歡的呢!下午快五點他們才回來,馬上接著去了德國,到德國境內哥哥的車子時速飆到180,在他的車裡是沒多大感覺,但速度還是讓我心生害怕,請他開慢一點。
    一到都賽道夫看到德國人的感覺,跟荷蘭人還是有差別,哥在德國住過一陣子,德文說得不錯。今日帶我們到比較傳統一點的店,一路上哥問我比較喜歡馬斯垂克還是都賽道夫,我說應該是德國的都賽道夫吧!  在德國會讓我懷念起姐姐,又問我玩得開心嗎?  開心開心。哥哥對我的好,讓我一直感念在心頭,雖然相差一歲的我們,常會因小事鬥嘴,但內心對他真的很感恩。
     歐洲人好愛曬太陽,餐廳的露天座都非常多人,傳統的賣德國豬腳的店,火燒豬腳烹飪的畫面,是可以讓我們用餐者看的到,很有趣。哥哥操著他流利的德文點了四份的德國豬腳,吃得非常飽,德國豬腳配上德國的alt啤酒,及一些酸菜,覺得真是絕配。
    荷蘭的每家每戶看上去都好美好美,屋頂的造型都不同,庭院前都是綠樹,各式各樣的花,每一家都很有自己的特色。一個小鎮跟另一個小鎮的房子風格外型也會有些許的不同,德國房子的建築又跟荷蘭房子,有著不同的美感,很有意思。
    吃完飯已晚上七點多,太陽非常的大,散步到萊茵河旁,看到餐廳露天座,坐滿了人,吃著食物、喝著啤酒、曬著太陽,好愜意。晚上快九點才回到荷蘭,又結束了一天的行程,離回家的日子又近了些。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我們是要來改變社會的2015/10/25

    
    有一件事你我都可以做到,就是我們在老去的路上,一定一定不要變壞,不要變成我們年輕時,最痛恨,最討厭的那種成年人。如果我們以後去擺地攤,不要去賣地溝油,不要賣偷斤減兩的東西。將來開工廠當老闆,不要偷斤減兩的賣次級品。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做一個好人,是有非常非常的意義,因為我們每個人生下來都注定會改變世界。這是在超級演說家90年後的媛媛說的一段話。
    在我們讀書時父母耳提面命的說,你做什麼都不要耽誤學習,畢業時,會到處投履歷,等一個企業收留我們。結婚時買房子,要花年輕時最好的20年來償還貸款,這些讓每位年輕人忙著生存,沒有時間關心環境、政治、國家的命運,還那有精力為社會去做什麼。後來發現有件事可以做,就是在我們老去的路上做一個好人。
    提到現實生活是很神奇的生活,在現實生活中遵守規則的老實人,往往一輩子默默無聞,反倒是那些弄虛作假的人,最後會名利雙收。她期許90後的年輕人,不要對人性失望,不要隨波逐流,不要鄒炎附勢,不要放棄自己的原則。
    學法律的她說,如果將來做法官,這社會就因此多了一個好法官,而讓這社會變好了一點點。勤勉年輕人,要像一個真正的勇士,大聲的告訴大家,我們不是來適應社會的,我們是要來改變社會的。
    這是可愛的才女-媛媛,每次的演說都很有力量,有想法、有情懷,很了不起,祝福她。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努力是為了尊嚴2015/10/24


    “一個人的努力,可能不是為了成功,而是為了尊嚴,做一個努力的人是我的選擇。我不聰明,我沒有別的方法,可以讓自己成功。大家可能覺得我好看,但是我覺得,可以讓大家喜歡我的方式,就是我要努力與不要命。有兩年的時間很沉寂,想想沒有那幾年的辛酸或難過鬱悶,不會有現在的我,感謝看輕我的人。我的完美是,我是一位追求完美的人,但我不完美。一直覺得自己很土,但不相信老天爺會看不起一個努力的人,如果一生都是一帆風順,我將覺得無聊。一個人不一定要聰明,但一定要努力、要真誠。我喜歡的是演員這兩字,而非偶像。這是父母教得好的善良、隨和、沒稜角及太大個性的黃曉明開講了說的自己內心的一些話,很真誠,會有一份感動。
    在演上海灘時,不會吸菸的他,每天要吸二、三包的菸,戲拍到一半得了憂鬱症,演戲演到人崩潰。有兩年都不敢出門,有段時間有自殺的衝動。為了拍戲,渾身是傷,頸椎不好,腳受過傷後遺症很多,渾身都是傷痛。他現在慢慢地告訴自己,為了家人、愛人,可以不要如此拚,現在的他,特別想成家。談到對女友的愛與相處,很感人的說出,要無條件的認錯,減少爭執。當女友問愛不愛我”…等問題,可愛的他說,女生要的實在不多,就只是如此,要善待愛我們的女人。

