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8日 星期日

理論派2023/10/09


    
那天為了一位孩子,朋友、同學、也是老闆的她。說了很多她覺得的觀點。我回訊的說「了解」先是,體會她,愛孩子的心。她又說了一大套道理。對未在第一線帶過孩子的她。讓我想想她的話後,一陣的反駁。

    覺得理論是如此,但實際上帶孩子是不一樣的,覺得應該要表達一下觀點。站在第一線帶孩子三十多年的我,有些想法的去訊做溝通。寫著『我想溝通一下。昨天高二的她一來就說小腿痛,說等等我們看看。於是跳繩我們各減半做。但球類運動各要增加一些。她說好。於是運動我們還是做了一樣多的時間。這是我對孩子的堅持。

小六的(我們爭執點的孩子)運動那天,很明顯地看的出來,他就是耍賴,不想做運動,非身體如何又如何,當老師久的我看的出來。那是我多年的專業。那天翻筋斗到20下他耍賴不做。後來所有運動做完。我還是要他補完成,翻完40下,他最後也願意了的做完。帶孩子老師我會有堅持。

如果都聽孩子的,以後是會難帶的。他會覺得這招有用而會繼續的耍賴。你說該有的尊重會給,但覺得不能什麼都聽孩子的,如果如此孩子會變的很難教。

耀的問題覺得不是光老師,或身體部分的問題。除了孩子能力未達實際年齡外,也有的是,家裡人太沒原則,弄得孩子難帶。』她回「了解。」

    要說的是,非誰一定是對的。只是純理論派與實際第一線帶過孩子在認知上是會有出路的,不一樣,所以需要做溝通。

作品--陽明山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