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老師2017/09/01


   「我看有人又想睡了。咕咕咕…..」開學的第二天,女兒又熬夜,為的是補習班的物理課還沒補課完,第二天晚上又要上課。一早又是早起,看著視評補物理課,用快轉方式快速補課,實在拿她沒辦法。週四晚上說好要一起回家,下班了的我在外逛了一個小時,才接到下課的女兒,問課上的還好嗎老師還是很幽默吧!
    坐後座的女兒說:「嗯!我還是做化學課的位置。」「是前面嗎!」「嗯!我發現老師今天寵物又多了二隻-豬跟兔子。」這是會搞笑老師帶的動物,本來只有兩隻雞(塑膠的一壓就會叫)。那是老師拿來趕走孩子瞌睡蟲的利器。跟女兒說:「媽媽喜歡你們老師。」女兒問:「為什麼?」「這樣才不會浪費媽媽的錢。」「也是啦!
    女兒說著今天在學校的事(這也是我的目的)。說著新的班級,大家好像都很認真,老師都是老老的。聽了媽媽我開心,是有經驗老師。說著她太累了,下課睡到上課都沒人叫醒她,上課多睡了十幾分鐘,醒來化學老師說:「你們上課因為晚上讀了物理、化學的原因,很累上課睡個五分鐘我不反對,但不要太久。」女兒說:「我想老師是說我,我還真的是讀物理讀到很晚。」我們都笑了。喜歡老師如此的交代。

    每個老師要學生學會東西,都有一些自己的方法。想到現在學習的課程裡,教導我們的師長就常常會問我們年歲已不小的學員說:「懂還是不懂?會了沒?是還不是?有沒有?」每次他如此問,都會讓我想笑,算是用心又嚴厲的師長。

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孩子就是孩子2017/08/30

    孩子開學了,生活可以在回原來的作息上,回書法班,上午做開心事時間可以長一點。想想這段時間的學習,讓自己內心更強大了些,對境來時,有跟以前不同的處理方式,知道那是接近善知識的原因。也更了解到親近善知識的重要。
    女兒還是一樣的要,火燒屁股才做事,昨日最後一刻完成暑假作業。暑假遊學一個月回來,要上視訊補補習班的課。那天看到他們物理老師在上課,女兒頻頻的笑場。我也看了一下視訊,真是搞笑的老師。學歷一級棒的他,矮矮的個子(補習班發了一張老師學習的經歷,好長敘述,好亮麗的學習經歷)。視評裡聽到一段老師如此說:「小時候因為我愛說話又不專心上課,媽媽意識到如此下去不行,送我去學書法,一學就是六年,才專心下來。」聽到的是一位用心的媽媽,跟一位用心的老師。
    昨日她心情不好,晚上要才下班的我陪她出去走一下。出去走時,說了她心情不好的原因。因為暑假功課沒趕完,同學約去看電影無法去。又說:「本想閱讀心得,隨便寫一寫,發現新學期的國文老師,還是那相當嚴格的高一國文老師。」孩子就是孩子,如何說都沒用,他們就是要一次次的教訓才會慢慢學會(功課要早點做)

    近來學經絡,女兒讀書累了,幫她按摩補氣,偶爾地聽她說說心事,建立良好的關係,這是除了學習外還要繼續努力的事。高一的她上下學期都是第一名,希望高二的她能遇見更好的老師,保持下去。珍惜孩子還在身邊的日子。

2017年8月26日 星期六

好友2017/08/27


    
『早上忙嗎?』周日的上午練完拳回家,看手機接到好友的問候。問:『想我了是嗎?』快速的準備好家人的午餐,約會去。好友家旁,從新整頓過的餐廳,很特別的擺設,很大的餐廳。餐廳裡有兩顆假樹,佇立在餐廳的中間,像極了真的樹,靠近摸了葉子才知是假的。安靜空間大,又有多處插座的環境,坐在裡面真舒服。又找到一個可以做點事(打電腦)的地方,讓人開心。
    是我在國北護讀所長班,唯一還有聯絡的同學。為了想我,我能馬上出現在她面前。我們聊著家裡孩子給的煩惱,在家裡我們有著一樣同齡的小女兒,她們都有著不同的叛逆點。她說著她的功課,我說著我的家人功課。聽完,覺得好友她有智慧呢是位EQ高的人,跟她聊天是不會有壓力的開心。
    那天跟好友說:「有想我嗎?」朋友說:「我想暑假你一定很忙。」「學生請假,可以出來嗎?」那天去吃了我們都愛的豆腐村。說著近況,跟能量強的在一起會開心。是我多年前在實踐大學進修時的好同學,也是唯一有聯絡的同學,走到現在都二十個年頭了。很感恩,在讀書的每個階段,老天(菩薩)都送一位好友(死黨)給我。
    人與人相處靠的是緣分。曾經有朋友跟我說過,我們要多跟會激發我們善的朋友在一起,不要跟會把我們惡給激發出來的朋友在一起。這兩位朋友都是我的善知識,善好友。就算久沒見面,在見面都能很親的像家人。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功德2017/08/27


