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9日 星期日

知足2022/05/30

    疫情下一個月又要過去了。時間過的是快。群組上說著上午晨間氣功要恢復。前陣子疫情嚴重,不輕易停的晨操停了一下,現在要開始了。告訴自己可以的話,清晨就去場地練功。

    那天寄老師笑話看,老師說著疫情下如此,她笑不出來。聽老師如此說,回訊說著「是無奈(對許多的社會現象,政府作為),是會難過,但日子還是得要往前走啊!」

  朋友送了粽子,問覺得如何。像個品嚐大師的說著「米粒拌的很香,料的內容簡單,花生、肉、香菇、鹹蛋。口味不重(鹹)是好粽。」今年買朋友媽媽做的南部粽是如此。朋友排隊久買的北部粽亦是如此感覺,都好吃,簡單的好吃。

  想想讓自己開心是容易的。先生願意的給自由,孩子(學生)的進步,家裡孩子的乖巧,自己的所有想學習的,可以的做到。要的實在是不多,就如此簡單。說說學習的一堂課心得記錄。

    從小到大,我們被訓練了要快樂,是要得到父母的喜歡,別人的認同。練習到的是會習慣性的眼光往外去看(追求)。其實唯有眼光往內看,許多的問題才可能解決。真正可以(能)讓我們快樂的只有自己,不是別人。

  作品


 

2022年5月27日 星期五

進步2022/05/28


    
「可以了。」我說。小五的他說「讓我在喘一下,你不知道O型的人要喘的比較久嗎?」愣到的我說「你怎麼知道。」「筆記本裡說的,柯南的筆記本裡說的。B型的人喘的比較急,O型的人會喘的比較久。」「了解。」

    那天帶思路特別的他跳繩,孩子如此說著。來至不同星球的我們師生倆在這同一個空間裡,思維方式如此的差別著。的能力提升很多,鬧情緒的時間少了,做運動的敏捷力變好許多。

    以前給的功課進度一直會拖延,因為動作能力的提升,整個人成熟很多,給的項目都可以完成。運動方面『跳繩』速度變快很多,協調能力好了。球類運動亦是如此,能達到老師給的數量。球類運動難度也往上提升。

    增加了『雙手托球』,我們從他說「慢、一起(兩手的球)」剛開始我數數。訓練開始一直做不好的他,叫他唸著口訣,他可以的拖很多下。孩子給我燦爛笑容,他突破了,開心的笑。

    下一步驟的進步,就是他要可以的,自己數數做著『雙手托球』。近來還增加了雙球的對牆丟接。以前做不好運動時,會來情緒。訓練一段時間的他,如今已不會有太多的情緒,做不好,一次次的練習著。看著孩子的他不斷的往上突破,老師的我是開心。

作品


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

選擇 2022/05/26

 

       「哇!好香喔!今天吃咖哩啊!」「嗯!」「謝謝媽媽,有白飯嗎?」「有。」知道她愛吃咖哩飯「裡面有洋蔥嗎?」「有。」「謝謝媽媽。」從小就知她(女兒)是重吃的孩子。靜下來讓我想起往事。

    敏感的媽媽我,在她小二時,好好的用了她這愛好,達到讓她愛上閱讀這件事。當初發現這孩子到小二還不愛閱讀課外書,有些著急的我想了辦法。帶她到餐廳用餐,給她吃她愛的紅醬義大利麵,吃完孩子滿足的樣子到現在我都還記得。

    吃完,丟一本書給她,說著要讀完我們才回家。慢慢的美食(喜悅)連接著書,孩子愛上了閱讀。記得當時讀私小的她在借書比賽,還得到讀書館頒的最高榮譽(在一段時間裡借書最多。)

    孩子那天問我「媽媽我會不會選錯了科系啊!」我說「怎說」孩子又說「如果自然組我不轉會不會比現在更好。」「媽媽相信你讀自然組的科系會讀得很好。但讀文組你也是會很好。」「喔!

