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

打通胃經2016/05/30


    身體的潛能是無限的,就像是大自然的神力,它是需要我們去發現跟挖掘。中里巴人書中說到,胃是人體最活躍的器官,也是人氣血最容易匯聚的地方。脾胃為人體的後天之本,我們吃進身體的營養是會給身體提供氣血輸送到身體各處。如果想要身體健壯,長壽不衰,那是需要有足夠的氣血儲備才能實現。
    道家說的意守丹田,就是在「積聚腎精」,精足了隨後「還精補腦」,是能把體能轉化為智慧的。但是要「積聚腎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書中提到我們可以循階上梯的方式做到,那就是打通胃經,來補足先天之本的「腎精」。女性朋友每天敲打胃經,讓氣血充足,自然面部會美麗。氣血要充足,胃經非通暢不可,所以敲打胃經,是一個方法。
    知道了原理,要如何做,方法很多,如:敲打大小腿上的胃經;推按腹部的胃經;練武術-蹲檔騎馬式、跪膝後仰頭著地;在胃經路線上刮痧;用學習用意念打通胃經等。

    追求精彩的好品質人生,可以好好研究如何激發身體的潛能-打通經絡。除了腎經的先天之本外,還有一條捷近就是打通-胃經。整理於《求醫不如求己》是學習。

2016年5月29日 星期日

吾家有女初長成2016/05/30


    女兒為了謝師宴要如何穿,甚少買衣服的她,跟我要了錢做準備,長大了的她,不要媽媽出主意的陪,自己先去買了件上衣,買回來高興的穿給我看,真的有她自己的風格,跟她媽的我完全不一樣。
    過沒幾天又跟同學去買了加了蕾絲的長裙,也同樣跟我的風格很是不一樣,只有兩個女人的家,她完全沒被我影響到。那天要求我帶她去買鞋,一進去她看上了一雙平底布鞋,我說:「妹你確定會常穿嗎?3000元喔!」她說:「啊!那我不要。」最後我們買了一雙390元的鞋。出來她說:「媽媽我如果再要你幫我買一雙褲襪,會不會太過分。」我說:「家裡好像有。」 想想女兒真的是乖。
    他們私校的外考班,在會考完畢業前的時間,老師先上高中的課程,女兒回來跟我說,同學都不想上課。昨天女兒又說:「老師今天發現只有我們三個人在上課,索性走到我們面前,只跟我們三人上課。」想到那畫面,真是同情那老師。我說:「女兒你好棒。」她說:「我已經知道不用功的下場,不想再嘗試。」我感動到想掉淚呢!
   昨天他們國中私校謝師宴,已165公分的女兒打扮起來,真是亭亭玉立的好看,做媽的我真開心。以前主觀意識強的我,這幾年被女兒、學生磨得漸漸平了,現在的我已可以跟女兒,和平的相處,真想給自己按個讚的打打氣。   


   

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

體育課2016/05/28

    
    代課帶了一陣子的五年級導師,那天主任傳賴問我五年級體育課,可以再幫忙一下嗎?不會說不的答應了。在課程的空檔去拜訪了體育老師,了解一下要上課的內容,是上樂樂棒的課,老師希望能教丟接球,出了科任辦公室,讓我想感謝菩薩,這是在行的(在基金會多年都是做,以球類運動訓練孩子專心能力,論文也是做了這部分的研究)
    有兩個假日的思考,如何來做好五年級每班三堂課的體育課,
每班都是兩堂課連著,於是設計了一堂課觀看樂樂棒的影片,想想要打樂樂棒,必須要了解一下規則吧!習慣當場驗收的我,於是出了一張23題是非題的考卷,想了解一下,他們的學習程度。
    在觀看影片前,會告知孩子等等老師會做個小測驗,看你們了解多少。目的是希望孩子能認真觀看影片,影片進行一半會隨時的按暫停,問現在影片裡選手為何有如此的動作,希望孩子能真真的了解樂樂棒的一些規則。
    現在的孩子真是活潑,在後面有導師,前面有老師的狀況下,會拿起橡皮擦丟來丟去,跟講話,太過分我會提醒他們,不要影響別人的學習。代課一段時間,發現這學校對孩子的包容尺度真的很大,只是代課的我,也不便去為孩子的態度做過度反應。影片完考試,孩子幾乎都能認真的去做答,讓我開心。
    那天老師跟我說,孩子的丟接球能力很弱,一直在思考要如何來幫助孩子,讓他們丟接球的能力能進步點。上課請孩子做操,許多孩子連好好做操的能力都沒有,讓我感慨。接著會要求孩子跑操場兩圈,跑前會說明一下:「如果被老師發現邊跑邊說話的人,等等再多跑兩圈。」如此說後,發現效果不錯。
    丟接球的活動開始,會請孩子自己找同學分成四組,上場做兩人丟接球的練習動作20回,在場下面的同學幫忙數漏接幾球。如此一輪下來成績,真是慘不忍賭。男生在這方面是稍強一些,請男生幫忙訓練女生,男生一遍慘叫,於是我幫忙做配對,請他們各自帶開練習,孩子啊!!!的還是照做,在下課十五分鐘前做驗收,如此的效果都還不錯。
    最後做遠距離的丟球跟接殺活動,先由女生丟球,男生在遠處等待接殺或撿球。最後由男生丟球,女生接殺球或撿球,孩子玩的不亦樂乎,體力也耗了一大半。
    這段時間教導高年級孩子的經歷上, 看到像公主跟王子的孩子很多,感覺現在老師真的難為。
   

    


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南胡的練習2016/05/26


    昨天很認真的練習拉南胡,感覺自己又進步了些。這次碰到好老師,要好好的珍惜與學習。前幾天上課,因為代課忙到沒時間,在上課前還是很努力的做G調的曲子練習。
    上課我們在拉曲子時,得到老師說不錯,讓我開心。接下來是練習曲的複習,因為沒什麼練習,練得不怎樣,老師又開訓了說:練習曲每次都要認真練習,練習曲學習的技巧,是會一直跟著我們走下去的,因為練習曲是讓我們學習它的技法。跟曲子的目的是不一樣的。曲子穿插在練習曲的後面,目的是怕我們在練習練習曲時,會枯燥無味,調劑用的,重點要抓對。我們真正要很認真的練習的是技法。不管你是拉到幾集這些東西(練習曲)都會不斷的重複出現。
    拉南胡的順序一定是:一、功法(包含拉弓、推弓、連弓、分弓),二、指法(是用一指或二指、或三指、四指)弓法,指法沒問題了才是,三、節奏,節奏一出來,四、音準就會出現了,所以音準是最後面的。如果照著這樣走,弓法到指法再來是節奏跟音準,音準絕對是最後的不是前面的東西。如果是把音準放在前面的話,是會拉不下去的,如此我們拉曲子時常常會覺得卡卡,是因為它還不是你的東西。覺得老師說的很有道理,非常尊敬老師如此用心的教誨。是學習,開心呢!
   