 很可愛的大男孩,很真誠地說著他的狀態,整場演說,可以了解到是位很乖的孩子。太乖的孩子,給自己的壓力是會很大的,祝福他。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受傷


此篇為2011年寫
    上週五上體育課,女兒玩扯鈴,在拋時不小心拋到別的地方,學姊好心,幫忙撿起,在丟回時,不甚打到女兒鼻樑,弄出一道傷口。學校體育老師很緊張,一直找我。因手機問題,沒接到,他們打給先生,先生跟我說,女兒在學校受傷,學校老師很緊張一事。
    接到女兒時,鼻樑包了一塊大紗布,女兒說:「你都知道了喔!」我說:「痛不痛。」她說:「還好啦!」我說:「媽媽很心疼。」她笑了一下。我問:「有沒有哭。」她說:「有哭一下,剛被打到時好痛。學姊一直打電話要跟你說對不起,你都沒接。」我說:「妹你明天去跟她說沒關係。」她說:「我知道。」
    下課老師又打了兩通電話,我還是沒接到,傳了一封簡訊,大概說明一下,並說學姊很內疚,請我見諒..等。回了一封簡訊,寫著:沒關係,我也請致齊以後自己要反應快一點,麻煩老師了。  雖然女兒受傷,但老師的處理方式,讓人感覺舒服。
    記得有一次女兒又忘了帶聯絡簿,馬上幫她送去學校,拿給警衛時說:「不好意思,我家的糊塗妹又忘了帶,麻煩他。」警衛說:「沒關係,小孩我們要很有耐心的等他們長大。」當時讓我很感動,感恩他的友善。
    昨日接女兒時,我不小心跌跤受傷,跟女兒說,當下她馬上問我,有沒怎樣,急著地要看傷,我把褲子拉起來,她叫很大聲說:「一定很痛喔!要小心。」誰說孩子不是我們的一面鏡子。


有想法的女兒


此篇2012年寫
    女兒漸漸長大了,常常會跟我爭她的權,所以帶她的方法,我領教過,不可以再跟兒子的方法一樣。 她叫我做什麼,我就照做,可是常常我叫她做什麼,她會很強硬地說:「不要!」有時我會默默地走開,因覺得她已漸漸長大了,實在要學著去尊重她。
    有時覺得自己好像是女兒的俾女,但她也不是都沒分寸,有時我會說:「ㄟ別太過份喔! 我覺得妳跟我說話的語氣讓我很不舒服。」她也會跟我說:「對不起。」有時真的很過份,我也會說到她認錯為止,而最後也一定會再把氣氛搓到愉快的情況之下做結束,這是我跟孩子相處的模式。 有一天我跟先生說:「妳女兒把我的底都摸透了,她比較怕你,你幫我管管。」 所以現在先生會花多一點時間跟女兒相處。我發現女兒跟了爸爸特別乖,也特別受教。
    有一天跟好友說,她教了我一個方法,我學著用。在送她上學的路上,我跟女兒說:「妹妹妳在家裡,是不是覺得媽媽對妳很好,所以當妳情緒不好時,妳不敢對別人發脾氣,只敢對媽媽。因為妳知道媽媽每次一定會原諒妳是不是? 沒關係媽媽很愛妳,但媽媽希望妳能學會控制妳的情緒。因為媽媽會原諒妳,但以後媽媽不在妳身邊時。如果妳還是沒管理好妳的情緒,妳會把氣出在跟妳最親近的親人身上,這樣媽媽覺得不太好。」 從車子後照鏡看她有在聽。我又接著說:「記不記得媽媽跟妳說過我小時候的故事, 在雙胞胎阿姨沒出生前,外婆生了四個小孩,媽媽是老三,大阿姨很會讀書,很聽話,外婆很愛她,接下來是舅舅,是我們家唯一的男生,外婆也很疼他,我的妹妹,小時候長的很可愛,也很聽外婆的話,外婆也很愛她。媽媽小時候就跟妳一樣,我媽媽跟我說什麼,我最常說的就是,我不要!跟妳一樣。妳想想看我媽媽孩子這麼多,她會理我嗎? 媽媽我,很多事都是長大以後自己慢慢體會摸索學習。」
    接著我又說:「媽媽就只有妳這麼一個女兒,有什麼事跟媽媽說,媽媽會聽,有什麼事叫媽媽做,媽媽會做,有些事情媽媽覺得妳有不對,會跟妳說,也希望妳能改過來。」碰到紅綠燈,我轉過去問她:「妳聽得懂嗎?」 看到她跟我點點頭。這兩天回來跟我說話都是輕聲細語的,女兒真的是長大了,她真的聽懂了。


