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孩子的能力提升


此篇為2011年寫
    此次成長班的班長-竹筠跟我都很喜歡,【視】【聽】【動】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我們商量,多開一堂課,把我在基金會學到的,這套教學法,跟大家分享。題目是【在暑假如何幫孩子做能力的提升】除了會示範一些運動外,以前基金會工作的一些資料整理了一些重點,希望能幫助到一些父母跟孩子。
    動作是智慧的基礎,運動功能不足影響學習。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聰明夠,但太懶散、不專心、好玩,那是因平日活動空間限制在室內,與人互動過於偏重於聽的刺激,使得孩子空有活動量,缺乏動作技巧,精力旺盛。平日較缺乏戶外活動及小肌肉運動技巧培養的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必會大打折扣。
    做父母的我們應多花點心思,帶孩子翻滾、跳躍、及玩兒童運動遊戲,如跳繩、跳房子、打球等,培養孩子方向感、平衡感,是有助學習能力的最佳遊戲。
    在孩子16歲之前,學習能力一直處在增長狀態,而能力和智商不同,並非與生俱來,而是不學即不會。因此,即使智商固定,學習能力年年都可以進步。多運動的孩子,感覺統合和學習能力都會增強。
     劉氏基金會的劉弘白博士,寫的書上說到,孩子【說】的能力是要靠【聽覺】和口腔【動作】協調才能達成。孩子【寫】的能力是靠【視覺】加上【動作】才可達成。孩子【讀】的能力是靠形【視覺】、音【聽覺】、義【動作】構成,在加上一些經驗與記憶,是高難度的學習表現。孩子【數】的能力分為唱數、數數、記數、應用( 數字加上語文) 等,是所有學習中一個比較難的技巧。這些能力皆是靠五官、手腳,甚至一些小的學習經驗來完成的,如果小孩子幼兒時期的感官缺乏刺激,則學習障礙會在成長中慢慢顯露出來。所以在孩子還是幼小的學習階段,做父母的我們要了解到重要性,進而去幫助孩子。
    運動功能不足會影響學習,我們來了解一下運動。肌力的訓練( 拉單槓、爬梯繩) ,這是訓練幼兒如何控制不同的力量,才能靈活使用不同筆,如蠟筆、鉛筆,線條的輕重。韻律感( 跳繩、彈簧跳等) 這是培養【時間】觀念,產生不同速度的節奏感,對以後的語言和音樂發展有益。平衡能力( 平衡木、鞦韆等) 。這是改善兒童的平衡感,因為缺乏平衡感,垂直觀念時,書寫時線條會不平整,動作顯得會笨拙,容易跌跌撞撞。速度及方向感( 拍球、跳房子等) 。速度是改進幼兒只能快,慢不下來的缺點。而方向感則是訓練對語言吸收的能力,書寫時筆劃能順序一致,不會左右不分。出處-劉氏基金會,以前工作紀錄資料。
     這套教學法,確實幫助了很多孩子,希望有心的父母,能認知與學習到,幫助更多的孩子。基金會有檢測,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利用諮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