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談睡眠2017/04/14


    黃帝內經《素問》第一篇,上古天真論裡有一句是:『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食飲有節,起居有常 不妄作勞 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意說:上古的道人,他們都會根據天地的陰陽變化,五行變化,而對起居"有所法 有所本",所以他們會『食飲有節,起居有常』就是吃要吃的正確,也包括"睡眠""起床"
    黃帝內經《素問》第二篇『四氣調神大論』說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個季節的睡眠時間,都有所不一樣。春天裡的三個月裡面要"夜臥早起",夏天的三個月裡也要"夜臥早起",也就是春天、夏天要"晚睡早起"。秋天裡的三個月要"早臥早起",冬天裡的三個月裡要"早臥晚起",這說明古時候的人他們是按照《天地運行》的《陰陽五行》而起居,以及作勞(工作跟勞動)。所以他們活得很自在,活得很好。因為古人讓自己同化於宇宙,同化於天地,所以古時候的真人(修行很高的人,也就是能夠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也就是天地宇宙的"至理"都跟他完全的契合,那是跟我們普通人不一樣的人。
    黃帝內經裡《素問》第十篇說到『五臟生成論』中說到人為何要睡覺,他說人臥,血歸於『肝』,『肝』有血後就能夠看東西,例如:""有血會走路,""有血就能夠握,""只有血就能拿取東西。

   《素問》第三十三篇叫做『評熱病論』裡說到,人之有病,就是因為虛,『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意思是因為你虛了所以邪氣才能干擾到你,其中一種邪氣叫做水氣(還有其他各種的氣)那麼這個水氣就可以造成人睡不好。『水者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那就是說水在腹部的話,眼睛下面就會腫,如此真氣會往上逆,於是會口苦、舌乾,以至於呢 ?『臥不得偃』,就是不能正睡,躺下去就"",也就是說有水病時是不能睡好的,因此水這個邪氣能讓人睡不好。取至胡乃文中醫解說『睡眠品質』,學習 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