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念死無常(三)2017/07/25


    醫生談到在教導大學生時,會做的生死學的兩個練習:第一如果我們把死亡的終點線拉到眼前來。或許許多人會認為我們自己可以活很久,做任何事都不太認真,都不是重要的,但當我們做練習的把死亡線拉到眼前來,會去做我到死為止都值得繼續做下去的事情。
    當我們把時間拉長,空間放大,有些人注定要先走一步。其他人基本上都是隨後就來,沒有人會逃的過。把死亡線拉到眼前,會讓我們從新去判斷,確定現在做的事確實是我們這輩子,最想做的事情,如此我們就可以活出不一樣的態度來。
    第二是我們要練習的是如何活著『目中無人』,我們常常是活在別人的標準跟眼光之中,以前的我們都把『目中無人』當做是不好的。拿我們小時候來說是活在父母、師長的眼光跟標準之中,長大又活在社會與家庭的要求當中,我們有什麼時候才可以為自己而活。應該是跟著自己的心走做自己,喜歡這句話。

    演說中提到當我們有一天病倒了,如何去做到安詳又面帶笑容,那會是我們這生中的最大考驗,那也就是所謂的《善終》。所謂的《善終》,我們會認為要有一個美好的死亡型式,錯,一千萬人就會有一千萬種的死法,每一個人會自成一種死法,那是因為我們活著時就跟別人不一樣,所以我們死的方式也會跟別人不一樣。紀錄學習許禮安醫生的演說。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