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生病的五階段2015/11/15


    瑞士的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去陪伴一些得癌症的病人,研究發現這些人的情緒反應,是有一定規則可循的。分別有五個階段,首先第一個階段是抗拒的說:「怎會是我。」第二個階段會憤怒的說:「這件事怎會發生在我身上,我是好人啊!」第三個階段是會去跟命運討家還價的說:「如果這次的驗血報告正常,我一輩子吃素。」當這也沒用時,病人會落入一個很深的低潮,很多人會在這時放棄一切。如果他們可以再撐一下,去轉換一下心態,他們就會到達第五階段,就是接納,坦然面對,接受現實,此時可以從處境裡面去接受,一些正面的力量,會讓他們更積極的去面對接下來的日子,這是超級演說家劉軒的演說。
    劉軒在演說中分享他親身經歷的五個階段的故事,很感動人。又說其實我們在面對哀傷的五個階段,當我們失去親人;當我們結束一段感情;當我們突然失去健康,當年提出這理論的人提醒我們,人未必一定要經歷那五階段,是可以從那悲傷階段,直接到開朗面對的。
有些正面能量強的人,因為他們懂得感恩,懂得把握,懂得珍惜每一刻,他們把每個多出來的日子,都當做是多一個機會。
   每段悲傷都是一個教訓,來提醒我們必須要珍視在一起的機會,每個缺陷都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可以用人生的愛來撫平。每一次出門都是離別,每一次回家都是相聚,就因為人生充滿了無常,所以我們更是要好好應對,因為我們有一天都會離開這世界,所以我們更要把握每一個當下,每一段相聚,每一個美好的今天。

   很棒的演說,我們的一生,或多或少會碰到一些困難事,會讓我們覺得過不去了,這場演說幫我們了解有五階段,如碰到了可以慢慢去觀察自己,調整適應,終究在困難的事都會過去的。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