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黃帝內經》 談午時與未時2016/02/17


    午時是心經當令,11點至13點,午時和子時相對,心經當令時,恰恰是午時一陰升,陰跟陰爻開始升起來,恰好是在最熱時陰氣開始升起來了。古時候非常重視子時與午時,練功也重視在子時與午時練,因為此時是心腎相交,心和腎相交的能力愈強,我們人就愈精神,因為心的神明為,腎的神明為"",也就是要讓心火沉下去,讓腎水上來,就會有好精神。
    古人喜歡在子午時練功,是因為要借助天地,在一陽升和一陰升的時候,有點是要盜天機,因為在此時練功對身體是更加有效果。那如果我們是不練功的如何達到心腎相交,那是可以做一件事的,就是睡覺,若能睡得很沉很沉,也可以達到心腎相交的效果,所以午時,我們要午睡。
    未時是小腸經當令,13點至15點,身體消化系統在腐熟完了東西的精華,被小腸吸收後,最終會拿出來給各個臟器,所以我們午餐要吃好,也就是營養相對要高才好,也要是好吸收的。
    吃東西要針對我們自己本身的消化跟吸收能力去吃東西,如果我們的吸收能力不好,再好的東西吃下去,都會是垃圾,形成垃圾還需要身體去調出身體的元氣出來化掉它,如此會使身體更虛,所以吃飯一定要針對自己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去吃。
    心是與小腸相表裡的,表裡之意類似夫妻關係,表為陽,裡為陰,也就是表是丈夫,裡是妻子,所以陽出問題時,陰也會出問題,陰出了問題,陽也會有問題,這也就是表裡的問題。心與小腸相表裡,意思就是心為君主之官,心不受邪的,心臟病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初期會表現在小腸經上,臨床上檢查心臟沒問題,但每天中午過後都會出現胸悶跟心慌,要查小腸。把小腸保護好是對心臟有好處的。整理於曲黎敏演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