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4日 星期二

讀書會(二)2017/03/15


    畢老師擅長分析我們的先天氣質,她說要先了解我們自己跟孩子的先天氣質是什麼,再去做調整改進跟孩子之間關係,做到和諧相處。那次上課老師提到『夏山學校』,說到:「在那孩子想玩就去玩,想讀書在來讀書。創辦人說,被限制愈久的人,孩子玩的時間就愈久,最常的好像要一年半。」想想我們做家長的怎會受的了。「一年半這孩子自動回到學校去學習,有的孩子是幾星期,或幾個月,孩子玩夠了會自動回到教室裡上課。」
    老師說:「在教養小孩時我們常常把我們的眼睛、目標放在小孩身上,都忘記產生問題,跟我們大人是脫不了關係的,難辭其咎的,很多問題是我們大人造成的。」那堂課老師要我們做內省,大家熱烈的分享。
    家庭主婦的我們,大家大致的分享都是要把先生、孩子照顧好,等孩子大了,在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老師說:「做家庭主婦是一個非常難有成就感的事,因為那是要建築在先生與孩子身上,我們做一個《全職媽媽》的時候,我們怎樣在那三角形中去找到自我成就。『尊重』很重要,家庭裡的成員對我們《全職媽媽》的『尊重』。」課堂上老師教我們幫老公孩子做事,不要做到很卑微,要讓家人知道我們的價值。如此孩子才會去珍惜,與尊重父母跟自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