女兒2016/05/26


     週日女兒傻笑小聲地說:「媽媽等等我們去書局,你幫我買書好嗎?」我說:「記得你現在跟我說話的樣子。可不可以跟媽媽說話都是如此客氣,不是有要求才如此。」她知道我在說什事的說:「是你先對我兇的嘛!」心想,慢慢引導吧!
    一路上我問:「妹妹你要買什麼書。」女兒說:「我想去打工,想把日文學好,說不定以後打工會用的到。」又說:「在學校現在沒什麼事,可以好好學一下日文。」買了兩本學習日文的書,如此節儉的人,不知為何想要去打工,我想她是想再多買些書,又不敢跟我多要錢吧!
    那日看「墨水心」看到劇情有燒書這段,她說:「要是我的書如此燒,我一定會瘋了,」我說:「你怎跟哥哥一樣。」,小時候的兒子(哥哥)書永遠是乾乾淨淨的,連一個角都不能折到。
    會考完的女兒很放鬆,很感恩會考的前幾個月,她放下了最愛的小說、影集,發至內心的自己肯用功去讀書。會考結果下個月初就會知道了,孩子已經盡力了,結果也順其自然吧!年歲漸長的我已不會再去太在意此事。
    想想這女兒其實是位很容易滿足的人,只要吃的去滿足她,她就會變得很好說話。對女兒的關愛,要承認真的會比兒子多一些,一方面是她以後會嫁人,一方面是她比較需要人在旁邊提醒一些事(相較之下哥哥是讓人放心很多,尤其是功課方面)。
    兩個孩子的感情很好,那是我要的,也如此地去引導他們。會心疼妹妹,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她對爸爸、哥哥永遠是唯唯諾諾的尊敬著。那日看到她把紅筆(因為斷水)拿給爸爸修理,爸爸邊修邊說:「這筆很貴吧!以後不要買這麼貴的筆。」她說:「是的,我以後會再買便宜一點的。」在旁邊聽到的我,很想笑。每次聽到女兒跟父親的說話方式,總覺得客氣地像是跟客人說話,她尊敬爸爸的樣態,跟我真的差很多。
    對待哥哥也是如此,有時哥哥會在她房間大聲地唱歌,就算是明天要考試,也不會趕哥哥出去,從沒見她跟哥哥大聲說話,都是輕聲細語,很尊敬的說話。也因女兒如此的對待爸爸、哥哥,讓我心疼的會更想對她好一些呢!



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父女緣2016/05/23


    那天去幫三姨買菜,三姨交代要買雞肉,跟一些青菜、菇類。我沒買到三姨要的蘿蔔,買了番茄(三姨沒說的)。因此跟三姨說:「姨媽沒蘿蔔,買了番茄,番茄燉雞也很好吃喔!」三姨說「傻瓜!你外公說過,雞肉跟石頭一起燒都會好吃的。」在送到八里的路上,想到這句話實在很想笑,以前的外公就如此幽默。
    跟三姨相處一段時間,發現她很有智慧,快八十歲的她,沒老人家的碎念,很有智慧的處理著跟兒子、媳婦、孫子跟佣人的關係,不會隨意去說是非,看待事情,很是積極正面,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那天還跟我說她又幫助了一位年輕人,訂了一個月的聯合報。
    我們相處下,她常會回憶起以前跟家人相處的情景,說到外公外婆,她總是會說,你知道嘛!你外公、外婆真是天下第一大好人呢!的懷念外公外婆,說他們對待外人,總是客客氣氣的寧肯自己吃虧,也不會去占別人便宜。
    也會說跟父親(我的外公)的緣,而說起故事:從小就聰慧的她,是當時外曾祖母(三姨的奶奶)最疼的孩子,也是外公最疼的孩子,當時他們六個孩子裡,三姨排行老五,上面兩個哥哥,兩個姐姐(一位是我媽媽),一個妹妹,孩子小時難免會吵架。當她跟姐姐(我媽媽)吵架時,愛她的外公會偏心的指責媽媽說:「這麼大了,也不知道要讓小的。」但當三姨跟妹妹(小姨)吵架時,外公又會說:「這麼沒大沒小,怎可以跟姊姊吵架。」說完。三姨跟我都笑了,大人是可以如此偏心說話。
    說起父母跟孩子間的的緣分,有時真不知如何去說,在家中孩子裡,就是會有些跟父母緣分特別好的,有時是沒什麼道理可去說的。這也讓我想起自己跟父親的緣,也是如此好的想念起父親。

   

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身體的保護神2016/05/23


    只要經絡暢通,就會百病不生,中里巴人在書中說到,我們常常會利用各種方式:如拔罐、瑜珈、刮痧、針灸等方式去打通經絡,它們仍然會堵塞不通,或無知無覺。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啟動到我們的保護神,保護神是我們身體裡先天強大的動力,找到它,啟動它的能量,它就可以給我們身體巨大的動力。
    每個人的保護神不一樣,譬如:有的人胃口特別好,吃什麼都香,他的保護神就是胃(胃經);有的人脾氣特別大,對任何小事都會氣憤填膺,他的保護神就是肝、膽及其相關的經絡上;有的人特能喝水,小便也多(不包含糖尿病)它的保護神就在腎跟膀胱經上。
    當我們知道了自己的保護神,它就是我們天生的力量泉源,也是我們強身的著力點,如果可以在這經絡上用力,治病養生是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如果能吃,胃口又很好,只要能吃,就說明胃是強壯的,那麼胃經就是我們的保護神,那就可以借助胃經來解決身體的問題,可以利用推腹法(推胃經的經絡)、跪膝法(用膝蓋走路),主要作用是可以胃經氣血下行,跟敲打胃經法(用拳頭敲打大腿、小腿胃經部分),目的是調動身體本來就充足的能量庫,能自行去衝擊堵塞的經絡,也是將胃的過盛能量用於幫助打通經絡。
    如此做是「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做法,也就是將我們胃的過盛能量引導來幫忙打通經絡,因為我們的身體並非都強,如此做也是要把身體強的地方氣血引到身體相對弱的地方跟弱的經絡上之意思。
   愛發火、生氣的人,他的脾氣也是能量,這也是他的保護神,這種人平常要多敲打跟按摩肝膽兩經。尤其是膽經,經常疏通肝膽的滯氣,讓氣血通暢。
    還有是肝火旺的人,最易上火,但通常這麼寶貴的能量都被「清熱解毒」了,實在可惜。我們只要把肝火引到它該去的身體虛弱的地方,那麼這個巨大的能量將會在體內自行轉化,跟儲備起來。如此去治病,這樣去養生,順勢而為,身體才會游刃有餘的暢快。
    那我們要怎麼引到身體虛弱的地方呢?中里巴人說到:「我們的身體它自己最清楚,只要找出我們自身的保護神,有意識地去激發它,剩下的事情都是身體的自覺行為。」整理於《求醫不如求己》一書。
    啊哈!好有意思。希望大家都能身體健康。