    
心平氣和知足時,我們就擁有大量的時間,讓心靈產生更大的滿足,不要讓 眼、耳、鼻、舌、身、意,陷入世俗的邏輯裡。說了鄉下跟都市人的故事,說到鄉下的簡單幸福,是比在城市還容易得到的。『皈依』目的是要遇見更好的自己,是跟『佛陀』取經取法,我們是要向『佛陀』學習智慧。也是讓眼、耳、鼻、舌、身、意等工具做一個洗滌,要學習讓我們生命中的工具更有智慧,找到更好的自己。
    說到『身』功德,對『身』功德有感覺的是信徒。『語』功德說的是智慧跟慈悲,做出來給別人看,對『語』功德有感覺的會是做學問,『業』功德有感覺的人,是會實踐的人,能利己利人的就是實踐了,所以最有功的是『業』功德,在『業』功德裡可以顯現出『悲』功德,『智』功德、『語』功德、跟『身』功德。
   廣論中『能生智者喜 能生中者慧 能摧下者翳 此語利眾生。』意指聽見『佛法』會無比歡喜,(在營隊中會遇見老菩薩就是如此的人,為大家服務無比歡喜,經論不見得會懂,永遠喜樂服務人群。)此為最上的智者,所以不要以貌取人。中等智慧者聽了『佛法』能夠增長智慧者(智慧太差,增長的會慢些);「翳」是指眼睛被遮蔽住了。『佛法』能夠凈除我們的無名黑暗,利益一切眾生。821日上課整理,.感恩班長。共勉之

    


祈禱文2017/08/25

   
   『上帝啊!懇求你 賜我恩典,安詳接受不能改的事件; 鼓我義念,勇敢改變可以改的事件; 贈我慧劍,能夠分辨接受還是改變。讓我每天實在過活,時刻安然享受; 讓我在艱困的路上,內心不失平安; 讓我師法祂,接納這罪孽的人世間; 讓我信任你,萬物萬事會變成完善。但願我順服你的旨意, 好叫我此生悠然快樂, 來世更與你同享極樂。 阿們。』此為『寧靜祈禱文』。
    那天上課班長帶大家看了此篇『寧靜祈禱文』說內容很好,可以早晚唸,一定會有改變。喜歡班長客觀的說耶穌基督也就是佛法裡的大菩薩,祂們是一樣的。
    說到當我們在面對大的困難,要有平靜的心,才會有智慧。還要接受不能改變的一切(譬如:得病了,就接受不能改變的一切,接受它),當接受不能改變的一切就會得平靜。給我們勇氣去改變我們所能改變的一切,最後給我們〈智慧〉(需要我們接受,還是需要我們改變的思維),最後是認真的去過每一天。
    要面對艱難,歡迎艱難,才能真實得到〈平安〉。祈禱文從〈寧靜〉的心開始,從〈平安〉的途徑結束。生命本質就在追求〈寧靜〉跟〈平安〉。也就是先接納,在去改變,最後由〈智慧〉去抉擇接納或是改變。814日上課學習整理,感恩班長。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我的暑假2017/08/25

    
    孩子終於要開學了,工作的忙碌將稍為的停止一下。在八月份臨時授命,上午時間接正音班課程,為了不可抗拒的原因,必須要接下工作,又有工作室的工作。不是「累」一字,是要燒腦設計課程的小「煩」。 
    要升國三的,近來一直在進步,在視覺在運動方面都是如此,讓做老師的我好開心。是位很可愛的孩子,覺得不怕苦跟難,是他強的地方,也是進步的原因。一直會跟學校老師起衝突的他說著老師近來會誇他了,我知道那是他成熟了。下了課跟我一樣關心他的朋友老師通電話,告知孩子近來的表現,我們會高興個半天。
    暑假的這禮拜,朋友的兩個孩子送到工作室來集訓,在鄉下給朋友爸媽帶的兩個孩子,質好呢!第一天就教會兩個孩子後滾翻,第二天妹妹可以持續的拍球,哥哥可以做到拍跨球,跳繩的速度感也出來,讓做老師的我很有成就感。

    上午教的正音班,要做的是如何在這時候,也就是孩子要上小一前,幫他們把學習的好態度養成。譬如,做椅子時,屁股不可以一直離開椅子的站起來,老師在教別人時,是不可以趁這時候跟別人聊天的,寫字時姿勢要端正,字要寫在格子的中間,字也要是有力氣的。現在孩子可活潑了,常常不是按著牌理出牌呢!但看到孩子一直在進步中,做老師的我就覺得值了。

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遇見更好的自己2017/08/24


    上過廣論班,現在的班長是我感佩(會感動跟佩服)的人。上課談到歸頭依靠佛陀部分時,談到佛一直在我們身邊,有句話『瞎子看不見太陽,太陽卻一直照著瞎子。』形容得真好。問我們有祈求過,覺得不靈的嗎現場學員說「求過,讓我中一億。」班長說:「沒中,是圓滿你的願望,那是我們不知道我們求什麼,那求的是我們的貪心,佛陀是在救我們,讓我們的貪心破滅。」如此一說有趣。也就是要我們離開會墮入惡趣的-貪心,想想佛陀還是慈悲。
    說到佛陀是有求必應的,只是我們很多人不知我們在求什麼。喜歡這句話,杏林也是如此相信。說到大家會很想趕快『受洗』、『皈依』的地方是監獄、跟病房,那是因為人無助時。但那時真的有些慢了點,班長語重心長地說著。有份感動……
    『皈依』是無上的力量,我們常常是用理性方式去思維『皈依』,我們的生命想靠自己,我們靠的是自己的知識、觀念、跟專業,決策結果。『皈依』是一種改變,這改變是從新檢視自己的觀念形成的原因跟過程,如此我們才會愈來愈好。
    我們往往是按照自我的方式形成了觀念,我們一旦形成自己的觀念,不容易去檢查。為了要讓我們更了解,班長說起比方「我們會覺得孩子一定要聽我們的,那是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會是孩子的依靠,如果我們的念頭裡一直如此認為,想法是不對的。要想到孩子小時候是因為沒能力所以要依靠我們,可是當孩子大時,應該是孩子說話我們要聽的。我們頂多是個朋友,尤其是孩子有老婆時,不要去跟孩子的老婆搶,只能跟孩子做朋友,要把自己一直放小。如果我們不做調整時,是會有苦頭吃的。」
    我們常常要去檢查我們的價值體系,也就是內在的行為準則,這準則是會成為我們心的趨向,譬如:我們看到誰會尊敬,看到誰會不想理會,看到誰又會同情。我們面對不同對象會出現的態度,那是會要做檢討的,可以是看到誰都要有多一些關懷的眼光。那是要學習跟串習增上的。
    班長語重心長的希望我們,要從我要很多人幫忙我,走到我要去幫忙很多人的路上,如此我們才會得到很多人的幫忙。佛法說的話是可以更新我們的價值體系,遇見更好的自己。整理8/14日上課的學習,共勉之………


