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更快樂2017/03/20


   『我們從小到大,有父母的、有老師的、有同儕的、有朋友的,很多的資訊進到我們腦袋裡,會如何去思考,影響到我們這個人。也影響到我們跟別人相處,及跟家人、孩子相處。』『希望藉著讀書會討論,調到比較正向的地方,因為這樣我們正面的能量就會提升,如果正面能量不夠,任何事情都會讓我們發怒,所以提升正面思維,正面能量很重要。』近期在整理一些,過往的學習紀錄,朋友-畢老師的讀書會上,她曾跟我們說的一段話,那時我們正在討論一本更快樂的書。
    那此的演說中我們還探討到如何解決身邊會發生的問題,其中有夫妻、親子、工作等不同問題。老師說:「我們千萬不要執著於一種方法,尤其是教養小孩,方法越多,孩子會越抓不透我們,猜不到我們到底要出哪一招,在管教孩子上父母會比較得心應手。」又說:「做到知道的道理很重要,通常我們要知道道理,而去做到是很難的一件事,所以希望能透過一次次的討論去實踐知道後能做到。」老師要我們深入閱讀跟思考,要觀察自己,觀察自己的內心,記錄下來,並做分享跟探討。
    在分享閱讀更快樂的書時,老師先要我們分享我們認為的《快樂》是什麼,每個人都分享了她自己認定的快樂,我也是。我說:「我認為的《快樂》是愉悅、有幸福感,《快樂》是身體沒不舒服,《快樂》是笑,《快樂》是做個容易滿足、知足的人。要問自己經常感覺《快樂》嗎經常感覺《快樂》,目前"是的",尤其是在緊繃的論文寫完時。偶爾會陷入沉默、安靜的現象。在年歲漸長,及上了一些課後,會去察覺自己的心情。當情緒盪下來,會查覺到而去提醒自己,儘量做到自己安靜下來。別口出惡言傷害到親人或好朋友,尤其是愛我的人,能自我察覺到讓自己感到開心快樂呢!
    老師說她發現有的人的快樂是跟家人有關係,有的人的快樂是跟自己的成長有關係。如果快樂是跟家人有關係,老師要我們做一些準備,就是要把快樂延續或擴展大一點,因為孩子有一天都會長大的。
    在讀書會裡,發現有些人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老師說希望透過一次次的練習,大家會越來越會說。她也期許我們參加讀書會後,會是一位會思考問題的人,會是一位會跟孩子表達的家長,會是一位會引導孩子的好家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