    

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每日健康點2016/05/21

   
    很多人不相信,身體有自癒能力,覺得生病一定要經過醫生的手才能治好,要吃過很多的藥,病體才會痊癒,如果不是如此就覺得,缺少了身體康復的必然過程,我們總是靠別人來證實自己的狀態。
    我們常常會問醫生:我是不是好一點了?我現在還有病嗎?我還要多久會好?中里巴人說道:「如此沒自信的人,一輩子都無法獲得健康,因為總是在猶豫不決中徘徊,總是在因循觀望中退卻,心理時時在衝突,就僅有的一點氣血都耗在無謂的內心矛盾之中。覺得說的有道理呢!
    在《禮記、大學》中有一句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是說假如有一天,我們有了一點進步,那就要順著這個方法開始堅持下去,如此精神的健康會給予身體無窮的動力,我們的力量是需要儲備的,對身體的自信是需要慢慢去堆積的。很多人會自覺自己有病,到醫院檢查,各項指標卻都很正常。對這種人,藥物通常是無效的,改善精神才是讓身體康復的一條正確道路。
    學著想辦法改善自己的健康,中里巴人說道:「當我們改善了肌體的形態,也會改變我們外在的氣質,進而會改變我們的臟腑功能,跟所有的精神狀態。」在《黃帝內經》中說:「諸病於內,必行於外。」形體的表現就是內心世界最真實的寫照,想辦法讓自己活得更健康一點,就是健康的全部秘訣。書中提到一些方法:如果不敢眼睛正視別人,我們可以先在鏡子前瞪大眼睛正視自己;如果我們不敢在別人面前大聲說話,可以在鏡子面前先對自己高聲演說;如果我們總是低眉折腰,那現在您就昂首挺胸;如果常常是步履緩慢,那現在就學著健步如飛起來吧!
    我們的身體健康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一點點的慣性將會產生帶來一連串改變。每天都要做一些跟健康有關係的事,會是一個方法,它是會像骨牌一樣的,不要小看開始的輕輕一撥(按摩經絡)。整理《求醫不如求己》一書。共勉之。
   
   

    

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如何啟動先天之本2016/05/18


    
如何來激發我們的先天之本,尤其是腎,它是我們先天的本,在我們一生中損耗最大的就是-肝,身體裡提供肝的營養是-腎,所以腎是很重要的,腎功能要如何算正常,就是讓腎經的氣血周流通暢。
    書中提到如果本來就虛怎麼辦?一定要先補太溪穴(在兩隻腳的內側腳踝附近),多按此穴,當太溪穴氣血備足之後,再去打通湧泉穴,精力就會被激發出來。很有意思, 中里巴人(此書的作者)講到:如此做後會發現身心會進入一種很自在的境界,會有一種莫名的輕鬆和歡喜。
    建議大家在揉按腎經時,最好連心經一起揉按,因為心腎是相通、相交的,曲黎敏在解說《黃帝內經》時也如此說過同樣的話。曲黎敏教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用屬於心經的勞宮穴(手掌中間)去按摩腳底,屬於腎經的湧泉穴(腳底凹窩處),左手掌去搓揉右腳的湧泉穴,右手掌去搓揉左腳湧泉穴,也可以達到心、腎相交。凡事都要有耐心持續的做效果才會出來。共勉之。
    腎經是足少陰腎經,心經叫手少陰心經,它們是一條經,在胳膊內側是心經的經絡路線,屬火;在腿內側就是腎經的經絡路線,屬水。如果腎虛,那就是有虛火會上來,為了不使上面的心火太大,就要讓下面的腎水再多一點,所以這兩條經要同時調。譬如:然谷穴(在腳內側大拇指跟腳跟之間附近)可以治療失眠,那是屬於陰虛火旺,這時也要同時搓揉心經的少海穴(手內側中間),上下同治,效果更佳,按揉此二個穴位,可以滋補腎陰,很快解除失眠之苦。在中國有一本方劑書《傷寒論》中,就很強調打通心腎兩經。為了身體健康,堅持的做,讓身心同樂共振,養生的效果才會明顯長久。共勉之,整理《求醫不如求己》一書。
    今天將自己腳的內側腎經走的經絡路線跟手胳膊心經走的經絡路線,全部抹上了椰子油,腎經走的經絡路線,可坐椅子上,雙腿張開些,兩手同時用大拇指揉按雙腳一路揉按到然谷穴。胳膊的心經經絡路線,可手握拳用手掌背部關節處去互相揉按,有痛處再多按揉一下,如此的做法變簡單很多,也會比較願意去做。還有是用冥想意念去帶,也是一種方法。希望能持續的做,讓身體向健康邁進。


2016年5月17日 星期二

先天之本2016/05/18


    每個人身體都有先天潛能,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會去用。先天的才是我們的原動力,如果要長久地保持健康,必須要把我們自身的原動力調動起來,把自己的潛能調動起來,是需要做一些努力的。
    常常我們會去很關注疾病,關注疾病不如關注如何讓身體健康起來。當身體有很多不舒服的毛病時,如果不是馬上去看病吃藥,而是好好的養護脾、胃兩經,去刺激穴位,是可以讓症狀漸漸消失的。
    書中說到一個很好的例子:一位老先生在他60歲的時候,渾身是病,醫生說病太多了沒法弄。他在無意間,看到一本瑜珈書,試試動作有一個動作可以做,自信心被激發出來,順著練下去,現在80歲,身體愈來愈好的保持著健康。
    刺激穴道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當穴位一個個被打通,人體的氣血就開始自行調節,哪裡虛弱,有需要幫忙的地方,氣血就從充足之地奔赴過去,予以補給。所以好好的研究穴位做按摩,跟研究如何打通全身的經絡,是邁向健康的一個方法。