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

正能量2017/08/23

  
    喜歡聽有思想的人說著他的觀點,我是演說家節目裡-黃小山是位有思想的人。再回去看視評,還是有份感動,他說『愛情是個什麼東東,婚姻又是個什麼西西,在東東西西間又存在什麼南南北北的關係。』『當我年輕的時候,年少輕狂,我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中年的時候發現我沒有能力改變這世界。只好向自己妥協,退而求其次想改變這個國家。當我到了老年,發現也沒能力改變這個國家,再次向自己妥協,想改變我的家庭。但當我躺在病床上時,回首一生,突然意識到如果我當初沒有如此大的野心,去改變世界、國家、家庭而只是改變自己開始,也許我現在已經改變了家庭,透過家庭、或許影響了鄰居、影響了社會、國家,甚至世界。』
    他覺得《愛情》是我們心中的一個信仰、嚮往跟對真善美的追求,信了則有,不信則無。所謂的海枯石爛,白頭到老,只是詩人的一種浪漫情懷。《婚姻》又是什麼,《婚姻》就是餵馬、劈柴,關心糧食,就是有個不錯的房能春暖花開,它也只是一個契約。《婚姻》最大的敵人是-慾望,人類的慾望與生俱來,無窮無盡,所以我們必須有一個東西來控制我們的慾望,那是誠信跟契約精神。
    在講演『人性的力量』時說到許多的人對國家、社會上的問題,不是用客觀、科學、理智的態度去看問題。只是一味無端的謾罵,有的人就是因為如此做,在社群網站上罵出名,然後儼然就成了名間的領袖。謾罵不是批判,批判它應該是理智、有邏輯、有社會責任擔當的。把所有問題推給體制、政府。只是宣洩、仇恨跟情緒的,也是怯懦,偷懶的表現。
    常識告訴我們,人才是組成一個社會的單位,有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社會,有向善的人,就有向善的社會,有向惡的人就有向惡的社會,演說中說到我們要做的是自我徹底反省,問問自己有生以來我們為這社會做了什麼好事。
    說到我們把臉洗得乾乾淨淨,鬍子刮得乾乾淨淨,牙刷得乾乾淨淨,走出家門給鄰居、陌生人一個微笑,那才是一個正能量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翹起整個地球。』覺得可以翹起整個地球的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靈。學習分享……..


2017年8月18日 星期五

圓滿人生2017/08/19


此篇為2011年寫

    五月十一日成長班來了一位很棒的乳房外科醫生-振興常傳訓醫生,因姊姊的關係,跟他不陌生,是位親切的好醫生。本來預定是來和我們談女性殺手《乳癌》的。醫生說他更想跟我們談的是尋找一個『圓滿的人生』。

    醫生與我們分享了一些觀點,有份感動。他說每個人都會想要一個『圓滿的人生』,可是到底什麼是『圓滿的人生』呢?每一個人在每一刻想要的都會不一樣。

     開始的說起故事:有一天,他問高三的女兒跟國一的兒子說:「你們對我有什麼要求?」女兒說:「不要對我們大吼小叫。」兒子說:「零用錢要按時發。」醫生的女兒讀北一女,他希望女兒能讀第三類組考醫科。

     女兒則說:「那是你要的,不是我要的。」女兒有她自己的想法,想讀台大。爸爸的他問女兒要讀哪個科系,女兒說隨便。說到孩子的想法,往往是不受我們左右的。

    試問人生的過程中,我們想要的目標是什麼,什麼是可以滿足的。有一天他又問孩子會不會-跳樓,孩子說:「不知道。」問孩子:「那些人想跳樓的時候不會想到父母嗎?」孩子說:「人會跳樓,就是過不去了,怎麼還會想到父母?」

    演說中,醫生說到:「人生下來希望做任何事能有人讚美,有人肯定。如果我們沒想通,沒好好過日子,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呢?」

    位虔誠的基督徒,很希望孩子能跟教會保持密切的關係。孩子也從小就在教會,他問孩子會不會一輩子都在教會。孩子說要看情況。說到,可見得,我們沒辦法決定孩子的前途,及他們的下一步。

    接著又談到得《乳癌》最大的原因就是壓力,而得《乳癌》了以後最大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把乳房拿掉。在治療上那是不得不如此的決定,但在臨床上有人乳房拿掉後,就自殺了。有的人就是會採取如此激烈的手段,醫術再好,病人自殺了,他還是會很遺憾。

    又說到人為何有壓力?通常是覺得我做不來,負擔超過能力所及的事情,就會有壓力。為何會這樣?因人有靈、魂、體,也是平常說的身、心、靈。

    病人的問題很多啊!不是只有肉體而已,還有""。何謂"",就是心,""分三部分,心思、情感、意志。人有壓力就會不滿足。""會出問題,心就會出問題。

    人為什麼想讀心理方面的書,因為想解決""上的問題。要了解""的問題,很難勝出是因為我們太會擔心,太會焦慮,太會憂愁,會考慮許多。""如何勝出,另一個重要的是"",那什麼是""""就是良心、知覺、平安。

     所以說乳房會生病除了壓力外,還有心。人最大的問題是快不快樂,我們做父母的每天會要求孩子,早點睡覺,早點起床,功課要寫,上課要認真。

    孩子會說:「我不快樂,為什麼不能打球,為什麼不能玩。」父母說:「認真讀書,才會有好前途,才可以爬高一點的位置,賺多點錢。所以生病了、老了,才可以買貴一點的、好一點的藥啊!」這是個瘋的人生啊!

