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最美的是不確定性(二)2015/10/15


   在一個少年時代,反叛的時刻都是存在,只是地點不同和方式不同,有位經濟學者的朋友,去參加女兒的經濟博士畢業典禮後,女兒跟朋友說:「我已經完成你要我做的事,現在我要去做我喜歡做的事。」朋友說我都沒問女兒,喜不喜歡經濟學這件事。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代際之間的衝突,是永遠存在的。
   有了女兒後,他希望不要跟與父親的關係一樣,要走進女兒的世界,每個時段問女兒長大你要做什麼,每個階段的回答都不一樣,都會出乎他的預料。後來也發現,女兒有的知識,他已經沒有了,譬如女兒會說網路用語"不明覺厲”,後來知道意思是"不明白你是怎麼回事,就是覺得你很厲害。" 還有“人艱不拆”呢? 意思是"人生已經是件很艱難的事了,咱們就別拆穿它了。"這就是代溝。其實在我們的心目中都有一件不靠譜的事,代與代之間的衝突很多,就在這個譜上面,這個譜就是確定性。 
    我們的父母都希望做子女的我們能夠在他們看得見的範圍內,在一個確定的跑道上去跑步。 第一,你摔倒了我可以扶你一把。 第二,我用我的經驗值可以告訴你,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與確定性相背離的問題是什麼呢? 是在我們少年的世界裡面,在我們青春裡面,最美的那個詞叫做"不確定性"。 不確定面向未來的所有的恐懼,好奇,探險,是少年的世界最美的風景和各位最大的權利。 
    
最後吳曉波跟在場的學子說:「你們可以選擇不確定性,可以遵從內心來對自己的未來做規劃的人,願意為你們喝彩! 」好棒的一場演說,好喜歡。我們的許多帶孩子的想法可以學著做調整,想想我們年輕時,不也不願意照著我們父母安排的路走嗎?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