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心理健康(一)2017/04/20


坐在診療室時會打開所有敏感的器官-眼睛、耳朵把它們調成高敏感度去了解病患,病患說一句話要她會去聽出四個訊息,說到人在說話時傳達的不只是語言的文字訊息,還有的是肢體語言。根據研究,說話時語言文字只佔7%,聲音的語調、語速占30%.40%,肢體語言是40%50%。所以他們做《諮詢》的人要學著善於去捕捉除了文字以外的信息,這是從事心理醫生的她會去做的事。可愛的她說生活中不會去打開這項技能。這是北京 協和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魏鏡的一場演說,很棒!是學習。
心理問題要做的是『話聊』是用『聊』出來跟治療的病。說到心理困擾,跟心理疾病(問題)是有幾大屬性的:一是變化性,也就是當一個人偏離了他的基調跟常態時。二是無選擇性,心理困擾或心理疾病它不論你是男生、女生、老的、少的,無論你是什麼職業,無論性格是外向或內向,無論是喳呼或安靜的人,心理疾病都有可能會找到你。在特殊階段懷孕或產後,關注點會高些,因為這些屬於高危因素。
三是可復性,治療目標是恢復到病前狀態。四是醫學性,老師舉例說:我們的情緒譬如-恐懼,當我們的大腦管情緒的中樞(情緒腦)發生了異常時,人會感不開心,高興不起來,所以就抑鬱了。如此的情緒腦,在大腦裡,它會繼續傳導到別的地方,如思想、運動腦部分,人在抑鬱時,這也是人很多想法會不一樣的原因。『心病』要靠『心藥』醫,『心藥』要如何定義,醫生的他說『心藥』是一種藥物,一定要吃藥。
五是有可知性,如做問卷,問卷量表幾分,就知是否有問題,如真有心理問題一定要找醫生聊聊,心理醫生關注的是這人,對人的感受。心理困擾一定要找醫生聊,學會去聊出自己心裡的困擾跟問題是很重要的。心理的健康決定了我們太多的東西,不得不慎重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