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是.道理2018/05/09


    
    考試要到,到女兒房間問,要不要喝水(其實是想看她有沒好好看書)。在看書的她說:嗯!拿了她的水壺給我,要我倒水。像個女婢似的,快速的接下水壺給孩子倒水。其實我在想什麼,孩子早知。
    那天周末晚上兒子他們有事沒回家吃飯 掛礙著。周一中午約他吃飯。我們約在熟悉的天母,閒聊了一會,跟兒子說幫我勸勸妹妹用功讀書。兒子跟我說了他的想法:「我以前就是乖乖唸書,不會想那麼多,現在想想可以不是如此,以前會覺得乖乖好好唸書,以後一定有好的發展,現在想想不竟然是如此。後來更是知道,功課好的不一定發展一定好,薪水也不一定是最好的。」
    兒子又繼續說了想法:「我覺得成績並不是如此重要,或許你說的是妹妹肯不肯認真去做一件事的態度問題,是你在意的。但是我們真的不知道想要的是什麼,如何去努力,所以最根本的是要找到興趣。不知興趣在那裡,一直說努力努力會是空虛的。」
    又說了以前他們班上功課後半段的同學,考上私立大學,現在一樣是在做工程師,一樣有成就。有些人對某些東西有興趣,還去讀了博士。以前還有在班上成績是倒數的,現在是一位生科博士呢!
    我們都認為高中讀好,會決定你上什麼好大學,好的大學決定你去什麼好公司。說了以他的經驗,班上很聰明的同學可能他高中沒努力,考到不好的大學,但是大學後突然對某一個東西有興趣,努力去學也可以讀個博士什麼的。
    他認為以後要做什麼跟現在讀書的功課沒那麼直接關係。兒子又說:「你們那年代可能沒什麼選擇的一直做,因為環境是那樣,你們必須做許多跟功課沒關係的其他事。但我們不一樣是選擇太多了,其實是很空虛。」說著他覺得興趣是最重要,那才是可以一直去灌溉的。勸著我跟妹妹談談她的興趣事,會比一直叫她要用功要用功來的有意義。
    兒子說的是有道理,跟孩子說:「媽媽也在學習,為了你們會慢慢做調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