下課後

此篇為2011年寫
    昨日接女兒下課時,她說媽媽今天有二件倒楣的事,一件事是上體育課時很熱要脫衣服,把手錶先拿下來,放旁邊,等下課想起來再去拿時,已不見了。還有一件是下課到英文教室,我想還有一點時間看書,就帶書去看,結果學校借的書不見了。
    看她心情不太好,也不忍再罵她,跟她說:「自己以後再小心點。」她說:「嗯!跟老師說了,我禮拜一看看,可不可以找到。」
    前幾天開始,下課帶她在外面寫功課,寫到六、七點才回來,如此不會耽誤她十點前上床睡覺的時間,女兒覺得這樣很好,還說希望下課沒補習,都能如此。」
    所以今天一下課我們又去稻香圖書館。住在北投,常讓我覺得是件很幸福的事,每次開車回北投的家,看著遠方都是山,有種往山裡去的感覺,很棒!家的附近公園綠地多多,鄰近復興公園、北投公園,還有北投的圖書館也多,家的附近就有有名的綠建築的北投圖書館、稻香圖書館、清江圖書館,想想真的很幸福。喜歡來稻香圖書館,而不是去新北投圖書館是因這裡人比較少,資源卻是一樣好。
    我們到了六樓,叫女兒在門口把麵包吃完,牛奶喝完,進到裡面兒童閱覽室,連電燈都沒開,十幾坪大的空間,只有我與女兒,真的好棒喔!女兒先拿國補教出來寫,寫沒十分鐘,就說她好想睡,我說好,睡十五分鐘。很快地她就進入夢鄉了!想想今天那她所謂的二件倒楣事,一定讓她很擔心,應該也很累。
  我到隔壁期刊室,大大的期刊室進去只有三人,覺得自己好幸福,
能用到這麼好的地方。拿了整理好,好幾天一起的中國、聯合的報紙看。二十分鐘後,把女兒叫起來。 
    開始做著功課時,突然抬頭問我說:「媽媽幫我想一想,窗戶外的作文可以怎麼寫。」我說:「為什麼要問這。」她說:「明天作文課要寫的。」我說:「我們家窗外的小花圃,常常早上有鳥叫聲,鳥兒唱歌唱得很開心,從窗外看出去還有許多的花,植物...。」她說:!我曉得了。」她這種把學習當一回事的態度就是我要的。
    我問她最近是不是很喜歡上作文課,她說:「嗯!」,我又說:老師對你很好是不是。」她又說:「嗯!因我寫得很快,老師常常跟大家說我很好。」我內心很感恩老師的幫忙。連帶的她每天的日記都很認真的寫,當然學校老師給她回應也很好,我也很感恩!常給孩子鼓勵真的很重要。女兒有個優點,當老師給她回應時,她一定會再做回應。譬如老師說你很棒!她一定會寫:謝謝!女兒這學期進步很多,讓我感到很開心。
    這個暑假等出國回來,我再加把勁的把她一些稍嫌不足的能力,往上拉,相信會更穩一點。




