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日 星期二

事件2018/07/04



   『感覺不去多做用,它就只會是一種感覺,感受就結束,得到一個生命的經驗。』說到《賀爾蒙》是很毒的東西,如果事件來了,身體只要讓它感覺就好。如果一個事件發生,一個人讓我們很生氣很傷心。他已經走掉了,我們卻『想像力』出現,繼續在如此感情裡(老師說著事件來九十秒就讓它結束),『想像力』會讓自己內心再去創造一番。又在掉入那情緒中(那情緒的毒是最毒)會傷到身體。
    我們跟心靈互動要有一個默契,要知道自己是珍貴的,我們創造有物件跟事件,『想像力』都是空的,在實相裡,只有『情感』會堆砌。物件要接軌是會有一個過程,那是要再因緣成熟時,那是給了『注意力』。如果是我們不想遭遇的事件,一點『注意力』都不要給,也不要跟人分享,分享的東西自己要去《檢視》好。『注意力』到物件,那是要有思想啟動的動作,身體語言或口語語言要去接軌
    『心智』活動是如此,當我們受到『刺激』時,我們的『信念』就會作用。依著『信念』會產生相對的情感,沒什麼對跟錯。當別人摸你臉一下,有人會覺得好舒服,有人會覺得噁心一樣。
    人際互動每個人會不一樣,那是跟個人《基調裡》藏著的『信念』有關。每個人『信念』累積足夠的感情後它會衝開來。心靈會呈現你這分情感的一個象徵。那是屬於我們個人的。譬如說快樂我們的象徵是什麼,生氣我們的象徵是什麼,恐懼我們遇到了象徵又是什麼。那會是要靠我們感觀慢慢去鍛鍊,才會感受到。有意思!福麟老師的成長課,複習紀錄重點。分享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