    經絡是貫穿中醫的一個主線,用藥、針灸、刮痧,最後的目的都是要把經絡打通,我們用藥是從臟腑裡把經絡打通,而按摩是從外面打通經絡,它也是一種藥。我們只要達到打通經絡的目的,用什麼都可以。想想了解經絡、穴位,學著如何去打通經絡,按摩穴道,刺激穴位,是讓身體強壯的一個好方法。
    如果要有精神很快樂地生活,我們就必須把自己的先天之本激發出來。共勉之。整理於《求醫不如求己》一書。

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

疾病觀念與放鬆2016/05/16


    每個人所做的任何事,都是依循著頭腦裡的一些固有的價值觀在走,我們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也是成長背景帶來的,在日常生活中舉手投足、待人接物、立場觀念,都會基於這固有的價值觀去發展跟強化。如果我們的固有價值觀(觀念)與大自然是相違背的,那我們整個人生就會是逆風行船,步履維艱、費力無功。
    那要如何做?尤其是在對待自己的身體上面,在《求醫不如求己》中說到:「我們不管理好自己,那就會被人管理。」俗話也說的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我們不管理好自己的身體,那終究會由別人來管理。學著拿回自己身體的主控權,了解自己的身體。每天做跟健康有關的事,會是一種方法。
    書中提到對待疾病的應有態度:身體有細菌是疾病的結果,不是疾病的原因(傳染病另當別論),是我們給細菌創造了生存的環境,細菌才會侵入,只要我們不要給它環境,鎖上結實的防盜門,它是無法進入的。覺得管理好自己的嘴(吃進去的東西)是一個方法。
    不良的情緒會對應一種症狀:譬如:生氣,會兩肋脹痛;恐懼,會眼睛酸澀;性格剛強,會膝蓋受損;憂傷、悲傷最易哮喘咳嗽….,要學習去放鬆內心的緊張跟壓力。
    提到放鬆,如此釋義:「放」是將一切思慮統放下,讓「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些人之常情歸於心如止水般的平淡;「鬆」就是四肢關節,生理感覺完全鬆弛下來,不用力,去感覺身體自然出現的反應,讓知覺在皮膚上遊走,思想在呼吸間起伏。對自身發出的任何信號不做應答,批判,只有靜靜默默地觀察,這就是放鬆。

    放鬆是養生健康的法寶,留住青春的仙丹,觀念是要學會「意象」也就是「用意不用力」這也是放鬆的全部心法。是學習,共勉之。整理於《求醫不如求己》一書。

老朋友2015/05/15


    好不容易久沒見面的老友喬好時間,可以見面,想想我們已四年多未相聚在一起,對這次見面很是期待,孩子已大的我,有能力的去做一些事情-訂餐廳。那日一人提早到約定的餐廳,在那一人想著往事。
    記得二十年前跟先生剛搬回他家-台北,對從沒離開成長地-新竹的我,很是不習慣台北的步調-快且人與人的相處方式,跟新竹很不一樣。當時工作跟著調到台北-天母,同事間的相處,很明顯地嗅出不一樣的人情味,上班同事間是不太交談的,各做各的,當時做主管的壓力跟人跟人之間的冷淡,讓我感到不能適應。
    表姊關心的介紹我去學氣功,對氣功有興趣的我,吵著先生讓我去,先生很快地答應。當時帶著還小的兒子,在每個禮拜固定的一天,坐著師兄姐的車到南港上課,在那有熱心的輔導師兄姐帶我們練功,他們的熱情,讓我感到溫暖跟舒服。輔導師兄姐對我們,可以像媽媽一樣,做到無私的付出,也因為他們如此熱心的付出,大夥的感情特別好。
    有緣份好的同期夥伴,成為了死黨,一直有著連繫。當時都是小女生的她們,對當時還小的兒子疼愛有加,讓初來台北的我感到溫暖。當時活動多,師兄姐們會在假日相聚,輔導師兄姐會一樣的熱情帶領我們,同期的小女生現在已都為人妻,人母,真是時間飛似。
    見面還是一樣的熟悉,已不在是小女生的她們,都變成很有韻味的人母,說著近況,談著媽媽經。見面吵著要看,我家長大後的兒子。不避諱的說著這些年的成長故事,讓我有份心疼與不捨。結束聚會,不捨離開又到我家看久沒見面的先生,那日混到晚上12點多才回家。說著要再找時間相聚。
    每個女人結婚後,都有一些跟婆家、先生、孩子相處的成長故事,考驗著女人,看著她們從小女生長大,現在的美麗跟以前不同,那是經過生活的洗禮後,有智慧跟愛的美,更美了。

   

自癒能力 才是根本大藥2016/05/15

    我們要想獲得健康快樂人生,那就一定要調動起我們的本身的自癒能力。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治只是消除我們的不舒服症狀,也就是「沒那麼難受了。」但最終我們要得到的是「我很好。」
    人體的自癒能力是無限強大的,但我們需要真正的去相信它,然後靜下心來仔細去尋找它,挖掘它。書中說到科學的發達讓我們的視野變得愈來愈廣闊,但我們自身對大自然的感覺卻有不斷退化的現象,許多我們人類所具備的動物本能,也在慢慢地消失,其中就包括了,了解本身的自癒能力,這可以從我們愈來愈依靠機器的報告數據,而不是憑藉自身去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這也因為我們在空調房裡太久,已經麻木了,嗅不出四季的差異。
   如果說疾病的原因是內氣-喜、怒、憂、思、悲、恐、驚,和外氣的-風、寒、暑、濕、躁、火,所造成的,那麼要了解的是,醫生是不能幫我們躲避寒氣,也不能讓我們不憂慮跟恐懼的,這是一定要我們自身解決的事。
    醫生可以幫我們找出病因,給我們藥吃,但過程是自己要去完成這治療的過程。書中提到一個比喻很好:以前有的老式掛鐘,有時鐘擺會停下來,這時就需要手指來撥動一下,然後它才能繼續走下去,醫生就像這個手指,它只是外來的一個助力,撥動一下鐘擺,如果手指反反覆覆地撥動鐘擺,替代了掛鐘自身的擺動節律,那麼這個掛鐘從此就別想再走下去時,能準確了。好個比喻,就是說如此我們的疾病也會遷延不癒的。
    讓我們有智慧地去重新找回那些我們本來就有的能力,我們會發現這種能力無比強大。整理於《求醫不如求己》一書。待續……



