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社會學2017/06/27


    問到什麼是《社會學》,『是關注社會的學科;是社會效益的學科;是求實的學科;是注重實證的學科。』說起自己年輕時對知識的渴求度太高了。因為書的稀少必須要在短時間內看完,輪下一個人看,等到有機會上大學,就變得好享受沉溺在書中,在那裡也得到一種有系統的梳理。那時覺得書是一個很神聖的東西,讀書是一件神聖的事情。
    說到作家高爾基的“三部曲”裡說到大學,那是作者的社會生活跟社會經歷,依高爾基的說法,他說自己也算讀了兩個大學,以前沒上大學前的日子就是一種生活閱歷,品格意志的培養,那是跟學問沒關係的大學。回想起那段時間覺得自己是在做〈參與式的觀察〉。
    說到現在研究生寫論文,要到田野工作〈參與式的觀察〉,都要一年的時間,如果沒待到一年,如何寫文,如果學生有過社會經歷就是一種資源。說到自己會喜歡《社會學》是因為它告訴了,怎樣可以認識社會和自己,因為興趣所以到社會學當起老師。
    說到如何去做田野工作,怎麼敲門,怎麼進門,怎麼拿腳去踩著門縫,讓別人不好意思的關上門繼續說話,還要誠懇地拿出學生證,說明來意,《社會學》的學生都要如此做入戶調查。說到實踐重於理論。還說到做完數據很重要的是真實性。如拿農民來說就有貨幣收入跟非貨幣收入,說到收入大家都會往低的說,溫州人就會往高的說。什麼是真,會有許多辦法來驗證。所以在設計問卷會做到防偽設計。所以一個田野調查是很不容易,要確實做到深入調查,全面分析,才會有真實信息。
   《社會學》會讓一個人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學生無論能力有多大,只要找到自己奮鬥的目標,就是一個有理念的孩子。說到現在孩子有更多的上大學機會,機會是多了,但現在社會提出的挑戰也是更多的。

    最後院長說了兩句話:『為學要嚴,為人要正。嚴謹求實,嚴肅認真。做人要正大光明,清政廉明。』一場清華大學社會科學的李強院長的演說。是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