    醫生說到他心情有起伏時,會到教會聚會,回到""時,就可以釋放。人沒有絕對完整的人,在教會聚會這刻-說話時""是活的。可是下一刻-得回到醫院,看到病人跟她們說:「妳得的是乳癌,妳要做切片、要開刀、要做化療。」在醫院病人看到他都很痛苦,看他說話好像是等著要宣判死刑。

    說自己給人的是陰影是壓力,那就是死亡,他對人說的不是生命,是死亡,在那一刻他的""是死的(很同情醫生)。他常會停診去教會,去教會參加聚會讀聖經,這時沒有"",只有""的部分,""的東西會使你興奮,會釋放腦內嗎啡,快樂生活,就不會沉悶。

    醫生解釋何謂圓滿人生說到:「《人的生命》有靈、魂、體。屬人、短暫、受造、必朽壞、會衰殘。《神的生命》是神聖、永遠、非受造、不會朽壞、不會衰殘。

    “是可以轉換的,我們常會忘記。說到當我們孩子不小心犯錯記過,我們可以轉換到用生命來看。說到有一天,他兒子被記二個小過,他跟兒子說:「不錯只記小過,不是記大過。」

    有一天他把三個小孩在上學前叫到面前說:「你們都是天才,天才也要努力,也要守規矩,跟著學校進度知道嗎?」 孩子要上學,他又說:「天才再見。」罵孩子時就是死亡,鼓勵就是生命。

    談到當人在生氣時可以如何做,醫生說:「當我們在生氣時,可做轉換式的操練。」說到他自己因為信基督,如果自己很生氣想罵人,他會說,:「喔!主耶穌。」(內心其實是想著,主啊!我做不來,請你幫我。)

   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子女是活得快樂的。但是常常有些人是活著,而""卻是死的,我們每個人都有"",沒常用會生鏽,遲鈍,會不知如何用。我們每部分都需要健康,人不是只有身體會生病,""也會生病,""也會生病。

    要了解這點,去改善它,才能真正幫助到家人。很棒的一堂課,學習分享......

 

 

 

 

2017年8月17日 星期四

我的貴人2017/08/18


此篇為1062月寫,再次分享   
    那天學生尋找我,他覺得我是他生命中的貴人,讓我覺得幸運,能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常在想人生何其短,能幫助到別人是我何其榮幸的事,可以說都是有緣人,相信這輩子我們會遇見誰,冥冥中早注定。杏林一生裡也是貴人不斷,再次分享我的幸運。  
   常思考自己的幸運,在人生中的貴人,每個階段都會適時的出現,幫助完成每個階段的我,是感謝。現階段也慢慢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去做一個修正,做到一個真正的自己。對人生中會一再發生的錯誤,做個休止動作。
    年輕的我,記得第一份工作是高中死黨好友姐姐介紹的,她姐姐的朋友在鞋廠做事,介紹我去工作。在那裡,許多的媽媽對我好,那裡的廠監,記得是叫公的外省老先生,對我愛護有加。交了一些朋友,後來在大鞋廠的一次公司活動裡,才知有我兩位高中同學,記得當時看到熟人很是喜悅。當時的課長,會到家裡接我上班,那時對剛出社會的我來說,與人交往是一個學習的階段,也是一段好的回憶。
    後來到牙科工作,在那認識了這輩子最好的朋友-倪,是最夠本的事。在牙科裡我跟她跟當時的醫生(當時大家都是單身),趣事可是一籮筐的多,有趣極了後來醫生出國。又到了一家更大的診所,認識醫生一家人。在那大牙科診所裡,女醫生、男醫生們對我很愛護。當時性情像小媳婦的好,能吃苦,又愛學習,他們是會搶著要我幫。從他們身上,當時還年輕的我學到很多,後來也發現自己很喜歡那種乾淨又安靜的環境。
    先生大姊(貴人)的關係,無意間闖進了教育的殿堂。當時的主任(貴人),選了我當基金會的新竹秘書,覺得當時同事間有比我優秀的人,卻幸運的被選上。在那段時間裡,我認識了(貴人)的一位好同事,虛長我幾歲的她,那有個性的教學,震撼了我,學習很多,在工作上她也幫了我很多。當時在無預期的情況下,把當時新竹分部的業績做的很好,一下子讓我的名字在總公司,變得有名起來,這是我的幸運。
    後來搬來台北,到天母分部,主任希望我能去整頓一下天母,到了天母,確實也做了一些改變,學習很多。兒子當時的安親班老闆(貴人),看我把兒子教的好,跟我長談,希望能幫剛創業沒多久的她,於是回到了住家旁的安親班,跟她打拼,在那一待就是九年,其中多次的進修,一路從班主任做到托兒所的所長,那段期間更是快速的成長。
    竹筠(貴人)出現,好友的她提議要進修,我也跟進,去讀了碩士,成長更多了,現在更是如我所願,過的黑皮,冥冥中知道,自己是幸運的人。感恩一切。


