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日 星期六

讀書2017/09/03

此篇為2016年文
    許多人為什麼會在工作一陣子後,還想回到學校繼續讀書。曾經聽過朋友說他是為了給女兒一個榜樣。也聽朋友說過,她是為了要完成母親的願望。想想我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愛我們讀書的父親。雖說論文有好跟壞之分,但只要是寫了,都會是一種練習跟學習。
    前兩天應邀參加學校裡的學妹論文口試,畢業三年後再回學校,有種興奮。下班搭捷運在轉捷運,往大新館趕。一路上慢慢地走,發現久不見的大新館,附近生出了一棟大樓,許久不見那裏還是一樣的高級,一樣的乾淨。進去搭上曾經熟悉的電梯,懷念起死黨、老師跟同學。
    進到以前曾經的教室205室,三位教授、學妹跟她同學已到。熱情的學妹跟教授介紹我,終於見到學妹那年輕帥氣的指導教授,學妹的三位同學客氣地給了我一個好位置。看到熱情感性又善良的學妹跟三位教授不斷話家常的方式,想想她跟我的表達方式真的很不一樣。
    學妹有一位很疼她的老公,在學妹敘述論文PPT時,那帥氣的老公不斷給教授送茶水,畫面讓我覺得有趣。在教授給建言時先生又拿著攝影機攝錄下來,替她高興那好老公的體貼與用心。整場論文口試的最後,學妹很感性地說到寫論文的辛苦,跟為了母親時哭了,看了一陣心酸。在想不管是寫的好與壞,在完成一部論文的那過程都是辛苦的,尤其是對一位還在職場上的人來說更是。
    靜下來回想了自己的那心路歷程,光題目如何定,就想很久。知道自己龜毛有個性,選指導教授是要自己看的順眼的人。當時就覺得會指導跟會教書的老師是兩回事。有的老師很會教書,很有名氣,但不見得是會指導學生寫論文的人,有些老師是要學生低聲下氣的一直求他,他才收。知道自己的臭脾氣是不會去求老師的人,所以在選指導教授時吃了不少苦。
    剛開始讀書,課上一堆,理論知道一堆,還是不太會運用。事後回想,我的指導教授,還真的是最適合我的,能順利的在讀書兩年後完成論文,現在想想內心很是感恩。我的指導老師不是一個碎念的人,尤其在前三章,論文還在雛型階段,當時寫了一堆,自己也不知道是對還是不對,每次給指導教授看,教授會翻一翻的說,很好,很好。當時確實是鼓勵了我,勇敢的一直往下寫,寫著寫著,才愈來愈知道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麼,而不斷往前做修正。寫論文是一個學習跟訓練,感恩自己曾有的那學習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