主角會笑我

此篇為2011年寫
    昨日幫女兒整理房間,把一箱一箱放在地上的書,排列在矮櫃上成列起來,讓房間的空間變大了一點。女兒回來看到了說:「媽媽你的一雙巧手讓我房間頓時煥然一新,謝謝!」出了她的房間讓我覺得好笑,這孩子何時說話變成這樣,但還是很高興她喜歡我的佈置。
    現在六年級的孩子,不是很好帶,五年級的妹妹跟著我在班上常會跟著學一些東西,(對一定要跟著我上班的女兒,有些內疚)。前幾天回家檢查她功課時我用鉛筆教她說:「這個字人的部分要長一點,這字上面那一橫要長一點,字才會好看。 她說:「你寫的要自己擦掉喔!」態度不佳,被我嚴厲的唸了一下,孩子學壞樣還真快。
    晚上洗好澡,她杵到我旁邊很溫柔的說:「媽媽你以後要唸我可不可以在我房間以外的地方。」我說:「為什麼?」她說:「我怕我書中的主角們笑我。」 我說:「喔!
    讓我很想笑,生個想像力如此豐富的女兒,讓我這一點想像力都沒的媽,常常對她說出的話語及做出來的事(她會在房間的牆上自己作起畫來)覺得驚訝。


終於考完了

此篇為2012年寫
    考完試,帶女兒去朋友家玩,女兒只有日記,請她帶去寫,回家看了她的日記,日記內容是如此:考完了!考完了!考完了!終於考完了耶! YA! YA! YA!畫有一張誇大笑的臉(每次看著女兒那有創意的畫,是我一大享受呢!)), 今天一考完,大家就很有默契又安靜地等監考老師說出­---下課,有些人還摀著耳朵,看起來好像很害怕呢?下午老師讓大家訂正考卷,我全部都是粗、心、錯 !為什麼我就不能再仔細的檢查呢!畫一個無奈又無辜的人。
    昨日考卷都發回,看一看都在她的水準之上,孩子粗心在所難免,比較在意的是孩子面對考試的態度,覺得已有改善的她,不忍在去說什麼。
   女兒學校借書紀錄如她預計拿了全校第一名,回來學給我聽,館圖書館的簡老師問她, 你都拿什麼時間看啊!女兒說:中午睡覺時老師說,睡十分鐘後,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利用那段時間看。我問女兒別的小朋友都在做什麼,她說有的人會寫功課。跟女兒說,媽媽覺得睡覺很重要的請她改善。唉!心裡很是希望她能多看看學校的書。


堅持與放下2015/10/24


    我們都知會死,在死之前如何渡過這一生,如何來追求我們心靈想追求的東西,我想我跟很多人的不同,不在我比較聰明,也不在我更有運氣,而是我會堅持下去,也就是說"勝利是在努力一下的堅持之中這是中國的企業家王石開講了勉勵年輕學子時說的一段話。
    32歲時的王石,當時有份很好的工作-在廣東外貿部工作,當時他意識到未來的路,會如何走下去。不干如此平庸,而開始創業,做得有聲有色,1995年是因腳劇烈疼痛,看醫生,醫生宣布要坐輪椅過下半生,他不畏疾病,挑戰生命極限,想在癱瘓前做生命的挑戰。登了西瑪拉雅山的珠穆朗瑪峰,當時52歲,是中國年齡最大的一位登峰成功的人。下山的回程,面臨的瀕臨死亡的感覺,徘徊在生死之間,獲取生命感悟,開啟了他另一個人生的體驗。
    60歲時的他放下身段,放下虛榮,放下面子,去哈佛當個後進生,英文不好的他,放下董事長身分,沒帶任何人,體驗一人生活。最後也跟上大家,他說:「享受經歷的過程比規劃本身更重要。」很感人呢!

    最後跟年輕學子說:「你們會感嘆世界的不確定,感嘆沒機會,就是因為不確定,才給你們機會,如果什麼都確定,都非常穩定了,要想出人頭定就非常難了,在不確定中探得經驗,要在不斷的學習中進步。」聽了演說有份很深的感動,是學習。

偷時間

此篇2012年寫
    近來女兒要月考,禁止她看課外書,她卻想盡辦法的偷時間。
上廁所的時間變多了,而且一上廁所,就要好久的時間,吃飯時間也變長了,邊吃邊看書(課外書),我說不要看,她很哀求的眼神看著我說:「在一下就好了嘛 !
   母親節去奶奶家,她因帶的書看完了,非常著急得要一個人先回家再拿一本。奶奶說:「你等一下回家再看就好了。」她很難過的說:「等一下回家就不可以看了。」讓人看了又好氣又好笑。上英文課準時接她,她唉!的一聲說:「你怎麼這麼準時。」英文老師說:「叫她休息一下,她就快速得拿出課外書。」真不知怎會如此迷啊!
    老師規定他們日記要寫讀書計畫,她寫完我看了一下,前面敷衍的說,今天複習國語、數學,明天複習社會,後天複習自然……,考完試的星期五複習故事書,好久沒好好看了,那一天一定要看很多很多,嘿嘿嘿!   今日回來看到老師給她回:!建議妳考完不妨戶外走走,讓eyes休息一下吧!
    有時真是快受不了這愛書-故事書,成癡的女兒 。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一場佛法婚禮


