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生涯裡,大部份時間教的是提升孩子『學習能力』這份工作,那是以個別教學方式進行。做這份教育工作是我喜歡,因為喜歡,在個人學習上『論文』部分,也以自己的能力範圍,做了跟工作有關的研究。教學過程裡,有自己堅持的部分。學生百百種,以自己的經驗去帶,慢慢孩子都會有所改進的進步,享受那份成就感。
小二的喬是位非常特別的孩子,畢老師告知寒假結束前最後一堂課,媽媽要現場來看我上課,為此告訴自己平常心對待。每位孩子有它的特點,喬有她特別的地方,但在視覺、體覺上不算強,知道學習上媽媽跟孩子都是辛苦,內心很想幫忙。
喬長的漂亮、愛笑,知道媽媽是用心的。孩子怕『迷宮』的線條,做一下她說「我不會。」我說:「試試,前面走不出來可以後面走走看。」希望她可以想想,不要如此早的放棄。孩子試後還是說不會。我走一次後說「你看是有路的喔!」說完擦掉「這是喬的功課,這是李老師走的線(擦掉),喬自己再走一遍。」
喬那天『前後翻』手的姿勢不好,應該會翻不好的,因為孩子的腰非常有力,減少了手的作用,看上去翻的還算不錯。孩子聰明看見大人在,跟我討起價的說「40下好不好。」我說「不行,50下。」看得出她明顯拖時間故意慢。想想也不是辦法(有時就是要如此與孩子鬥智)我說「如果你翻的快我們就45下。」聽到可以少五下,孩子開始快起來。
球『對牆丟接』部分上次可以自己數數做100下沒漏一球,今天媽媽、畢老師在,孩子分心了,但覺得還算可以。『拍球』進步很多,在我喊著「用力
慢慢慢」孩子定點的做完200下。三堂課從滿地追球到可以如此,喬媽媽、畢老師看了都高興。
『拍跨』也做了突破性的20下,喬媽媽、畢老師看了很高興,『跨下彈接』,自己數數的做完60下。跳繩不會『後跳』的她也學會的做了30下,那天的喬表現算是棒! 喬媽媽、畢老師高興,老師的我也高興。
『拍球』鍛鍊孩子力量控制的能力,『跳繩』訓練左右兩隻手跟腳的協調發展,亦可促進孩子左半腦右半腦協調發展,培養孩子規律性節奏感。『前後翻』可以做到前庭刺激,改善孩子身體不協調、空間感(環境的感知、判斷)等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