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這就是人生

   此篇2011年寫 
    一月二十六日,與女兒坐火車南下,參加娘家大舅喪禮。久未做過火車的我,顯得有些緊張,上了月台看到一對老夫妻,拿了票問是不是此月台,老太太很慈祥的說是,並請我坐她旁邊,問我:「這是妳女兒。」我說:「是啊!」老太太說:「鳳眼很可愛。」旁邊的老先生接著問:「你有幾個孩子。」我說:「二個。」他說:「我也是二個孩子,五個孫子,一個孫子都大學了....」老先生在述說時,老太太是微笑的看著老伴。好一對慈祥又和藹的老人家。
    上車坐好跟女兒說:「你喜不喜歡剛才的爺爺奶奶。」女兒說:「喜歡啊!」我又說:「他們是不是幫了我們一個忙。」嗯!你注意看愛幫助別人的人都會很開心。」女兒說:「真的嗎?」我說「真的。」
    過沒一會,女兒很快地拿出她的書看,請她拿出地圖,我看了一下,故意的說:「妹我怎看不懂。」女兒說:「媽媽是這樣看的,鐵路要看這個記號。」一到板橋她就用紅筆圈了起來,怎覺得女兒長大了。
    我們買的座位是第五車廂的50.52號,最後一排,後面有可讓人
有一些站的空間,到了桃園上來了一對母子,就站在那空間上聊天,聲音有點大聲。在睡覺的我本想與他們溝通,一聽對話很有趣,不忍打斷做罷。
    年輕的兒子好像在當兵,兒子說到幼稚園學ㄅㄆㄇ時,不會常在學校哭的糗事,上了小學下定決心碰到任何事都不再哭...等。媽媽說以前對我最好的就是你二伯......等,怎覺得好陌生的一對母子。
     到了苗栗兒子跟母親道別,請母親多保重。母親也請兒子
一定要好好保重,叫人好奇的一對母子。快到豐原,這婦人跟女兒說:「妹妹借放衣服一下。」她要拿架上的東西。這時忍不住的我開口問她:「剛才那是你兒子嗎?」婦人說:「是啊!」接著我問:「你們怎會如此陌生。」我們於是聊了起來,一點也不會尷尬,她侃侃而談說:「這是我第一個家庭的孩子,我在他二歲時,就離開了他。」我接著又問:「那他有兄弟姊妹嗎?」那婦人說:「有二個姐姐。」我又問:「那你怎會又跟他們相見。」她說:「我是在去年離開十八年受不了這個思念,去找他們的。因為我一直都知道他們住哪裡。」我說:「那他們有沒有嚇到。」婦人說:「有啊!跟電視演得一模一樣。」我問:「那他們爸爸有再娶嗎?」婦人說:「有啊!大陸妹。」我說:「還在嗎?」婦人說:「不在了,跑了。」我又問:「有沒有孩子。」她說:「沒。」我就像是記者一樣得繼續問下去:「那你後來有家庭嗎?」婦人說:「有,三個兒子,老大已高中,老二也國中。」我問:「那先生呢?」婦人說:「不在了,目前我一人撫養三個孩子,最困難時已過了。我每一個月會找一天回桃園煮飯給孩子們吃,第二天再回來。」我問:「那豐原的孩子呢?」婦人說:「都大了,會自己照顧自己。」
    她又說:「我因要賺錢,孩子從小生病他們都會自己去看病,他們很獨立。」此時我不敢問她第二個先生,是死了,還是離開她的接著問:「你離開第一個家庭,孩子是爸爸自己扶養嗎?」那婦人說:「他自己開工廠,託他姊姊、妹妹帶。」我說:「她們對你小孩好嗎?」她說:「兒子給小姑帶,運氣比較好,小姑視如己出。大女兒比較不好,說大姑對她不好,但現在已經大了,一切都過去。」 聽她述說這段,很心疼孩子。下車前跟她說:「你好勇敢,加油!」婦人說「謝謝!」看著她消失在人群中,怎覺得我們好像是認識好久的朋友啊!
    她下車時還小小的抱怨,孩子的爸爸說:「你看他一定要我帶這海苔給孩子吃,好麻煩喔!給錢就好了嗎?哪裡不是都買的到。」觀察到她說時臉上是堆滿甜蜜的笑容呢! 記得她兒子要下車前,聽到婦人與兒子的一段對話,婦人說:「對不起,我生了你沒養你。」兒子請媽媽別在意說:「這就是人生嗎?」好成熟,又懂事的一個孩子。祝福他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