此篇2011年寫
    一百年的一月十五日,是家中老五的大喜之日,妹妹與妹婿,相戀十年,二人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思想新的妹妹選擇不拍婚紗,不請客的方式結婚,只參加法鼓山的集體結婚,沒大人在的我們兄姊,也只有接受,有個性妹妹的決定。
    大妹以前是很專業的化妝師,這次妹妹婚禮不僅是包辦一切化妝事宜,還兼起攝影師,哥哥也特別回國參加,因父母不在,請我們敬重的阿姨,做家長代表。
    結婚當天氣溫在十度左右,還下雨又更冷了幾度,心疼妹妹的阿姨一直問妹妹有無帶暖暖包。八點三十分要趕到法鼓山報到,大妹與妹妹在最後一刻鐘趕到,很符合她們的做事風格。天冷又下雨對七十二對新娘來說真是一大考驗,聽到一位師姐說這是甘露水,在旁打哆嗦的我會心一笑。
    婚禮由吳伯雄證婚,他勉勵新人要互敬互諒,送大家一首他改編的你儂我儂,送給新人。歌詞是這樣的:你儂我儂,你說甚麼我聽不懂,再說一次還是不懂,你說愛我,我就聽懂了。得到大家會心一笑與掌聲,說的真好,夫妻相處有時還真需要裝聾作啞,不是嗎?
    碰到親家公,是位非常慈祥的老人,上前跟他握手,說他把建中,及建軍教得真好(這是期待見面想與他說的話)。妹婿因是法鼓山大學的老師,且他們婚禮完,當天下午馬上要坐禪三,如此精進的新人,婚禮中他們接受報社的採訪。

    吃飯時,哥跟妹婿說:「恭喜你把我妹妹搞定。」妹婿說:「大哥你有所不知,是她搞定我啊!」這是跟先生一樣,有著謙卑個性的妹婿會說的話,說完我們大夥都笑了。相信老實又實在的妹婿,一定會很疼妹妹的,祝福他們!

幸運的關鍵2015/10/22


    
小時候家境不是很富裕,當時的家還是違章建築,廁所要跟大家共用,父親在中視工作,因為口才好,主持了一個勵志節目-分秒必爭,在工作前會說個勵志的小故事,小故事都是父親自己想的,後來父親覺得可以出書,沒人要幫忙出版。結果自己去印成書,沒想到後來卻很暢銷,被國防部認為是優良刊物,訂閱多本,它就是-螢窗小語。因為這一切,讓他在五歲時,可以搬離違章建築,後來搬到忠孝東路四段,這也改變了他的命運。如果當時他父親沒有出書的念頭,肯定他們沒有現在的命運。這是劉軒在一場演說時說的他的故事。
    幸運跟幸福感很像,都是一個各人的感覺,他想是否有一些人的心理因素,會讓某些人過得更幸運呢!所以開始研究幸運這件事,他開始訪問一些長輩、朋友,看似非常幸運的人。其中不外乎的訪問他的父親,父親給他的答案是"鍥而不捨",簡單的說就是-堅持。發現在跟所謂的成功跟幸運的人士交談中,發現都說-堅持。後來他不滿足,覺得應該還有更多,於是繼續的研究下去。
     在心理學文獻中有一人,有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叫Dr.Albert Bandura1960年代,研究恐懼症的病人,是否有能力來克服恐懼,研究發現這要取決於他們自己相不相信,自己可以克服恐懼。其中提到有一種叫自我效能感就是《我能冷靜面對困難,因為我信賴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有麻煩的時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應付的方法。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決大多數的難題。》也就是人生難不倒我。自我效能感也可以說是有能力又有信心。也可說幸運的機會出現的時候,我們有這能力,有這信心,來捕捉這機會,這就是幸運的所在。
   也提到Dr.Albert Bandura說要達到自我效能感有些方法,可以設定目標,在逐步達成目標時,去克服困難,從中鍛鍊自己的能力跟自信,是最有效的。這也要在於感覺自己有足夠的體力,足夠的活力,去迎接挑戰。
    演說中還提到面對新的挑戰,可以整理出一個SOP流程,例如:想學寫作,可以先閱讀很多有關寫作的書,得到背景知識,然後找到喜歡的作者,進行模仿他們,觀察什麼適合自己,什麼不適合,找到喜歡跟適合的變成自己的東西。
    說到幸運的關鍵有1.吸收相關的知識2.摸仿成功的例子3.找出關鍵的因素創造自己的版本。最後說到我們是否相信自己可以應付挑戰,克服困難?我們是能夠掌控自己的命運?當別人說沒辦法時,我是否會說我會找到辦法的。

