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七情六慾2017/04/02

    近來理舊文,覺得不錯。觀念再次分享:《求醫不如求己》這本書作者中里巴人,在書中有一些很棒的觀念闡述,重點分享:
    對自己的〝七情六慾〞既要管理,又要去順從它,有一些精闢的解說,他(中里巴人)說到〝疾病〞的產生初期,是我們身體很善意的在提醒我們,我們的情治過度了,是要我們自己做一個反省。不要忙著馬上地去破壞預警系統。它(疾病)是一個繩扣,我們只能去解開它,跟融化它。
    在《靈樞經》提到:「氣合而有形」意指正氣、邪氣在身體裡相會時會發生碰撞,如此會出現〝症狀〞,也是中醫說的「百病從氣生」,此氣分外氣內氣
    外氣-指的是「六淫」:風、寒、暑、濕、躁、火,它是宇宙空間的自然產物,對於外氣我們要「避之有時」,譬如:冬天禦寒保暖,夏天避暑降溫,秋天滋陰潤燥,春天宣熱防風。
     內氣-指「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在內氣的情治醫療上,我們要保持協調,不應偏激,對任何事都一定要有限度,不可以過度不節制,如此才可以不被內氣所傷。古書《黃帝內經》中有說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首,並安從來?」是一境界,古時候應該較容易,現在的我們,為身體好,也只好儘量去做,共勉之。
    中醫裡說:「怒傷肝,喜傷心,憂悲傷肺,思傷脾,驚恐傷腎」,人的〝七情〞超過就會傷到五臟。這裡說到〝七情〞如果自然而發,不但不傷,反而會增進臟腑的功能,有趣呢!如此一說:怒傷肝,但對於那些沒有火氣或抑鬱太久的人,怒則可激發陽剛之氣,宣散鬱結之火;憂悲傷肺,對於長期忍氣吞聲,忍辱負重的人,誘導其憂悲,是可以達到一哭解千愁的效果;恐傷腎,當我們遇到危險時,我們的腎上激素會迅速分泌,給我們百倍的能量。所以沒有絕對的傷與不傷。
   〝疾病〞不是勇氣可以戰勝,不是剛強可以抵擋的,它是繩扣,只能解開,它是堅冰,只能融化。整理《求醫不如求己》一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