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苦與樂2017/11/07


「樂受樂因大家都愛,苦受苦因大家會不喜歡。樂受會是苦因,苦受會是樂因。修行一開始是苦受的,但最後會因為自己的改變而樂受。現世的安樂是樂受,那是會造就苦因,那是現在人不太了解的。」如得法師如此說也。
我們要把感受放在因上面,說到這也是我們寬恕別人的理由。為什麼我們都想『離苦得樂』卻會去造苦因,那是因為『無知』。談到原諒別人,要我們如是想:因為當人生氣時都非自願,只是大家被『無明』推動。我們不喜歡生氣,但會生氣。我們不喜歡生病,但會生病。那是為什麼? 因為我們不能自主。許多事是在因緣合和之下,事情就發生了。告訴我們也要同理的原諒別人,大家要對峙的是『煩惱』才是。

周一上課,班長說到『見解』,談到苦、樂,跟周末法師說的相呼應。苦是一種感受,每一個感受後面,一定有一個『見解』,所謂的修行,就是要解決『見解』的問題。正確的『見解』會帶給我們喜樂,那會是永久的喜樂。錯誤的『見解』帶來的可能是短期的喜樂,但會是長久的痛苦。
任何一件事它都有很多的角度,每一個角度都是對的(譬如:我們看到一個杯子,任何角度它都是杯子),可是每一個角度它又不是完全對。所以做任何事要去想,做了這件事我會產生喜樂,內心又是平靜的。說到我們要去學『觀功念恩』智慧才會升起,這也是解脫之鑰。
受用,學習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