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

婚戀關係2016/04/22


    2013年有機會去了珠海,聽了一場大陸劉建興教授主講的"婚戀關係"演說,沒架子的劉教授,很奈史的跟台下我們打成一片,我們一直笑場的一場演說。
    開場說,婚戀家庭的關係,兩小時,沒辦法說的完,只能大概說說,劉教授說自己跟太太戀愛,是在國中三年級認識的,認識到戀愛,戀愛到婚姻,讓他學習多多,學習到自己在婚戀上變成專家的人。如此說法有趣。
    人生的終極意義是什麼?是死亡,從生到死我們會賦予它一個很不同的意義,心理學上的意義就是-快樂跟成長,這也是人生所追尋的意義。我們現在所做的所有一切就為的是這兩件事情,快樂跟成長,在婚戀裡的方式有很多很多。
     接著談到男、女相愛要組成家庭的終極意義在哪裡?演說中詢問大家後說,生命的傳遞,是生物意義,在心裡、社會文化層面意義是父性、母性。劉教授問:何謂婚姻、家庭裡的愛情非憧憬式的愛情。 此時說起故事:在大三上一堂-婚姻家庭課,學生跟劉教授寫一封信,先恭維了一番後說,她寫到大三在談戀愛,因為她憧憬愛情,聽完了課,讓她愛情的夢破碎,因為教授解說下的愛情,把本來要嫁人的心情,變成想出家。劉教授趕緊解釋他說的愛情,是已經進入家庭以後不知愛情到哪去了的解釋。全場一陣笑聲。
    愛情的定義100人有100個解讀的方式,我們不管愛情的定義是如何,它的本質是不變的,二個本質-生理本質,合適的場合,所做的事,在這層面上叫男人叫女人。精神本質,戀愛的兩人篤信一種信仰,少見。精神本質還有一種就是在婚姻以愛情為基礎的原生家庭基本模式,指的是在原生家庭裡有血緣關係的兩性關係總和。譬如:父親與女兒,是父與女的關係,哥哥跟妹妹,是兄與妹的關係,母親與兒子是母跟子的關係,姐姐與弟弟是姐弟關係,這是家庭裡的有血緣的兩性關係的模式。
    在這關係裡,男跟女是如何去看待,舉例:一位大三的女大生,來諮詢說,她男友劈腿-交女友了。了解後,知道女大學生是位學習認真的人,畢業就考上碩士,大一時認識的男友,認識兩年了,戀愛時喜歡跟男友牽手散步,是她覺得很享受的事。做了進一步的了解後,發現這女生,家裡有一個哥哥,從小學習就會牽著她的手,散步去學習,現在長大了,她覺得如此很好。教授說戀愛,在愛情的本質上是缺一不可的,後來發現這女生的心態,是找哥哥,她男友是想找女朋友,說完大家都笑了。教授說我們在談戀愛時要去覺察自己的內心,要的是什麼關係。許多的愛情,是自己在原生家庭衍生出來的,想要的關係,非愛情。
    說到在夫妻關係是屬於最複雜的人際關係,如果這能處理好,其他的關係也都能處理好。那我們要如何做好老婆跟好老公? 教授問到:在婚姻裡,誰會抱怨多,大部分是-老婆。誰抱怨誰改,如果不離婚,不能改變關係,那就誰難受誰去改變,(有意思)這是一個原則。
    家庭是一個學校,家裡如果你讓這女主人不高興,沒有一個人會高興。女主人在家庭裡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如此說,在一個家庭裡,妻子是老師,而且是首席教師。就算你是在學校很厲害的老師,到了家庭裡也只是第二把。
    女人結婚除了傳宗接代,還有就是父性跟母性的傳遞。兩性關係深度性的研究發現,男性的父性幾乎都是後天學習的,而女人的母性卻絕大部分是天生的。如果你任何的人際關係裡(包括家庭)覺得不滿意難受,只有三點:第一改變對方,第二改變和他的關係,第三就是改變自己(就是這個人是來幫助我們成長改變的),我們從出生到死,有很多方式去成長,這個人就是幫助我們成長的人。
    我們要想想,這世界上幫助我們成長的就是我們的另一半。劉教授說,老婆就是幫助他成長的人,而且是不斷地幫助他成長。(此時大家都大聲地笑了,並鼓掌)接著說,相信我們兩年後再看到他(劉教授),他會又成長很多。(如此想法,讓人很是讚嘆!)如此講儘管有些無奈,但是真心話。我們本著這原則,改變自己,如此在兩性關係裡,會得到改善跟益處的。分享學習,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