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

孩子的學習(二)2017/02/02

   
    「我看過沒手的人,他的腳可以畫畫很厲害呢!」老師:「是啊!」我說:「工作經驗告訴我,孩子的學習不好是可以透過身體的協調訓練做提升的,現實生活聽的能力訓練很多,但在視覺能力上的訓練就來的少些,感覺動作肢體上的協調可以幫助孩子整體的靈活度變好。」
    老師:「看看我們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會去發現孩子有異常,幾乎都是從他們的身體動作行為上去發現。」是啊!嬰幼兒幾歲會有什麼發展,如果他動作的表現,不符合同年齡的孩子,我們才會去懷疑他有沒問題,是否是聽或眼睛的視覺有問題。
    老師:「身體動作發展是從孩子外在接受到訊息的反應,他們對這反應出現了哪些動作,來辨識他們有無異常,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說他們在感覺這些途徑動作,及後續反應的動作表現的是不是順暢,正確,感覺上是否是統合。」如果我們對這些孩子,在他的環境裡能刻意的安排足夠適當的一些刺激進去,是可以幫助到有欠缺跟發展不足的孩子。
    我分享一個對孩子犯錯的看法:「孩子在小時候我們大人都會怕孩子犯錯,希望孩子都是乖乖地。其實犯錯是一種學習,不是壞事,只要去教導孩子如何解決就好。」又提到過動的孩子,老師說到:「孩子本來就是吃多喝多動多跟睡多,孩子會動的都是想要去感覺自己,感受自己的感覺,如果動的不夠多,被限制了,想想孩子會憋多久,等爆發出來那就會是問題。」
我說到在學校看到的一個現象,有的老師對孩子管教上很鬆,有的老師對孩子的管教很嚴格,現實生活做父母的也是一樣,那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老師說「在看事情的時候,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自己的尺,我們要去看的是本質。也就是老師的理念是什麼,如果老師是尊重孩子,他讓孩子表現自己的放,或是老師想讓自己輕鬆地放,是不一樣的。」又說:「我們做老師的一定要去多學習好的新的教學方式,消化吸收跟充實自己。本質基於愛學生去了解學生,讓學生知道我們是可以信賴的大人。」
談到自己的觀察,感覺動作好,協調能力愈好的人,人際關係的能力愈好。老師說:「那是有理由的,感覺動作好,他接受的訊息比較密集跟廣泛,他在處理訊息的機制也就比較流暢。」
 運動最大的好處,可以達到身心的平衡,身心平衡了,情緒就比較穩定,身心平衡情緒穩定,學習也就會順利,這是運動會帶給孩子的好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