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任脈 (二)2017/10/08


    在『任脈』上先天『關元穴』,後天『中脘穴』之間有一個溝通橋梁-『神闕』(肚臍)可用艾灸的方法灸。得蕁麻症(初期時),跟內熱(勞累過度),腹瀉,用閃罐方式(點火在罐內,馬上蓋住肚臍馬上拔起,來來回回幾次),在閃罐前先艾草灸一下更好。
    身體上焦部『任脈』上有一『膻中穴』位置在兩乳中間也叫〝上丹田〞,『膻中穴』刺激要用上下擦摩法,用手掌〝大魚際〞屬於心肺功能的部位(也可以觀察我們自己的手掌〝大魚際〞部分如果是紅潤飽滿,代表心肺功能強健)。用手掌〝大魚際〞部分刺激身體的『膻中穴』,用快速擦摩方式(要心平氣靜時做)約三分鐘,發熱即可。可以治咳嗽、跟肺有關(如感冒、皮毛問題)毛病,還有治〝氣滯〞的毛病。如此按摩有調節人體心肺功能的作用。治〝心絞痛〞〝心痛〞〝心悸〞,還治〝大腦缺血〞,所以有治血脈跟神智的功能。
    可以四個手指,指腹壓揉方式一路往上尋找痛點,發現痛點,在多揉按痛點,動作要慢、輕揉、持久,才會滲透,如此可以減少急症的出現。咳嗽要按摩前面頸部下方的『天突穴』用按摳方式。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程凱訪談整理。開心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