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失眠2017/10/03


    那天碰到久沒見面的朋友,說著她為失眠所苦,在吃安眠藥。近來喜歡經絡,覺得身體有自癒的功能,並不是一定要靠藥物。失眠應該是可以有方法解決,透過身體中穴位的刺激,達到治療的效果。
    找了資料,知道了人體中蘊藏著一些與睡眠習習相關的穴位,只要找對,並對其進行按摩,能做到調節失眠的效果。資料中說到可以按摩腳內側腳窩處的『然谷穴』,睡眠不好有大部分是〝心火大〞引起,按摩『然谷穴』有緩解的功能。煩躁的情緒也會有效的紓解,對促進睡眠可以發揮效果。
    還有失眠穴,位置在腳底板中間腳窩處(約腳底板往上四根手指處),用握拳敲打方式。還可以按摩『關元穴』(肚臍下四根手指處),當身體沒有充分休息,元氣不足,臟腑失調等所造成,此穴也可緩解失眠效果。

    還可以按摩養肝的穴-太沖穴,位置在腳背上第一、二指骨結合凹陷處,大腳趾縫往下(腳背上)4厘米處,它是肝經的原穴,它可以調動肝經的元氣。讓肝臟有精神,它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可以幫人解鬱悶,讓我們平心靜氣的一個穴位,也是身體補充氣血的一個好穴位。覺得用此按摩穴道的方法,應該會比吃藥來的好許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