    很棒的一個學習及思考角度,分享學習。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出國日


此篇2011年寫
     女兒期待的日子,六月三十號終於到來,凌晨四點三十分鬧鐘一響,我就坐起來,先生也跟著起床,叫兒子、女兒起床。再一次的檢查確定後,五點三十分出門,六點多到機場。先生先送我們到機場,再到機場附近的公司停車後,與我們會合。一到機場的先生看了一下說,可能會有問題。因為我們是公司員工,必須確定有空的座位,才可以上飛機詢問了櫃檯一下,櫃檯小姐說,因今日人比較多,請我們到八點再來看看有沒座位,這問題常碰到,但都是回國才會出現的問題,第一次在要出國的國內碰到這問題,我內心有些不安。
    兒子開著電腦處理一些事,跟妹妹坐在一起,我與先生坐在一起,沒多說什麼,四人安靜的等待。八點到先生至櫃檯詢問,我心卻是七上八下的,櫃檯小姐說還有位子,辦理一下,行李送出,因八點四十分必須登機,手續辦完時間已很緊迫,我們走很快,到登機門,空服員跟我們說快一點,在國內的第一次真刺激。
  商務艙靠左邊第一排告窗戶的位置,(印象中只有在女兒還是嬰兒時,做過這個位置),愛看雲海的先生、女兒、兒子很愛這位置,女兒與兒子座,我與先生座,愛妹妹的哥哥讓妹妹座靠窗的位置。先生跟我介紹新的電視設備,教我如何操作,等飛機啟動時,先生叫我看窗外,整理機務的人跟我們揮手,我跟兒子也揮手。
  每次出國,我們會做分工,我從不管出國的護照等重要文件,先生的英文比我好許多,出國這方面他會把我們照顧的很好,給我很大安全感,讓我很感恩。到曼谷的路上看了一部影片亞瑟的奇幻王國­­­­­­­­­-3”很開心有這部片。這是女兒一直想看的片子,本想帶女兒去看此片,因錯過沒看到。看了女兒一眼,她懂我的意思,開心的對我笑。
    小睡了一下,曼谷就到了,等待的一個小時,我買了小姪子與姪女的禮物,再登機,要十多個小時才會到達目的地­­—法蘭克福機場。我因腸胃不舒服,一直睡。到法蘭克福機場已晚上七點多,取行李時因跑錯地方,耽誤了點時間,哥哥從土耳其出差回來,等我們一個小時,很感恩。
      開約二小時才到荷蘭南部的Waalre的小鎮,到時已晚上十點多,按電鈴姪女與嫂嫂熱情的迎接。三樓大的書房改成姪女的房間,我們來姪女特別把房間空出來,很別緻的閣樓,有天窗可以看到天空,妹妹超愛,很感恩,每年都能出來玩。還好有哥哥,要不然,我那節儉的老公,不會如此,每年都帶我們出來,杏林感恩這一切。