2017年8月16日 星期三

貴人2017/08/17


    大部分的人會嘴說,我要改變不好的習氣,但當我們回到生活上在去面對境時,常常是走到不改變(原來樣子)。我們會去想要一個無難(苦難、災難)的人生,那是不可能的,碰到困難我們應該要做的是學習《感謝》,但大家往往是《抱怨》。
    何謂『貴人』就是我會聽他的話,他說的話將會是改變我們的生命。在困難時會幫我一把,還有就是會看到我們的好跟優點,換句話說是有《緣份》的人。說到有的人一生中『貴人』很多,有的人『貴人』很少,為什麼? 生命要改變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每天會做一樣的事,同樣思考方式,不容易改變。我們生命中是會需要有『貴人』來幫我們做提點,但是大部分人『貴人』是不容易遇到的,所以我們平常都是在黑暗中不斷摸索,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一點點學習。如此學習,讓我們很緩慢前進,所以談到要改變,真的很不容易。
    當生命中『貴人』出現時,那只要一句話,我們就會改變(細想在我的生命裡是『貴人』多的。)。課堂上說到我們想要在生命中『貴人』出現。其實我們也要思維到如何去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最起碼的是成為自己孩子的『貴人』,但要如何成為孩子的『貴人』。提到要先學會《尊重》孩子,才能做到溝通沒壓力,進而到成為孩子的『貴人』。
    改變是需要《智慧》的,要幫別人,是要先讓別人接納我們,也可以說讓別人會對我們產生依靠心。學會《傾聽》就很重要,做一個很好的陪伴著。八月十四日學習,整理分享..... 。感恩班長的用心。

2017年8月14日 星期一

說『皈依』2017/08/15

  
    我們在世間上《安身立命》所依靠的是自己,還有是跟我們自己相關的親人、朋友,這些依靠都是眼前的。如果到下一世,這些東西都不存在。假如我們相信有《無限生命》就容易知道『皈依』的好處。這是為何要『皈依』的第一個原因。
    還有就是這一世,我們大部分時間是被綁架的。那是被自己的〈見解〉跟〈情緒〉所綁架,如此靠自己的能力就不容易發揮出來。也就是我們常常會在該發揮〈智慧〉跟〈影響力〉時迷失了。面對重大事情時,我們要頭腦清晰,才會有最好的〈智慧〉。可是往往在面對重大事件時,我們的〈情緒〉是崩潰的。在關鍵時,我們無法發揮作用,因為我們的〈智慧〉被我們的〈情緒〉,跟個人盲目的見解所綁架。當我們理解了這事情時,我們也會想尋求『皈依』,這是要『皈依』的第二個原因。那是要我們靜下來回想,很認真的檢視自己的過往才會發現的事。如果我們沒有這種認知時,是不會發現的。
    第三個要『皈依』的原因是要了解,我們個人的見解是會有盲點的。所謂個人見解,就是指從一個個人角度去看一件事情。我們要知道任何事情要圓滿解決,它是要多個角度去看的。
    了解了這三件事情,對『皈依』的信心才會增加。許多的主師大德會說祂身身世世在學『皈依』,也只有完全的『皈依』,才會有跟佛陀一樣的〈智慧〉。八月十四日上課重點整理。待續….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誰說出生決定命運2017/08/14


    我是演說家節目裡有位喜歡的北大才女-媛媛,年紀輕輕的她有想法、有思想,每次演說都讓人感動。這次又再次聽她演說,依然精彩。談到現實的社會,說到不管我們生在什麼時代,不管這個社會競爭有多激烈,我們的人生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向上,一個是向下。
    說到自己的寒門,一無所有,但一點都不害怕。因為她認為我們本來就是從一無所有地方來,所以無畏懼,還會失去什麼。說到生在這時代寒門(窮困)的她,是用一種笨拙的輾轉騰挪一路向上。說到自己沒上好的國中,也沒錢補習,也沒得到什麼獎,但是她自信的說著,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
    說到要在花36年的時間去證明『環境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是錯的。窮人的孩子未必是自卑、短視,也未必是沒有未來的。因為人有頭腦可以去學習,有雙手可以改變一切,說到我們是擁有改變一切的能力。
    不管我們有什麼樣的出生,跟社會地位,更不管我們有無得到一個得天獨厚的機運。我們每個人都有權生存,有權工作,有權活出自己,有權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說到我們可以勤奮、努力,有信心、自信跟上進心,去打破這階級固化的社會,去抗衡教育帶來的不公。用天真的理想,去扭轉命運的殘酷設定。假如我們不能贏,但我們仍然可以活出一個值得自己尊敬的人,不求功成名就,但求無愧於心。聽了有份感動。整理分享學習….

感覺動作2017/08/13

  
    翻到一篇日記,那是跟我所敬愛的老同事一段對話。當時覺得珍貴,把它用紀錄的方式留了下來。
    那天去看了還在公司上班的她,我們約在公司旁邊的簡餐店相聚,跟我有好因緣的她,一見面就讚賞我的論文(自己覺得還沒滿意),說她看了有份感動,說寫的流暢,還畫了線。讓我感動,被一位欣賞朋友賞識感到光榮,那寫的是跟我們倆的工作有關的教育議題。
    在用餐的同時,我們對我們的教育工作進行了一些對話。如果孩子的《拍球》、《跳繩》、《托球》運動進步了,這些運動對孩子會有的影響,孩子拿筆寫字、畫畫,手腕力量也就會進步。
《托球》訓練的是手腕、手指的力量,《拍跨》是在訓練孩子的手、眼、腳的配合度。孩子如果這部份運動做好後,對孩子的影響是,寫字會整齊,畫圖會漂亮,那是手的靈活度會變好,做美勞時剪紙力道會好,會剪在線上。走《迷宮》時速度也會控制比較好,長線條,轉折處也會比較控制住。當孩子會《拍跨》能拍一跨一,也就是孩子運動的節奏感出來了,對孩子的影響的是孩子會變的比較有規律,生活行為控制也會變好。做事情效率,學習的穩定度也會變好。
《跳繩》是訓練孩子的手、眼、腳協調,及速度、韻律感跟孩子的輕巧度。《跳繩》是比較難的動作,可以做的變化有,前跳、後跳、交叉跳,走路跳。當孩子學會了後,孩子在面對問題時的處理能力、學習思考能力就會比較好。
 《胯下接球》,訓練的是兩手的協調(左右邊的協調)及速度,對需要手的肌力,跟手的靈活度,會有幫助。《對牆丟接》那是手、眼睛要專注,球的方向、高低、速度,手部的力量控制能力,當這協調能力提升了,孩子的寫字的持久度會拉長,學習效果會出來。

