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花東之旅2016/01/27


   學校老師說,學期結束的一月底,我們來個花東之旅好嗎? 娘家在花蓮富里的老師熱情邀約,於是有了這次的花東行。一行五人,放下自己老公孩子的我們,在一月二十四日踏上花東之旅。
    回憶自己離家獨行非第一次,但行前還是有些擔心,他們吃飯怎辦,國三還在寒輔的女兒起得來上學嗎? 生活起居,女兒會自己處理嗎? 沒出門前的幾天,觀自己還真的是有些焦慮,怎說呢! 唸女兒的次數變多,什麼杯子喝完為何沒馬上放回去,碗吃完為何不馬上洗,女兒總是說等一下的被我唸。但在全家人的支持下,還是踏出了這步。話說回來幾年的脫殼修練調整下來,出門說放下就放下。
    一月二十四日寒流來臨的清晨五點多,坐著計程車往台北火車站趕,許久許久沒坐過火車的我,跟著她們走。 坐六點二十分的太魯閣號往花蓮玉里前行。到玉里下火車,沒電梯、短短的樓梯,每人自己提著小皮箱上樓梯下樓梯,車站外迎面的矮房,有股濃濃的鄉村味,這一切對我來說很是新鮮。
    轉角租了車在寒冷的天氣裡,第一站安通溫泉泡湯去,開了一陣子的車,映入眼簾的是一幕幕一望無際的稻田,在寒流來襲的天氣,更顯寒冷。南部的室外泡湯池跟台北的池很不一樣,很雅致的好看,空曠的院子裡,很有特色的三個室外池,有岩石、花園、宮廷般佈置的池有趣!
    買名產用餐,到民宿放行李,被稻田圍繞的民宿,有特色下午我們做了泥火山豆腐,是用泥火山的水代替石膏讓豆漿水凝固而做成的豆腐。做豆腐的小姐,邊做邊跟我們說著泥火山豆腐的由來(是這小姐的阿婆在四五十歲時,高人指點她阿婆可以用沉澱的泥火山水代替石膏做豆腐,在阿婆實驗多次下成功了,有了現在的泥火山豆腐。怎讓我覺得這聰明的高人是神仙。)五個年歲已半百的女人,興奮、嗨的一直猛照相。第一次看到豆腐是如何製作過程的我,也很是興奮。接著炒米香行程,看著跟平日不一樣的做米香方法,讓五個女人又是驚訝連連。
    寒冷的天氣裡,開心的五人開了一段山路去看了泥火山的水,到現場讓人有些失望,泥巴的地裡,只有一個中間小洞的水-也就是泥火山的水。晚上在離民宿不遠的朋友山腳下家吃燒酒雞、唱歌。在天冷的氣候裡,我們還圍著用大塊木材燒著的火焰旁,閒話家常一番,寒冷的天氣裡,大夥臉被烤的紅通通的,才甘願的回附近民宿睡覺。
    第二天我們去了三仙台、新港漁港。第三天到池上租腳踏車,騎伯朗大道,看著山和水、稻田、樹間小路、油花田、樹蔭、水車,處處是美景。我們五位美女在導演的指揮,什麼要有藍天、山和水的配合;什麼要有腳前躬後直的姿勢,聽著指揮,一張張美麗的相片出來,拍出有特色的美麗。我們又到稻田旁,吃著有特色的法國餐,聽著廚師說著每道料理的由來及製作過程,體驗著有趣的一餐。下午悠閒的五人喝著咖啡,再次話家常一番後,回玉里買名產吃有名的玉里麵,回程坐普悠瑪號回台北,結束了愉快的三天兩夜的花東之旅。

    幾天下來,體驗了大夥睡通鋪的新鮮事,做健康豆腐,不一樣的炒米香。還有有趣的事:住山腳下的花蓮富里朋友,弟弟愛唱歌,歌聲也很優美,一天進屋,不明就理的我納悶為何這大喇叭要擋在卡拉ok室的門前,占掉門的一半位置,我慢慢地移動著大喇叭往門旁放,讓整個房門可以看到路。第二天晚,看見朋友好客的弟弟,帶了一票朋友來唱歌,很吃力地把喇叭再移向門口,調整著喇叭方向,向著他家對面的村莊,開著大大的聲音,用心地唱著一首首的歌曲,當下我懂了,弟弟是希望他那美妙的歌聲,可以給整個村莊的人聽見。朋友跟我說她不喜歡弟弟做此事,朋友又說住在有些距離的雜貨店的老闆跟她說:「你弟弟的歌聲還好很好聽,要不然很想把醬油瓶丟過去。」真是有趣的弟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