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念死無常(四)2017/07/26


    『修好德 考終命』,所謂的"考終命"也就是命中安詳而死,就是末期病人不要有太多的痛苦安詳而死。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標準的死亡型式。就拿"地點"來說,有的會覺得在家裡比較安心,有人會覺得在醫院比較安心。有的人會覺得要死的轟轟烈烈,有的人希望死的默默無名。每一個人的價值觀有著如此不同,那是因為每個人活著就不一樣,最後的結局當然也會是不一樣的。怎麼死現在我們是無法決定的,所以我們現在可以做的就是,可以怎麼的認真活著,尊重自主權,尊重個別差異
    最後還說到『助人』的意識跟『問題』意識,醫生說他不習慣別人說自己是『助人』工作者,因為『助人』工作者會有一個傲慢的態度,當我們認為自己是『助人』者,對方就會是悲慘無助的受助者。在安寧療護中,不會如此說,其實志工們做的只是『陪伴』,『陪伴』是一個平等的地位,那是用生命去『陪伴』生命,或者可以說是一位『學習者』。
    末期病人是我們的生命老師,他們用他們最後的生命要教導我們一些事情,也許是身教,也許是言教,那是我們要去學習的,不是一味的認為我們是去幫助"臨終者"
    說到"助念""志工"心態-此『助人』意識衍生到我們會認為有一個標準的臨終對待,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恩愛,溫柔相待。沒達到,就認為這家屬怎會如此對待病人,那是我們回到了『模範家庭』的概念,因為現實生活不是如此一回事。做"志工"的我們只要做的是如何的真心沉默的『陪伴』。
    還有是自我檢查,尤其是“助念”團,"助念"到四肢柔軟的面帶笑容就說我們"助念"的功德非常殊勝。"助念"到四肢僵硬,面露兇像就說這個業障太重,醫生在演說中,希望我們不要如此去說自己"助念"的功勞,而是要以一個尊重"臨終者"的自主權,尊重個別差異的態度來看待"臨終者"
    說到余德慧教授,他的老師曾說過,病人基本上只是帶病生活,帶著嚴重的疾病都會想要繼續活下去。而我們還沒生病的人又要如何去思維好好的活著,用一種什麼樣的態度活著。那是我們要好好去想的事。紀錄整理許禮安醫生演說。有份感動是學習分享。.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