    孩子是迷茫沒錯。有時候是如此,她告訴你她的迷茫,你只能看著她一直的撞南牆。現在的我會支持她,讓她去探、試,因為知道說多,她不見得會聽。說說孩子她,當初考高中,自然課沒什麼讀,考試出來自然科分數高標。

    沒主見的她,所以的選自然組。在高中自然組的班上一直可以的考前三名。做特教的媽媽我知道那是她有閱讀的習慣,對文字處理能力強,所以可以輕鬆的考前三名。還有就是私校中學嚴格奠定的基礎。

    媽媽我一心想著可以用繁星方式爭取到好一點的大學。高三的她可有主見了,堅持要轉組。只因她欣賞的國文老師說了一句話「你沒讀中文系太可惜了。」高三的她堅持轉組想考中文系。整到我了,為了她的大學路只好一路擔憂一路陪。

    大學直考國文沒什麼讀,考了高標,順利的進了中文系。那天她問我「媽媽我會不會選錯了科系啊!」怎說?一切可以說是命運嘛!

作品


2022年5月23日 星期一

相信2022/05/24

 

    「我剛剛走路去看醫生,結果診所沒開門。」朋友不舒服如此說。問「怎麼了。」她說「手舉不起來。」「我會醫。晚點幫你看看。」大家都有班忙著。到了晚上,朋友說「手腕也不舒服。」

    「手腕不舒服按這裡。手舉不起來要找這裡。」按時問「會痛嗎?」「會。」「會,就找對了點,以後你可以自己按。這是『原始點』的原理。身體哪裡不舒服你可以自己上網查。打『原始點』空一格在打你不舒服的地方。影片會跳出來教你如何做。」

    按完朋友說「舒服多了。」原始點創辦人醫生人很好,很有愛的幫助很多人,很讓人讚嘆。喜歡『自然療法』的我,喜歡如此的治療方式。朋友說著家裡唯一沒染疫的孫女也不舒服了。

    為了這次疫情,我與朋友都在家裡備好中藥。她也介紹家長吃,學生家長願意的接受。這是我學生家長介紹給我的『防疫散』。喜歡中醫治療方式的我接受,也相信家長說的話,藥的療效很好。

    我跟朋友說媳婦不太相信中藥,就隨緣吧!別在意。是如此的,相信西醫的人是聽不進,中醫的好。每個人有權利選擇自己相信的事。就做自己覺得對的事,對自己的所有決定負責。

    我喜歡『自然療法』參加了如此的群組。裡面說到『發燒』可以如何做。藥布貼大拇指的指甲下緣,左右手各貼一圈(1.5公分寬)還有貼『大椎穴』,會明顯的退燒。『咳嗽』可以試著冰敷胸腔區中府穴,呼吸會順暢些。

    這是我會喜歡的一些自然療法,信不信在個人。

作品


   

2022年5月22日 星期日

教育2022/05/22


      「你要睡嗎?」孩子問我。說「不要,你怎這麼愛睡我這啊!」她說「你這裡窗戶的陽光比較多嘛!」想想也是,她房間挨著的是後院,陽光比較進不到房間。

    「你又在給我們暖床了啊!」「你要睡嗎?」「不,我要上班了。」這孩子怎的這陣子迷上我的床。想想大三的她願意黏,就讓她黏吧就珍惜著孩子願意黏的時光。

   「今天我們反著走」周末的這天,我們爬山先生如此說。以前都是從家旁邊的復興中學方向上山,郵局訓練所下來。現在要反著走。從郵局訓練所上。

    也就是先走樓梯,告訴自己就愉悅的跟。疫情期間更是要強壯身體,上午公園已走一圈。在爬山,每天要的10000步,一定可以達標,覺得自己身體鍛鍊一段時間,真的體力有比較好,不太會累。

