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8日 星期二

不夠好2017/08/08

  
    課堂上探討:做好事,做好人,一定要『皈依』嗎?一定要學佛嗎?
有人說:「做好事,做好人不一定要『皈依』,不一定要學佛。」有人說:「遇見更好的自己,要有方法,有時會有情緒問題,如有方法會串習會好的。」有的人『皈依』了卻好事不做,講大道理多,沒學佛的人,卻做好多的好事。班長談到此,要大家時時的做檢驗,檢驗自己,提醒自己,才會遇見更好的自己,那是要守住自己的〈身〉與〈意〉,如不是如此是會有罪的。
   會覺得我不夠好,那是以什麼眼光看呢!第一點是我對一件事情是用我的觀點,沒有所有智者的觀點,沒想到所有一切眾生的想法,所以我不夠好。也就是說對一件事我們只有我的觀點,沒有所有一切智者的觀點。第二點是從我們本性上看事情,只會看眼前,我們會被眼前事整個卡住,無法用無限生命的深度去思考,所以我不夠好。所以我們雖然做了許多的好人好事,我卻不知我要去哪裡,所以要『皈依』
     談到廣論中的『總為二事,由惡趣等自生怖畏,深信三寶,有從彼中救護堪能。故若此二,唯有虛言,則其歸依亦同於彼,若此二因,堅固猛利,則其歸依亦能變意,故應勵力勤修二因。
解釋:總體上為兩件事我要『皈依』,一是對惡趣產生怖畏,二是深深地相信三寶(佛、法、僧),能夠從生死輪迴大恐怖的境界當中,把我們救出來,這兩件是非常重要。那應該是內心真正的感受,如果只是說一說,那麼這個『皈依』也是浮泛的。
    人都喜歡平安,可是真的要平安,心中要戒慎恐懼,慢慢走向平安,那是會由黑反白。最忌諱是毫無恐怖,本來就會平安。我本來就很平安,會是陷阱,希望我們好好警惕。課堂上的學習,感恩班長提點,有些震撼。是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