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花甲背包客(二)2016/05/12


    說到世界是大家的,如果跟團出去是會安全很多,但在小群體裡是不容易去看到其他群體的,如此思維也會僵化,還是井底之蛙。自助旅行,對未知雖然會感到恐懼害怕,但是不知道的未知,才是更值得去探索。說著他們夫妻倆可能骨子裡就有一些不安分的探索基因,樂觀的王钟津在旅程中只用了三個單詞OKNOHELLO闖蕩歐洲。讓人佩服她在這年齡還可以如此勇敢。有時睡機場,有時睡汽車上,如此可以省錢,又有特殊的體驗,花三個月走歐洲16個國家,70多個城鎮,還有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尼泊爾等國家周遊世界。
    澳大利亞,看到原始土著(),寧願住野外,不住政府給他們的房子。張廣柱說:「在世界上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是物質水平高就幸福,你能過自己想要的日子,那就是一種幸福。(說的好,好個幸福的定義)走了一遭後發現,有些書本上說的東西,都被顛覆了。」又說:「一趟旅遊走下來,思維跟思路上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區別就是,可以用多元的視角,全球的視野去看待各種各樣的事物,因為世界本身是多元的,多元的相反是片面,片面會走向繆論。」此次旅行,讓他們重新去觀察世界,重新觀察跟省思自己,重新去省思對世界的認識。好棒的體驗。
    張廣柱說了一些話很讓人省思,他說:「我們老了別把自己老栓在小孩,孫子的小家庭車輪上,老人家應該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在國外生過病的王钟津也很有感觸的說:「因為父親的晚年過的品質不好,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依照現在的醫療品質,人要活到八九十歲很正常,在家裡不動等死,到底是幸還是不幸。」此事件讓他們覺得不應該過那樣的生活。
    說到出門一定會有風險,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所以每次出行前,他們都會寫好遺囑,交代好所有的事情。說著如果意外發生,他倆一起走,未必不是一件幸福的事,這世界上的人生過法,有各式各樣,人生的盡頭也有各式各樣的走法。如此的理解,有份感動呢!
    他們跟女兒說,如果我們失蹤,不要來找我們,王钟津說到會如此說,是因為女兒在尋找他們的過程,會讓她更難受,而且還要花費很多的人力跟物力,所以他們想著不如讓他們安安靜靜地走,女兒也安安靜靜地過她的日子。因為如此她的家人(娘家人)才不會去指責她的女兒。好偉大的母愛。
    女兒說如果真的如此,會把他們的資料整理出來,幫他們出一本書,王钟津又說:「女兒是我的一部分,她會接上我的東西。」又說起了感慨,跟先生退休前,各忙各的,真正深入的交流也不多,過的日子很平淡,夫妻有八年不在一起。這次的旅行,讓他們又重新戀愛了一次。先生說到:「這年紀,已經沒什麼話說了,旅行後現在有說不完的話,真的有一種重新談戀愛的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