說到感覺動作的協調好對孩子的幫助,我們會很開心。感恩跟珍惜有那次的談話,跟有此需要的父母分享。

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

小女孩2017/08/10


    
來上課一陣子,這次會後翻了,孩子開心靦腆的笑。前陣子說好有位六歲的女孩要來上課,來的當天才發現孩子不到六歲,孩子帶了她的畫說要給我看。大本的畫冊,孩子在媽媽引導下,說著畫的事,媽媽說兩歲多就開始學畫畫。我們先做了小小測驗。
    有注意孩子教育的媽媽,也因為從小學畫畫的關係,屬於小肌肉的手部很有力,著色也在我的要求上,顏色勻稱都能同一方向畫。課程開始我們做前滾翻,做的標準,後來的幾堂課,我們做了後滾翻的練習,第三堂課時就可以做到自己後滾翻,不要老師幫忙。跳繩從不會搖,到現在可以搖跳一下,丟接球從老師餵球方式,到現在可以自己對牆丟接。媽媽看到的進步很高興。拍球是一直做不好的一項運動,那是手的力量控制不好,無法持續用力的關係。不斷告知手要硬硬(初學者才是如此),用力、慢、手抬高,因為做不來看得出孩子不耐煩,用接著數的方式,有一定的數(100),孩子配合度就高些。
    每次都不讓媽媽離開,媽媽會在教室的一個角落看書。在這年齡來說,算是肯學、耐操的孩子。孩子還小,媽媽就知道帶她來做啟發學習,媽媽觀念真的很棒!相信孩子未來會美好。


2017年8月8日 星期二

孩子的學習2017/08/09


    久沒看到小外甥,昨日約好去看。暑假我課忙,他也忙,媽媽(妹妹)給他安排許多活動,說好開學再來上我的課。因為教過五歲的他一段時間,看到他,叫他過來給阿姨抱抱,感覺自然多了。跟妹妹說覺得他長高了。表達能力好的他,又問一次:「阿姨妳真的覺得我長高了。」說:「嗯。」
    知道給他吃東西,在團體(福智)久的媽媽把關很嚴,只帶了麵包,跟炒過的黑豆。跟妹妹說黑豆可以吧!孩子拿到黑豆吃兩三顆後,馬上拿幾顆送到媽媽嘴裡,他這舉動我看過很多次。我知道這是團體跟久了,他們的教育就是如此教導孩子。妹妹是把在福智團體學到的,在家裡實行很好的典範。曾在團體裏看到孩子讀經,說著如何在家裡幫助父母做家事的那幕,小小年紀的他們如此做,對帶過如此年紀孩子的我,有份感動。
    說好帶他出去散步買東西,拿著滑板車,下樓梯要幫他。他說:「阿姨我會。」看他抬著滑板車下樓梯,這孩子凡事自己來。那天帶他到-7買東西,他說:「這有色素,那有色素,不可以買,如果這是在里仁就好了。」最後我們買了茶葉蛋。

    有次妹妹要送東西給我,到家門口就看到五歲的外甥,抱著那一堆重重紙張,走過兩個樓梯給我,我說:「很重吧!」小大人的他說:「不會,還好。」在一個五歲的孩子身上我看到願意做,還有孝順。  

不夠好2017/08/08

  
    課堂上探討:做好事,做好人,一定要『皈依』嗎?一定要學佛嗎?
有人說:「做好事,做好人不一定要『皈依』,不一定要學佛。」有人說:「遇見更好的自己,要有方法,有時會有情緒問題,如有方法會串習會好的。」有的人『皈依』了卻好事不做,講大道理多,沒學佛的人,卻做好多的好事。班長談到此,要大家時時的做檢驗,檢驗自己,提醒自己,才會遇見更好的自己,那是要守住自己的〈身〉與〈意〉,如不是如此是會有罪的。
   會覺得我不夠好,那是以什麼眼光看呢!第一點是我對一件事情是用我的觀點,沒有所有智者的觀點,沒想到所有一切眾生的想法,所以我不夠好。也就是說對一件事我們只有我的觀點,沒有所有一切智者的觀點。第二點是從我們本性上看事情,只會看眼前,我們會被眼前事整個卡住,無法用無限生命的深度去思考,所以我不夠好。所以我們雖然做了許多的好人好事,我卻不知我要去哪裡,所以要『皈依』
     談到廣論中的『總為二事,由惡趣等自生怖畏,深信三寶,有從彼中救護堪能。故若此二,唯有虛言,則其歸依亦同於彼,若此二因,堅固猛利,則其歸依亦能變意,故應勵力勤修二因。
解釋:總體上為兩件事我要『皈依』,一是對惡趣產生怖畏,二是深深地相信三寶(佛、法、僧),能夠從生死輪迴大恐怖的境界當中,把我們救出來,這兩件是非常重要。那應該是內心真正的感受,如果只是說一說,那麼這個『皈依』也是浮泛的。
    人都喜歡平安,可是真的要平安,心中要戒慎恐懼,慢慢走向平安,那是會由黑反白。最忌諱是毫無恐怖,本來就會平安。我本來就很平安,會是陷阱,希望我們好好警惕。課堂上的學習,感恩班長提點,有些震撼。是學習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戰勝自己2017/08/08