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

七情六慾2016/05/14


    《求醫不如求己》這本書作者中里巴人,在書中有一些很棒的觀念闡述,整理重點分享:
    對自己的〝七情六慾〞既要管理,又要去順從它,有一些精闢的解說,他(中里巴人)說到〝疾病〞的產生初期,是我們身體很善意的在提醒我們,我們的情治過度了,是要我們自己做一個反省。不要忙著馬上地去破壞預警系統。它(疾病)是一個繩扣,我們只能去解開它,跟融化它。
    在《靈樞經》提到:「氣合而有形」意指正氣、邪氣在身體裡相會時會發生碰撞,如此會出現〝症狀〞,也是中醫說的「百病從氣生」,此氣分外氣內氣
    外氣-指的是「六淫」:風、寒、暑、濕、躁、火,它是宇宙空間的自然產物,對於外氣我們要「避之有時」,譬如:冬天禦寒保暖,夏天避暑降溫,秋天滋陰潤燥,春天宣熱防風。
     內氣-指「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在內氣的情治醫療上,我們要保持協調,不應偏激,對任何事都一定要有限度,不可以過度不節制,如此才可以不被內氣所傷。古書《黃帝內經》中有說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首,並安從來?」是一境界,古時候應該較容易,現在的我們,為身體好,也只好儘量去做,共勉之。
    中醫裡說:「怒傷肝,喜傷心,憂悲傷肺,思傷脾,驚恐傷腎」,人的〝七情〞超過就會傷到五臟。這裡說到〝七情〞如果自然而發,不但不傷,反而會增進臟腑的功能,有趣呢!如此一說:怒傷肝,但對於那些沒有火氣或抑鬱太久的人,怒則可激發陽剛之氣,宣散鬱結之火;憂悲傷肺,對於長期忍氣吞聲,忍辱負重的人,誘導其憂悲,是可以達到一哭解千愁的效果;恐傷腎,當我們遇到危險時,我們的腎上激素會迅速分泌,給我們百倍的能量。所以沒有絕對的傷與不傷。
   〝疾病〞不是勇氣可以戰勝,不是剛強可以抵擋的,它是繩扣,只能解開,它是堅冰,只能融化。整理《求醫不如求己》一書。


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花甲背包客(三)2016/05/12


    影片中有一段張廣柱的錄音(很感人),很感性的說:「她王钟津是我的老伴,我們既是老倆口,也是一對旅友,在各種路上我們已經走了幾十年,這幾年我們愈走愈遠,就想趁著身體還行的時候,看看這世界,究竟還有什麼不一樣的東西。」又說:「其實那些山啊!水啊!風景啊!是不會管你的年齡有多大,跟你口袋裡有多少錢,它們在乎的是,你是否有足夠的健康,走到它們的面前。有道理呢!他們那一幕幕山路互相扶持,牽手走山路的景象,很讓人感動。
    影片中先生的張廣柱在野地溝火旁跟老婆說了一句話:「這麼多年讓你跟著我吃苦了。」老婆說:「別說那話,你要是沒把我帶回去,看你如何跟女兒交代。」他說:「此次最大的收穫是-愛情,有愛的人,那怕沒有一帆風順的路。說到這世界實在太美了,現在的他只有一個心願,和老婆健健康康的再走三十年。」老倆口在營地裡火團邊擁抱的畫面,開心地在天空上一起跳傘的畫面,很感人。一趟旅行回來,他們有說不完的話,覺得有種重新談戀愛的感覺。
   先生張廣柱開心的說著:「這旅程如果只有我一人走,就沒意思跟意義了,只有兩人一起,才是值得的。這趟旅行老婆的她能跟我走下來,真是我的幸福呢!」感動。

    問起最浪漫的地方,先生跟太太的看法不同呢!先生說最浪漫的是在澳大利亞點著溝火,就他們兩個人靠在一起看著滿天星星。太太覺得是在亞馬遜時,密密麻麻的吊床,他倆吊床挨著,眼前的船在湖上慢慢地行使,整個景在眼前,當時覺得特幸福。哈哈!這是男女感覺大不同的地方。如此的人生很是值得,圓滿。
   

花甲背包客(二)2016/05/12


    說到世界是大家的,如果跟團出去是會安全很多,但在小群體裡是不容易去看到其他群體的,如此思維也會僵化,還是井底之蛙。自助旅行,對未知雖然會感到恐懼害怕,但是不知道的未知,才是更值得去探索。說著他們夫妻倆可能骨子裡就有一些不安分的探索基因,樂觀的王钟津在旅程中只用了三個單詞OKNOHELLO闖蕩歐洲。讓人佩服她在這年齡還可以如此勇敢。有時睡機場,有時睡汽車上,如此可以省錢,又有特殊的體驗,花三個月走歐洲16個國家,70多個城鎮,還有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尼泊爾等國家周遊世界。
    澳大利亞,看到原始土著(),寧願住野外,不住政府給他們的房子。張廣柱說:「在世界上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是物質水平高就幸福,你能過自己想要的日子,那就是一種幸福。(說的好,好個幸福的定義)走了一遭後發現,有些書本上說的東西,都被顛覆了。」又說:「一趟旅遊走下來,思維跟思路上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區別就是,可以用多元的視角,全球的視野去看待各種各樣的事物,因為世界本身是多元的,多元的相反是片面,片面會走向繆論。」此次旅行,讓他們重新去觀察世界,重新觀察跟省思自己,重新去省思對世界的認識。好棒的體驗。
    張廣柱說了一些話很讓人省思,他說:「我們老了別把自己老栓在小孩,孫子的小家庭車輪上,老人家應該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在國外生過病的王钟津也很有感觸的說:「因為父親的晚年過的品質不好,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依照現在的醫療品質,人要活到八九十歲很正常,在家裡不動等死,到底是幸還是不幸。」此事件讓他們覺得不應該過那樣的生活。
    說到出門一定會有風險,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所以每次出行前,他們都會寫好遺囑,交代好所有的事情。說著如果意外發生,他倆一起走,未必不是一件幸福的事,這世界上的人生過法,有各式各樣,人生的盡頭也有各式各樣的走法。如此的理解,有份感動呢!
    他們跟女兒說,如果我們失蹤,不要來找我們,王钟津說到會如此說,是因為女兒在尋找他們的過程,會讓她更難受,而且還要花費很多的人力跟物力,所以他們想著不如讓他們安安靜靜地走,女兒也安安靜靜地過她的日子。因為如此她的家人(娘家人)才不會去指責她的女兒。好偉大的母愛。
    女兒說如果真的如此,會把他們的資料整理出來,幫他們出一本書,王钟津又說:「女兒是我的一部分,她會接上我的東西。」又說起了感慨,跟先生退休前,各忙各的,真正深入的交流也不多,過的日子很平淡,夫妻有八年不在一起。這次的旅行,讓他們又重新戀愛了一次。先生說到:「這年紀,已經沒什麼話說了,旅行後現在有說不完的話,真的有一種重新談戀愛的感覺。」


