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教學的不同 2017/01/11

  
    大班我們有五個科任老師,輪流上著不同主題的課,有天平、時間、木工、棋藝、恩物..等課,第一個輪到的人要準備所有的東西,教學目標在那是固定的,只要教學目標有做到就可以。這是最後一週,輪到我最後一個上天平課,讓我想說的是,每個人的思考模式真的是這麼的不一樣。
    要上課之前一.二天我會去問上一位上此課程的老師她是如何教的,並拿她要交接的東西,當她跟我說她的教法,讓我很詫異,覺得她的帶法跟我是如此不同。除了有翹翹板的遊戲外,我們其他做法有很大不同。在上天平課時,我會比較體積跟重量的關係,讓孩子在天平上去了解,如:海綿的大體積跟一個屬於小體積的螺絲釘它們的重量在天平上是如何的,讓孩子去比較,或是一隻彩色筆跟一個螺絲帽讓孩子在天平上去比較。
     這老師的作法是讓孩子目測兩個一樣體型的人,上磅秤去秤,讓孩子了解目測是會有誤差的,磅秤會說明。在天平部分,教孩子紀錄木塊、口香糖、螺絲釘、餅乾、彈珠....他們是需要幾個法碼(螺絲帽代替),的去做紀錄,覺得很有意思。看到孩子在每堂課裡認真態度,是會讓人感動。

    每次的課程,不同的教法,不同學生,對老師、學生來說都是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