    
    課程開始說到,開經偈 『無上甚深為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我一定要了解佛陀真實內容,因為得來太不容易了。如果我們知道對無限生命有助益,每個細節都會想去弄清楚,那字字句句就會烙印在我們心底。當我們還沒如此認知時,任何在好的話都不會進到我們心裏。
    課程談到『皈依』找生命的依靠,把自己的黑(痛苦)轉成白(善業),遇見更好的自己要依靠的是《智慧》的學習。課程中討論:靠自己會有的問題。學員說到,有時覺得自己還不夠好。不知道自己做的事,〈對〉還是〈錯〉。有時自己會一直認為自己是對的,但別人不認為。所以靠自己會覺得不夠,省思後覺得還是要學習,那是要跟有智慧的師長學習啊!
    班長說到其實我們還有屬於《人性》上的問題,是大家忽略的。那就是往往很多人會是『情緒』的奴隸,跟『習性』的問題。如果我們不能戰勝自己的這兩點,無論我們怎麼學,都會被侷限。因為在碰到緊要關頭,主宰的『情緒』跟『習性』會跑出來。唯有靠一次次的學習跟串習,才會有所進步。
    世間的依靠有『物質』的,如財富、地位,大部分人會在生活的品質中做追求,此屬於『物質』的依靠。『心靈』的依靠,有父母給的,還有就是自己的見解,當別人對我們的見解有質疑時,那是會讓人很難受的。還有對的依靠。所以『心靈』的依靠其實要找的是老師,有智慧的智者(佛陀),因為祂會指明一個生命的方向。

    一個是生活的品質,一個是生命的方向。生活的品質只有在這一世,生命的方向卻是生生世世。生命要以『心靈』為主,『物質』為輔。如果相反,人們會受苦的。喜歡這句話。一場學習課,整理記錄分享……待續..

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一場演說(三)2017/08/06


    
在演說中,當很多人問問題時,我都能從中學習到,因為大家對人生的問題,都是雷同的,只要仔細聽法師說話,都會找到要的答案,整場演說愈到後面愈精采。
    學員問常常處在『觀光念閒』(冷眼旁觀,默不關心)該如何法師說,原因是大部分人的生命狀態在沒有學習前,都是『觀光念閒』過一生,許多人的生命大部分的時光都是如此過去(好震撼法師如此說)
    我們眼睛可以看到顏色跟形狀,耳朵聽到的是聲音,鼻子聞到的是氣味,舌頭嚐到的是味道。在佛法上就是眼、耳、鼻、舌、身對應的是色、聲、香、味、觸。我們在沒學習時都會有一個特性,就是眼睛看到時,我們的腦袋是不思考的;耳朵聽到聲音時,腦袋也是什麼都不想的, 鼻子聞到味道,也是一樣腦袋什麼都不想,只想捉住那氣味,嘴巴吃到東西,腦袋也是什麼都不想,只想捉住那味道。這是我們通常的狀態。許多人的一生都是在『觀光念閒』當中,思考的主題都是在讓我們自己如何捉到那色、聲、香、味、觸,很少真正去思考真正的人生目的。
   那我們要如何解決呢要訓練我們真正的思考能力。方法很簡單,就是要常常去聽內心有正確思考的人說的話,說話的內涵,聽清楚,慢慢理解做學習,我們就會有正確思考的能力跟習慣。整理如俊法師演說,學習之。夥伴們共勉之….  


一場演說(二)2017/08/06

   
    演說開始如俊法師說了小時候的故事:參加球隊時,跑步跑到沒力時,隊長跟他說如何做,讓他恍然大悟。說到做任何事都有『訣竅』,知道『訣竅』很重要,這『訣竅』是要有經驗的人告訴我們。
   『全面完整認識』的概念很重要,也就是人的生命為什麼要學佛,當我們還沒有『全面完整認識』時,可以透過跟『全面完整認識』的人學習。法師還提到學經典(廣論)的重要性。
    我們的『心』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要有好環境。譬如:我們參加了企業營,善的一群人加上環境(大家在一起),比較容易升起學習的心。所以要真正提升學習心,好環境很重要。
    整場以學員問問題回答方式進行,法師回答〈業力〉跟〈業障〉的不同,很善巧的回答,我喜歡。法師說:「我們現在所發生的一切,都是過去所造〈業力〉所產生的,如果現在推動我們的〈業力〉對無限生命提升是有幫助的,那就不會是〈業障〉,如果推動我們的〈業力〉對無限生命是有損傷的,就是〈業障〉。」待續.....
  



一場演說(一)2017/08/06


    八月六日的周日上午,抱著一顆歡喜的心去聽一場法師開示,那是一月前參加「企業主管生命成長營」完,主辦單位的熱情邀約。到會場見到輔導師兄姊跟夥伴們開心呢!
    演說準時開始,如得法師臨時有事,由如俊法師代講。法師也因有事,無法到現場,各地區的學員,大家是透過視訊上課。第一次如此聽講,法師臉靠鏡頭很近的講課方式,覺得有趣。上課一半有學員說,以為法師會親臨現場,到了現場發現沒有,失望,請法師開示,是否是太貪了?法師巧妙回答,博得全場大笑。
    大家還是很開心,因為在企業營裡我們都領教了兩位法師的功力跟魅力真的沒話說。說個笑話:說好我們可以發問,問問題,女學員一上來就跟法師說,她是法師的粉絲。後來又上來一位問問題的女學員說她是法師的鐵粉絲。演說結束我們企業營小組的成員,去聚餐,同學跟我說:「記得你也說過你是法師的粉絲是嗎?」我說:「不是,是鐵鐵粉絲。(想想雖沒問問題,但也不想輸她們)」同學跟我都笑了。
    整場演說收穫滿滿,聽如俊法師解答學員的疑惑,真的是反應快,又善巧回答問題。妙語如珠,邏輯清晰的說比喻、說故事,讓人讚嘆!再分享
   