花甲背包客(一)2016/05/12


     住在北京的63歲的張廣柱跟老婆61歲的王钟津,揹著超過20公斤的背包,勇敢地在花甲的年齡,去做了180天環球世界的自助旅行,他們用他們的腳丈量天下,且一路上用網路直播自己的見聞,引起網路很多人的關注。
    行前先生張廣柱,會做上網查資料的準備,每天花七、八個小時自學英文,王鈡津看見老公如此認真,心裡覺得踏實許多。第一站到雅典機場,出來問路,她請英語準備一年的老公問路時,老公卻說,不會說,老婆的王钟津說:「你不會說還把我帶出來。」他說:「照書本唸是會的,這樣說腦袋一下矇了,想不出詞,不知如何說。」好勇敢的一對老倆口,分享他們的故事。
    他們賣了房子去旅行,金錢價值觀跟別人很不一樣。張廣柱說:「中國人對下一代,總是有過多的關心,如果年輕人自己奮鬥,自己賺錢,得到的幸福,肯定是超過得到遺產的幸福。」還很驕傲的說,他們留給後代是-精神遺產(留下了旅遊日記、電子票)」
    英文程度不夠好的他們,用各種方式跟大家交流:在亞馬遜向嬉皮士學習音樂和舞蹈、拜訪法國人家庭、在秘魯看到在水中站著辦手續的移民官,旅途中很多超出經驗的遭遇,都讓他們深深的著迷。
    六十多歲的張廣柱照片裡有許多飛跳動作,他說只要年輕人會做的事,他都會做,覺得自己一點也不老。很是不服老呢!他們去了南非-好望角南極的冰雪世界、澳大利亞-魔鬼石、亞馬遜-睡吊床,薩爾瓦多參加黑人復活節彌撒,澳大利亞的星空下與溝火做伴,在大濕地游泳,旅程精彩呢!

    張廣柱說:「世界是非常多彩的,生活方式也是多彩的,我們夫妻想體驗各式各樣的生活,想去看別人沒有看過的風景。」他們在冰天雪地裡學企鵝挖大雪坑,在裡面睡覺。61歲的王鈡津還從大雪波上,頭栽地的滑,事後回憶開朗地笑著說:「如此滑雪,特別的痛快,雪在眼前都飛了起來了。」當時的她會有些害怕的跟自己內心喊話,沒事沒事,買了保險。又說:「如果出事也無所謂,我已經把人生過得如此精彩了。」真勇敢的人。欣賞呢!

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

南胡老師2016/05/09


    每次上課都可以感受到老師的認真,讓我不敢偷懶。今天上課
老師又耳提面命的說教起來。老師說:「每次教學生,都假設學生會跟我學很久,如果沒把你基礎的東西教好,到後面會跟我自己打架,如此你練不下去,我也教不下去。」還會說:「教本一定要是正常的教本,練習曲跟曲子(歌曲或小調)一定要配合著一起走,如此基本功才會紮實。」這句話幾乎每節課,老師都會說,是要告訴我要耐著性子做練習。
   上課老師都會一遍遍的拉,帶我做練習,有時一首曲子要拉上好幾遍,不能閃神,一定要專注。今天跟我說:「性子急的人,可以在練琴的時候看的出來。」我說:「要如何看。」老師說:「性子急的人,在練新曲子的時候,會拉在老師前面,性子不急的人,會拉在老師後面,看老師如何拉,他才拉。」哈哈!我應該是屬於性子急的人,要改進,要改進。
    那天跟老師說:「母親節的慶祝活動,要南胡表演給氣功團體的人看。」老師認真的帶我做練習,又說起了教:「拉曲子是用心去做設定,不是用拉弓做設定,所有曲子的快慢,不是用弓去控制,是用心去控制(唱譜)牽引著弓。」
    老師還會說:「拉南胡是用心去操控所有的東西,包括左手、右手,心要有弓,別去在意速度,只有流暢。」「不往心去,只追逐弓的拉法,手有沒有按好,是不對的。如果用心會學到更紮實的東西,不會忘記,才有辦法累積後面的東西。」還會說:「到時候換把才會覺得自然輕鬆。」覺得老師除了是南胡老師,還很像是一位哲學家。 
    母親節當天的表演很順利,連我那不輕易讚賞人的老公,都說拉的不錯,因為把老師的話聽進去了,是用心拉胡琴,不是用手拉胡琴。

                                                 


