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

學習風格2018/01/09


   「聽到你每個禮拜的學習課,我頭皮都發麻!」表姊如此跟我說。跟朋友-老師在一起久了,當我們在給孩子做皮紋、性向測驗時,就會了解到每個人的學習方式是如此的不一樣。如此也了解到為何有的人只能做一、二件事就覺得夠了,有人可以一次做很多件事情。
    每個人的學習會受著環境給的影響。那天到娘家妹妹家,她跟我說著五歲多的外甥多愛英文。是啊!從孩子很小時,妹妹就有計畫地讓孩子磨耳根地配合小書聽著英文,孩子要不愛英文會很難吧! 孩子常常是一人拿著小書自己看的狀況。想想娘家妹妹給孩子的是,一個四面都是書(像個小型圖書館)的學習環境,孩子學習會好是應該的事。
    那天上課看了張進益牧師無私的幫助〝迷失的孩子〞走回正軌的影片,說到:『要為有的感恩,不要為沒有的埋怨。』有份感動。許多孩子是在那麼不正常的環境裡成長著,要多用力才能好好學習。因為一群人的默默幫助,孩子找到了信仰跟自信。要為這些願意付出的人按個讚,他們真棒!
    『學習風格』每個人是如此的不一樣,經驗告訴我那學習偏好跟傾向,是跟遺傳、環境及個體本身有著息息相關。不用跟別人一樣,了解自己衷於自己才是重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