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生命 學習2017/08/05

  
    當我們說;「我怎能控制我的情緒呢!」此時的我們要思維到,我們已經把〈情緒〉當作是我們的主人了。當我們說我不能控制〈情緒〉,我們就已經是〈情緒〉的奴隸。行為要真實的改變,要從知道開始,願意學會,且認知後,我們的行為才會有所改變。這是那天上課班長給我們的第一個觀念,〈情緒〉只是我們的一個工具,不要讓它當主人來控制我們。
    第二個觀念是『生命本質就是一個冒險』生命不是尋求穩定,如果在加上我們怕死,如何說〈生命〉是尋求穩定,那只會是眼前的穩定。〈生命〉的本質就是『冒險』。而且冒險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念死無常』把死拉到眼前,我們就可以及早做準備,此險才會下降。也就是再試一次、再試一次,當我們不斷的努力後,才會知道我們的極限在那裡,如此我們冒的險才會愈來愈『定』。
    第三個觀念我們的意念很重要。『靈』的特質,是沒時間跟空間的,只要心念一出來,念到那裡我們就能做到那裡。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能量都很大,只是被身體困住了,總認為我們只能這樣,其實不然,許多的觀念常常是出在認知的問題上。

    〈情緒〉只是我們的工具,我們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把它當作主人。我們接受無限生命概念,了解生命無常後,我們又怎能只求安穩,不去冒險。把『靈』拿出來,我們用意念去想,就容易達到所想(體驗多次,確實是如此)。當我們學習,認知上改變了,行為才會改變。第二堂學習課,記錄重點。夥伴們共勉之,分享…..

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學習是"智慧"2017/08/02


    『佛陀』是位教育家,祂說生命中要如何去免除恐懼,關鍵是『學習』,當我們『學習』到一件事情,對於這件事情所帶來的"智慧",對未來"未知"愈來愈減少的時候,我們就能降低恐懼跟憂鬱。所以『佛陀』的""就是一種教育,而這教育就是要做一個好的學生,要知道"學習"
    生命中最需要的是『學習』,『學習』什麼呢?那就是讓生命愈來愈好。如何人生會愈來愈好呢? 就是升起『念死』的心,把無常往前拉,""往前拉,抉擇才會清楚,也才會升起真正的『智慧』。如果只剩三天,我們想如何做。那會是跟家人好好相處,答案就是如此簡單。
    『佛陀』教育裡說我們所有的眾生為何"愚痴",就是對自己"想要"的東西想不清楚。對"恐懼"的東西也講不清楚,想不清楚,也不願意講清楚,想清楚,所以不知該如何做。大家怕""都不想去談,怕""是因為那不確定性。
    有智慧的人會問『佛陀』那""後會是什麼狀態,會問的人就進到《學習》的階段了。做一個好學生好好的《學習》,這是有"智慧"的人。
   當我們願意找人問的時候,願意去《學習》時就會看到答案,就會一步步的知道該去如何面對我們自己的未來。第二堂課的學習,課堂上班長言。學習之、整理之,歡喜紀錄。夥伴們共勉之……

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

幫助2017/08/02


    
『佛陀』說法時,大家都會很認真跟歡喜。當我們講課時,學員昏昏欲睡沒精神,為什麼因為我們沒說到人們真正擔憂的事。『佛陀』在講"念死""皈依"時,是按照眾生的心理狀態一步步的引導,說到每個人的心坎裡。
    『皈依』的本質是為未來做準備,『皈依』是依靠之意。『皈依』的""是依靠,依靠『佛陀』給的方法好好準備。讓『念死』的""的不確定性少一些。說是依靠『佛陀』,但說的更明確的是依靠自己,學習『佛陀』的法,讓我們的生命愈來愈好。""是動詞,是一個反一個白。換句話就是把黑的反成白的。也就是在人世間的事,學習變成的事。的事也不要做,把它變成的事。所以『佛陀』的法就是把的轉成轉成,未來就會愈來愈好,不確定性也會愈來愈少。
   ""要依次第,認真學習,縝密思維,從眾生的苦中去思維。""是枯澀無味的。要學『佛陀』說""大家歡喜,做志工的人要學著去思維。在世間上我們要去幫助人,要思維的是要在幫助的人痛苦點上幫,從幫助者的念頭引導起。絕對不要說,我知道什麼,想當然的我告訴你。 
    想想我們自己就不是如此可以接納別人所言,如何要別人一定要聽我們的想法跟理論。做志工的人一定要從對方角度的苦痛跟憂慮下手去幫助別人。要幫助別人是要真正去關懷別人的痛苦跟憂慮,那才是真正的慈悲跟智慧。
    這是第二堂佛法課,有幸早到,聽到班長的課程前的提點,是學習。跟夥伴們分享….



皈依2017/8/08/02


    何謂『皈依』?『皈依』就是跟著〈佛陀〉學習,所以『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正皈依】的是"",所以跟著佛跟著僧學"",而""是什麼呢? ""是無上的智慧,能讓我們看清楚事情的真相。
    什麼是『認知』,世間很多的認知是顛倒的,限制了我們的能力跟想法,所以很多世間事往往跟我們〈佛陀〉說的是背道而馳的,所以可以藉著『皈依』可以跟著師長、〈佛陀〉學習智慧,慢慢的將〈佛陀〉的智慧〈佛陀〉的認知,灌輸在自己的身心裡,看清楚自己所要的是什麼,所想的是什麼,自己的能力跟極限又在哪裡。
    一次又一次的擴展自己的認知,擴展自己的極限,慢慢走向〈佛陀〉之路,這就是真實的『皈依』,真實的『皈依』就是我要成佛,我要學佛的心,我要學佛的行,我要得到佛的一切知見。
    要知道世間事許多是顛倒的,升起想學習的心,才能真實的產生『皈依』的心,所謂『皈依』的心就是跟隨〈佛陀〉學""的心。整理記錄有大智慧的班長言。學習分享夥伴們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