扇子舞與太極拳2016/05/08


    
扇子舞與太極拳,是今年學習的兩項運動,扇子舞每天都會在早晨五行八部氣功運動完後做練習,我們已練了一陣子,前陣子花蓮的蔡老師來做驗收,大大的讚賞我們的認真學習,扇子舞整齊的舞步跟開扇收扇的動作,讓整個扇子舞看上去很有質感的漂亮好看呢!
    太極拳一直是我愛的一種運動方式,年輕時的我,對氣功的東西,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歡,當年為了學氣功,初到台北在先生的支持下,帶著還小的兒子,到太極門練過氣功。
    記得當時我在前面練氣功,兒子可以在練功場的後面,把一本小說讀完,乖乖地等著媽媽練完功,帶他回家。一待就是六年,師兄姐很是認真的教導我們,讓當時的我感到溫暖。在那段時間裡,學習最多的就是如何地蹲好馬步。在那也認識了一些很不錯的朋友,到現在我們都保持聯絡。
    離開初期去的氣功場所,在石牌的活動中心跟太極氣功國手老師學-至柔太極功法,記得當時有位在國中教書的助教老師老師非常會教,腳要如何的虛實分明,腰要如何把功法帶出來,學了一些太極拳的基本功什麼-摟膝抝步、單鞭、雲手、海底針、手揮琵琶、白鶴亮式、攬雀尾、十字手,陪我度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在當時的公司補習班跟托兒所的尾牙上,還表演過當時學的太極拳氣功24式,聽著國樂把全套功法打完,當時很迷呢!
   這次有機會在氣功團體裡郭大哥的引薦下,我們幾位跟著他,在周日的上午時間,特別到石牌運動中心外廣場,跟老師學習-楊秘127式太極拳。剛上幾堂課,很是不習慣,尤其是出招的腳,變成腳尖點地的方式,上四堂課後才慢慢地糾正過來。跟以前學習不一樣的還有,就是招式的名稱一樣,打法卻不相同。
    每堂課開始前,老師會非常認真地帶拉筋,跟一些暖身操,很操,讓我早餐不敢吃太多。練功時,老師會認真地唸著功法名稱說著:吸、吐、座、轉、撐、轉腰、轉身、出腿,轉身、插手、掤手的提醒著我們。
    此次學習太極拳,家裡先生可認真,在氣功團體裡,郭大哥已是助教級的人,常在五行八部氣功練完,我們女生練扇子舞時,他們就到旁邊去練太極拳。周日的練拳時間,因為以前的一些底子,在忘記招式時,正面可以看老師打,轉右邊時看郭大哥打,轉到後面時看先生打,如此也有模有樣的,打到第41式的雲手。有趣呢!


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新體驗2016/05/08


    喜歡自己目前生活的狀態,愛孩子偶爾的家教,在學習的生活裡,點綴一下,是會開心滿足的。那日難得的與朋友很愜意在內湖碧湖公園散步,做幼兒園的好友來電說,我家附近的學校附幼需要一位代課老師,我可以幫忙一下嗎? 如此的與目前代課學校接上線。
    這學校在我居住地,除了我家孩子讀的私校外,也是間耳聞辦得不錯的公立國小。想想遠的士林學校都去代課,怎沒想到在附近的學校,電話聯絡後,老師希望我能送份學經歷過去,資料送去後,沒多久就有了代課的機會,看來我們有好的緣份。
    當主任說可以幫我們代理幾天-五年級的導師嗎? 喜歡挑戰的我,馬上答應,補習班跟學校課輔帶過高年級經驗,對我應不會太難,但正式的教育體系下,還是頭一次,對這挑戰,很嗨呢!
    前一天去跟老師碰面了解一下,老師奈史的親切,交代一番。第一天上課,敏感的我就聞到與士林那學校不一樣的味道,上課孩子跟老師鞠躬說的是,親愛的老師早、好,不是老師早、好而已,讓人感覺舒服。
    那天帶他們晨間跑操場(導師交代),喜歡老師的如此安排,對孩子接下的上課是會有幫助的。下樓梯時,就有學生來跟我說,老師我腳扭到不能跑,陸續五、六個學生都如此說,我想應該有人不是真的如此,只是炎熱的早晨不想跑,不作聲,想想已如此大的孩子,不想去說穿,請他們靠牆,幫忙加油,當孩子跑一圈後,靠牆的學生說:「老師我可以跑兩圈。」我說:「那你要小心你的腳喔!」學生:「嗯!
    我們進教室時,老師已在教室內等待上課,老師有耐心的等待孩子喝水、擦汗的情景讓我感動,沒一句催促聲跟不耐煩,讓我感佩老師如此對待高年級的學生。
    代班帶到好的班級,是輕鬆的,目前帶的五年級班級,外面掛著大大的榮譽班,讓我感恩自己的幸運。晨間活動,盡責的班長會說控制好你們音量。許多事班長都幫忙做了承擔,讓我感到輕鬆。

    那天一位女同學在晨間活動時,跟我說:「老師等等我要幫昨日語詞沒考好的同學進行補考。」在進行補考時,班長會主動過來做協助,孩子的自動自發精神,又再次讓我感佩導師有能力的用心帶領。

2016年5月6日 星期五

一頓特別的餐2016/05/06


    獨身的大妹遷新居,跟三姨說好要請客,忙裡偷閒的我,那日陪表妹到榮總看病,意外地順利,黏人的表妹跟我都黑皮。我們順利地上午十點多接到三姨往新竹趕。大妹在高速公路上終於來電詢問我們何時到,我們娘家人做事都是如此,沒有確認一事。幾天前的約定,就如此去做的乾脆。
    在車上三姨跟我和表妹都黑皮,我們家族成員很親,說著說著三姨又跟我們說起她與姨夫以前的事,我喜歡聽,有智慧當過花木蘭的教官三姨說過往事。以前姨丈因為軍職在身的關係,很少在家,常常用電話遙控家裡,三姨說在家裡,兩個表弟接到爸爸電話都會立正站好,很尊敬跟害怕爸爸的權威。
    三姨繼續說著故事,有一次參加應酬,久沒見面的夫妻要見面,姨父跟三姨交代,此次應酬大家會跳交際舞,貼心的說:「妳不會沒關係,我會帶妳。」到會場,三姨跳得可好呢!把姨丈嚇一跳笑著說:「妳這舞棍。」其實三姨參加過很多場合,常有機會學,聰慧的她早已偷偷學會了,那場應酬,大家爭相邀三姨跳,三姨那天可紅的呢!說著往事三姨笑的開心,我們兩個半百的表姊妹在旁也跟著高興。
    三姨跟姨丈兩位都是很忙碌的人,尤其是做官後的姨丈更是忙碌,兩人感情很好,姨丈的高挺、帥氣、幽默的大氣作風,是我們這些小姪女們所欣賞的類型。沒女兒的三姨愛我們這些小姪女,會拉著三姨夫一起愛我們,決不馬虎。說起他們,親戚的我們沒人不是豎起大拇指的感恩。
    我們在一個小時左右很順利地到達新竹妹妹的家,妹妹到大樓的地下室車庫接我們上樓,進門寬敞全白的客廳,迎面是特別的落地陽台的設計,很是美麗。此時妹妹帶著三姨一間一間房子的參觀,妹妹的主臥室有更衣間、書房,從窗外看出去,可以看到屋外一排排的樹梢,很是愜意跟美麗,妹妹的設計很是簡單大方,很是符合她的作風。
    客廳長長的餐桌上很有氣氛的放了簡單好吃的佳餚,有長長白色餐盤裝著特製的紅色洋蔥沙拉,和同樣裝著法式麵包的長長餐盤,跟大大高腳杯裝的紅酒。法國麵包沾橄欖油加少許海鹽,很是美味,洋蔥沙拉特殊的口感很是好吃。接著送上白色高腳盤裝著的養生沙拉,生菜、番茄、酪梨、蛋的芥末沙拉吃起來很是清爽。
    敬酒、照相一番,妹妹說著房子如何裝潢的點滴,看得出三姨對妹妹的眼光滿意。沒一會是妹妹請客的重頭戲,煎牛排跟杏鮑菇,吃著原味的牛排跟杏鮑菇加了少許的海鹽好吃,吃著牛排喝著紅酒美味可口,感覺很幸福。結束妹妹送上咖啡跟甜點,大夥開心!
    飽餐一頓後,三姨坐在妹妹的按摩椅上按摩休息,我們三位半百的姊妹坐在陽台上的木頭吧檯上吃著水果,說著共同的語言,此時想想這把年歲,有姊妹真好。

