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孩子想的跟你很不一樣2016/07/08


    親子關係方程式應該是(陪伴+用心)時間,這時間有兩個意義,一是你花了多少時間,你又在什麼(什麼階段)時間陪伴孩子。孩子成長有很多階段,如果在孩子四、五歲時,父母就花很多時間陪伴,孩子會記憶的非常清楚,那段時間,父母的信任感,會陪伴孩子的一輩子。這是李四端在主持《爸媽冏很大》後的一場心得演說。
    人生是在愛的交替中不斷的循環。從熱戀到成家到有孩子,現在因為資訊太強,許多觀念,也在分歧當中。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跟我們息息相關的是有家庭跟學校,這也決定了我們會是個什麼樣的人,及我們因為這些的影響,又會如何來塑造我們自己的一個什麼樣的家庭。
    相片是保持記憶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拿拿自己小時候的相片,跟現在同樣是相片裡年紀的孩子(我們孩子)比一比,看像不像,比了後,不要抱怨,孩子跟我們很像,就多一些同理進去。
     最後陪伴父母的子女,有研究是如此說的,會是從小父母用心交流的孩子,也是我們在孩子小時花心思陪伴過的孩子。所以陪伴孩子加用心乘以時間,是父母很重要的一個認知。
    提到-開明就是好父母嗎?  開明要學著做有原則的開明,會比較好,很多孩子出了問題都是父母親沒有原則的跟孩子妥協了。孩子是會挑戰父母的,孩子會不斷跟父母的底線挑戰,做父母的要有智慧的處理,父母要學著對孩子尊重,要做到不是件容易的事,學著當孩子有話要說時,在忙,在不耐煩,都要學會傾聽,可以從孩子小就跟他們培養一種信任。
    提到-父母該如何幫孩子長大? 有專家說,我們跟自己孩子一輩子不會像跟別人孩子談天談的那麼好,因為當別人孩子離開後,他所有的問題都不會在我們身上。如果是我們的孩子,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為他們的任何事情擔心。
    我們跟自己孩子在一起時會有壓力,這壓力會是相對的,孩子也會感受我們對他的壓力跟期待,那何嘗不是他們的壓力,跟孩子相處記得把壓力,處理的友善跟好一點。
    當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我們孩子的時候,我們也在複製他們的下一代,這是我們父母要小心謹慎的事,因為這不是光我們這代的事。是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