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開車下高雄,我坐高鐵去。」畢老師跟我說著,他們(愷父母跟妹妹)一起的那天去高雄看愷,才考上國防大學在受訓的學生他。我可以感受到畢老師的高興,愷跟畢老師的緣分好,在工作室裡上課,他也是肯認真的好孩子。
想想我的年少曾經迷茫過,很多時候是自己一路摸索著往前。生長在孩子多的家庭裡,跟我們為伴的又是公家機關做主管忙碌的父親。印象裡愛我們的父親沒太多的叨唸,愛學習的他多的是身教。
事後回想,還好當時誘惑沒如此多,父親給了很好的身教。做教育後發現,身教比說教來的是有用多。現在孩子外界的誘惑太多,會比我們以前辛苦很多。
孩子在青春期容易迷失自己的時候,都會希望有個人,可以的指點一些人生的方向。想想人跟人也是要有緣份,那緣分有跟父母的,有是跟老師間的,有些是跟同學、同儕的。
那是我們能聽進話的一個人。那個人要是有能力的人,可以正確的指引我們前進。孩子抉擇的一路上,替愷高興,有一對肯學習進步的好父母,又碰到畢老師,一路帶領他。現在有了很好的結果,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大學,替他高興。
訓練時認真的愷
現在威武的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