    在回台北前我們去了新竹城隍廟,吃了肉圓跟四神湯,這是在我生長的新竹才可以吃到的肉圓,真是好吃極了。回程我在車上跟著音樂唱著民歌,三姨幫我打著拍子跟著哼唱,一路上視野好呢(沒什麼車),同屬射手座的我倆很滿足的快樂。到家三姨說今天真愉快,我也開心。

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

如何與男權社會相處(二)2016/05/03

  女人找男人的標準,是要找比自己強的男人嗎? 在沒孩子以前的她,找對象,會希望先生要是高大年輕,事業有成的強大男人,這種人,接觸過,但人家不要她,因為她也強,男人是不會希望太太是如此的,婚姻裡是不會要強強聯手的,如果是這樣,商業利益是高於婚姻的,在家庭、感情上是沒有強強聯手的。
    女生不要當剩女(指男人不接觸,女人寧死不屈,工作生活自認為成就大,不想找比自己差的人),要做盛女,讓自己做盛開的花,別去跟男人爭,回到女性原本的地方。
    建議剩女可以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去旅行是一個方法,再不同的環境去尋找自己,放空,好好做個女人,我們的成功(指閱歷)是後來的,要放下,要了解自己只是一個女人
    談到自己的婚姻,說到先生雖然賺的沒她多,社交能力沒她強,在許多方面都沒她強。但先生對孩子的耐心跟儒雅態度,穩定的個性,都是性子急、直率、鋒利的她沒有的。曾幫她化解許多的問題,婚姻中家庭孩子,先生幫了許多的忙,讓她感恩。
    男女在交朋友猶豫不決,不知要嫁不嫁時,給建議的說:可以跟對方父母吃頓飯,很重要。一位女生會不會成為好妻子,去看看她媽媽,就知道,男生可不可以承擔家庭責任去跟她媽媽吃頓飯,也能知道。
    老天給了所有女性,兩次公平的機會,一影響你身邊的男人,二教育你的孩子,女性千萬不要跟男人去爭,在職場跟家庭都不要去跟男人爭,要爭的是乘載的能力,要像個盤子,讓先生、孩子都在你的盤子中,這是女人最大的力量所在,別跟男人去爭,男人的面子勝於一切,因為社會對男人的要求是高的,男人在乘載壓力的同時,提高了他們對面子的要求,女生要有素質跟能力去駕馭男女關係,如果能好好處理會是一種財富。
    社會對男孩的包容比女生的大,所以對女生的教育會特別嚴格去管教。社會上女人不要去跟男人爭,能讓且讓。在我們的社會裡,對女人的要求會高了點,如何讓女孩子在社會上讓別人不討厭,成功的機會就比別人多一些,這是能為女兒做的事。
    談到在生活中會做到"真、準、狠"金星如此解釋:""是指在家庭裡不要丟掉最真實的自我,""是指做人、做事跟站的位置要準確,""是要對自己狠,要站穩一點才可以做下一件事。是學習。

如何與男權社會相處(一)2016/05/03


    從大草原旅遊回來,金星又再次的跟大家分享如何與這社會相處:說到在中國社會裡我們還處在男權的遊戲規則裡,提到在做孩子時代,男、女生在穿的跟用的都一樣,理想與目標也是一樣的,但是隨著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不一樣了,社會階層分得厲害,作為一位婦女要如何在這快速變化的社會中去尋找自己準確的位置,包括在職場,家庭,婚姻,親子相處上,有許多的方法,及技巧。
    曾經有外國朋友問她,在中國生活,知道哪個城市最性感她眼裡的性感是如此,覺得我們的城市,男生對女生的讚美太少,在歐洲男生對女生的讚美就多了,男生會用詞語,眼神來讚美女生,這是金星做為女人後特享受的事。我們的社會男人對周邊的女人讚美很少,更多的是女人間的互相欣賞,所以說我們的文化裡是不性感的。男人有責任,女人的心眼也要學習放寬,這是金星解釋下的,文化性感。
    現在人在談戀愛跟婚姻方面經營都很不容易,談戀愛本來是兩人的事情,現在卻是整個家族跟生活環境的事情,很累。發現周邊年輕人談戀愛枝枝節節的干預太多了。談到帶團員跟自己的三個孩子去大草原做「藝術采風」體驗草原生活,與蒙古音樂家創作一個作品出來,其實是一個藉口,最終的目的是想帶三個孩子跟年輕的團員,去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丟開環境的物慾誘惑。也為了在跳舞的生活中,團員跟她的思想能在一條線上的去做了這件事。讓年輕人知道生活原來是可以這樣過的,身為母親、老師的她,說到有時後光靠說是不夠的,對孩子好,對年輕的團員也好,對他們的視覺開發是會有用的。
    說到草原上的性感:做菜的大嬸,年齡跟她相當,因為風霜看上去可能老個五、六歲,會問他們好吃嗎?那眼神裡透出來的熱情、真誠的光澤,金星覺得性感極了,那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跟物質上的豪宅、名車跟她一點關係都沒有,也不能比,這是生活中的性感表現。
   談到女人找男人的標準,是要找比自己強的男人嗎? 談到在沒孩子以前的她,找對象,會希望先生要是高大年輕,事業有成的強大男人,這種人,接觸過,但人家不要她,因為她也強,男人是不會希望太太是如此的,婚姻裡是不會要強強聯手的,如果是這樣,商業利益是高於婚姻的,在家庭、感情上是沒有強強聯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