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南胡2016/09/21


    
上了一陣子的南胡課,現在已經教到第二把位的運用方式跟手法,發現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近來會去跟老師要糖(讚美)。老師會說:「老師就是要挑學生的毛病。」對這句話我很是不認同,覺得做老師要學會適度的讚美學生的跟老師辯。
    「老師有進步點嗎?」是我近來被認真的老師逼的,每堂課都是戰戰兢兢,上課跟老師一起演奏完曲子,會問的話。現在老師被我教的會說:「有。」或是「有一點。」那認真的老師還會說:「你不認識我,我現在已經對學生很好了。以前我只要是喊『下課了。』學生都會嚇到。」我說:「那是什麼意思。」老師說:「就是我不教了。」讓我慶幸不在那時候認識他。
    認真的老師會說:「教不會,我負責,不管學生是如何的難教,我都有辦法,學生只要負責練就是了。」我說:「老師我應該不算很差的吧!(!又在要糖。)」老師說:「你不是差,是太聰明了,才會跟我嘔氣跟頂嘴。」讓我想笑。
    老師說:「學樂器就是踐踏自己,磨其心性。」「我跟其他老師不一樣,只要你有繳錢,我一直說你好棒!不去要求學生。」我說:「那你呢!是如何看待教南胡這件事。」老師說:「我一定會把學生教會拉南胡。」「學樂器最終的目標,就是修身養性。孔子在治理樂中就說了要修身養性。是後來樂器拿來表演,把它複雜化了。」「只注重表演,修身養性那塊就消失了!
    本身做琴的老師又說了大陸一位做琴老師傅的事:老師傅做琴為了演奏用的,一把琴要上百萬的人民幣,現在老師傅做的琴,是修身養性用的,更貴了。」我問:「那有什麼差別?」老師說:「在做表演用的琴,是技術性的,要有技術。而修身養性的琴,是在造琴時,就把修身養性的心性加上去。」我問:「那又有什麼差別?」老師說:「有差別。」「做演奏琴時,只要求音色,不會顧慮到它的平均(是整個琴身的平均)。做修身養性的琴時,會顧慮到這點,賦予它生命。」 因為現在做琴是一直在創造表演的方式做。我說:「我還是不懂有什麼差別?」老師說:「有差有差,因為修身養性的琴會愈拉愈好聽,演奏用的琴會愈拉愈不好聽。」 我終於聽懂了,有意思,又上了一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