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十二經絡(三)2017/04/14


    五行有相生相剋的一種關係,五行-木、火、土、金、水。『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相生關係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是一種母子相生的觀念。例如:『肝』屬木、『腎』屬水,木是腎水所生,腎水就是肝木的母,肝木可以生心火,那心火就是肝木地母,可是心火卻是肝木的子,它們是這麼的一個關係。用如此的關係做一個公式,就可以治很多的病了。胡乃文中醫說十二經絡互相治病方式,有意思。
    在難經的六十九難中提到,『虛者補之 實者瀉之 不虛不實 已經取之 何謂也 虛者補其母 實者瀉其子 當先補之 然後瀉之。』例如:『肝』虛我們補其母-補『腎』,『心』虛我們補其母-補『肝』。『肝』實我們瀉其子-瀉『心』,就可以。用此法『不虛不實已經取之 是正經自病 不中他邪也 當自取其經』

    每個經絡都有五個穴道很重要,井、滎、俞、經、合,它們也有五行的概念,例如:陰經有手三陰、足三陰,它們的井、滎、俞、經、合代表的是木、火、土、金、水,在本經上也可以做實者瀉其子,虛者補其母的方式。另外陽經的手三陽、足三陽,它們的井、滎、俞、經、合代表的是金、水、木、火、土,也是一樣可以用實者瀉其子,虛者補其母的方式來治病。要了解比較高層次的治療方法在針灸這地方。它(針灸)比起很多治療方法,簡單而易行,就是只要用五行生剋的關係就能夠治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