荷蘭行-馬斯垂克

此篇2011年寫
    2011年的荷蘭行,大家計畫下,去了馬斯垂克是荷蘭歷史最悠久的古城之一,上午起來,準備了一些食物,分兩部車出發往德國方向開去,開一個小時,是荷蘭最南部的一個大城市。
    停了車參觀聖母大教堂,碰到正好在做彌撒,好隆重,好聽的聖歌,真是天籟 。哥哥很貼心的叫我們全家,去一個小角落,點小蠟燭到聖母瑪利亞面前,幫生病的公公祈福。
    馬斯垂克街道上很熱鬧,我們逛了佛里特大廣場,它的空間非常寬廣,還有氣質典雅的小巷,廣場的一旁林立著幾家咖啡館,露天座別有一番味道。隔壁的多明尼肯廣場有很多可愛的巷道和購物街。
    廣場上的市集吸引很多的人潮,薯條店有許多人在排隊,我們也點了一些吃,像冰淇淋的包裝方式,上面放了一些醬料,好特別又好吃。
    我們還去了把教堂改成的書局,Selexyz很有名的書局,裡面的擺設很特別,兩旁的壁畫看得出原來是個教堂,有賣吃的及可坐下來看書的地方。有一處枯木纏線及放些小書的造型樹很別緻。




Selexyz書店的特色大門
Selexyz書店特殊造型的一角
馬斯垂克起司店-表兄妹合影



                                                      

荷蘭行-生產時


此編為2011年寫
    那日和嫂子陪沛丞(侄子)去上游泳課時,經過沛丞生產的醫院,嫂子特別跟我介紹了一下,接著我們談起她在荷蘭生侄子-沛丞的經過。嫂嫂說當時很痛,在產房醫生、護士一直看她,痛到受不了的她,大聲對著他們吼說:「你們在等什麼。」一位護士小小聲說:「我們在等妳生小孩啊!事後想想自己還真好笑。
    又說到我生女兒的經過,也很糗。當時在榮總生,透過朋友的關係,找了孰悉的醫生幫忙接生,那天在機場工作的先生因故不能請假,請有生孩子經驗嫂嫂陪我,並負責照相給家人看。
    她在一旁不斷安撫我的情緒,不斷的提醒我做深吸、深吐動作來減緩疼痛,說起了因痛還是失去理智的往事,做了許多很好笑的事,那時住院醫生來問我好一點沒,我緊捉著醫生的脖子不肯放的:「好痛你知道嗎?」醫生說:「我知道我知道。」還是不放手的繼續說很多次,嫂嫂說當時她覺得不好意思極了。生兒子時,我在醫院痛了兩天生不出來,最後開刀,開刀後有些後遺症,隔了快12年生第二胎,先生一直希望我自然生,問了醫生,醫生說可以試試看。三十八歲第一次自然生的我,最後是痛了十七個小時才生出女兒。
    還記得當時送到產房,醫生、護士叫我用力時,我一直說沒力氣了,(就是不想在做什麼的樣子)把嫂嫂急到不行,一直跟我說:「你有力氣,你一定要有力氣,你是媽媽一定要有力氣。」我才醒過來的用力。但當時的我實在是已經沒什麼力氣了,最後靠著醫生在下面吸,及護士爬到產台上,在我肚皮上猛推,不舒服的我,當時很氣那護士呢!最後生出3998公克女兒,現在想想對醫生、護士很感謝呢!當然還有嫂嫂,沒他們的幫忙,我那有如此可愛的女兒。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自己決定自己的價值2015/10/21

   
    老天爺讓我摔馬,是要考驗我夠不夠堅強,有沒有寬闊的胸襟,可以面對未來的一切。生命像撿回來的,受傷後感謝老天給了我一個柔軟又堅強的心臟,現在的我要溫和堅定的走出自己的路,不要他人的聲音來決定我的價值,而是用自己的行動來決定自己的價值。在生活中我們都會受到很多置疑,如我的花瓶說,如果我們太在乎的話,我們會活在他人的言語中,而慢慢地失去自己。人生的第一課就是學習接受,把話說小,把事做好,是進階的課程,我們要學著自己決定自己的價值,是我們一門必修的課程。這是在精彩中國說林志玲的一場演說。
    她言如果我們對凡事都可以去轉個念,換個態度,結果也許就會不同,不要用憤怒的情緒,來阻止我們前進,可以用溫和的言語去溝通,傳遞快樂的能量就會有善的互動。如此付出時會喜歡自己,擁有長在心底的善良,以及這樣快樂的能量,盡而擁有長在骨子裡的堅強,用溫柔的力量去改變,不要用憤怒的力量來遺憾,在幾次的挫折後,綻放出屬於自己的花朵。

    演說中可以聽到她的努力,好性格和一顆很感恩的心,祝褔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