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0日 星期六

拍電影2016/07/31


    電影是跟人心靈相通的,會刺激出人的本性,他會用外在衝突,內在衝突去把它揭露出來,看看藏在內心深處的是什麼,覺得如此深層的溝通是寶貴的。他認為戲裡面很多東西才是真的,現實生活裡卻很多都是假的。這是談話很真誠、老實、實在的李安導演的一段訪談。
    說到:「拍臥虎藏龍,是個不怎樣的小說,但拍時說出了很多深藏在內心,被壓抑的東西。」又說到自己:「表面上可能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實際上不是。」他會去碰黑暗的地方,不是要把大家帶到黑暗的一面,是要讓大家去檢驗自己。
    參加影展,覺得很多人會在此出風頭,成名,這種場合對他來說是尷尬的,因為是被人看,看完還要被人評論高下,如此對他來說是不太適應的,說到那是他人在江湖,沒辦法必須要做的事。
    拍片跟現實生活中的差距,會讓他憂鬱,每次拍片,都會想要罷工退出,因為有上演壓力、藝術的良心、讀者的期待,還有公司運作的部分煩惱著他,每次都會很掙扎,但後來想想自己除了拍電影,什麼事也做不了,說到自己可以處理電影,但無法掌握現實,面對現實,常常讓他束手無策。
    沒拍片前他一直不順遂,太太提醒他要記住心裏的夢想,在他眼裡太太是一位很酷的女人,不多言的一直默默的支持著他。李安太太曾說過:「我只是不管他,讓他在那裏待著。」
    說到夫妻相處,如此說:「我們是沒有資格只挑好的日子來過,生活中會有好跟壞的事要持平常心來看,人生就是如此的起伏。」說到太太,是位凡事持平常心的人,不會因為他成不成功來決定如何對待你。
    演說中提到:「在家庭裡,許多尊嚴是要去爭取的,尊嚴比愛來的重要多,尊重是不管你是大人物或是小人物,尤其是夫妻關係裡,我們不應該是在外面受大家檢驗,回家還要受,家就應該是輕鬆的地方。」
    談到與父親的關係,說到當初因為決定去美國讀戲劇系時,父親反對,因此20年來父親沒跟他講過超過100句的話。後來父親往生,他比喻父子關係,像他演的電影一樣,戲的結尾算平和不錯,讓他感到釋懷,覺得中國人的父親,就是含蓄,沒誇獎過他,但沒責備就是肯定了他。
    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外人,在台灣是外省人,在美國被認為是外國人,在大陸又被認為是台胞,許多是命中註定身不由己,這從他電影裡可以看出他的發洩,挑戰文化的多樣性,包括人性跟倫理,說到拍電影,覺得有他自己魔鬼的一面,其中喜宴、斷臂山跟其他的電影裡。
   李安導演了解自己,真誠的面對自己,剖析自己的訪談。是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