    那天跟朋友散步時,她說著以前她媽媽的好。永遠跟別人說的都是他們孩子的好跟乖。如「我們孩子從來不會在路上,邊走邊吃東西。」「孩子他們很會幫忙我做家事。」「哇!你把地掃的真乾淨啊!」「謝謝你願意的幫忙教妹妹功課。」永遠給孩子的,都是肯定正面鼓勵的話語。

    母親如此正面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身為朋友的我,看到的也已半百的她對自己孩子,學生、朋友的好,那是永遠的正面思維。原來她有如此的好媽媽。想想家對孩子的影響是如此大跟深遠。

爬山的我把老公當背景 自嗨的自拍起來



作品

 


2022年5月21日 星期六

覺察2022/05/21


       老師我們晚半小時可以嗎?我才剛起床。」「!OK」難得的周末有空的我倆去逛了市場。是能量強的人,基督徒的她,大我快一輪,喜歡她的正面。做教育的我們有話說,聊孩子,聊家庭。說說故事。她小二的孫子不小心確診染疫,小五的孫女沒有。奶奶的她電孫子說「你就是挑食才會傳染到(確診)。」

    孫子不服的說「什麼,姐姐更挑食呢!我還吃香菇,她都不吃。」奶奶的她又說「你姊姊愛笑,又愛動像猴子一樣」孫子在那頭大聲的說「奶奶你說什麼,姊姊像猴子。姊姊奶奶說你像猴子。」姊姊大聲的說「什麼我像猴子。猴子的奶奶也是猴子奶奶啊!」孫子問奶奶「你聽到了沒?」她燦爛笑著,說著此故事,知道她的滿足。孩子可愛呢!

    想來說說『神通』能力。一個屬於『直覺』能力。當一個人對我們發出負面能量時,雖然對方沒說出來,那是可以聞到。這是自己天生的一個好能力。當知道了怎樣,可以的躲開。

    那天跟朋友聊到這塊,說到有些人把負面能量給我們時,對方還會說「我是為你好。」知道了如何。每個人處理的方式不一樣。我有自己處理的方式。有時可以問自己我們受到別人潛意識攻擊時的敏感度有多高。

    當我們受到攻擊時,知道嗎我是會相信自己的感覺做處理。不處理會如何,不處理人會變得憂鬱與沮喪。如何的讓我們的心是平和,有建設性的,那就是多與正面能量強的人在一起。

    全世界最快樂的事就是做自己,做自己不是要傷害別人,是學習如何的自在,做到快樂的自在。相信自己不是完美的。相信自己可以對自己好。真正好的思維,是能自我學習自我覺察,不是責備。

   作品



2022年5月19日 星期四

過好2022/05/20


      「我畫圖的稿紙(作業)!」我們一起去印了畫畫課的功課。「喔!找不到了。」「怎會?」「我們去找找。」已繞了公園半小時的我們,又往公園方向去找圖稿,還是沒有看到。我們又去重印。

    期許自己每天要走10000步的我,今天如此折騰一下走了18300步。「我們早上還是去泡湯好了。」「好!我也正如此想。我們默契好。」「是!明天七點半見。」「好。」跟朋友約著。

    「老師小花我今天有拿去曬太陽。」「我喜歡這次的小花。」國三的她來訊說著。「喜歡就好!別喝太多的水,土快乾了,在給水,一次就要澆透。」「收到。」孩子可愛。

    想想在疫情期間。也可發現生活上的美好事會是開心的。有一天跟兒子說一場演說很棒!那是喜歡聽的學習課。過一段時間問他喜歡嗎孩子說那人說的他聽不下去。原來每個人是如此的不一樣。

    常常在想,生活在現在的我們真的幸福。網路世界的發達,可以讓我們看、聽、做我們所有想學習的事。還有跟對的人在一起,讓自己的心是愉悅跟自由的也是重要。

    對的人會看到我們的好,不會給負面的言語。想讓生活是乾淨舒服的,是可以遠離不對盤的人的。還是那句老話『每個人都應該有義務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作品

                                   


2022年5月18日 星期三

珍惜2022/05/19

 

    珍惜疫情帶來了更多的時間,更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五月份要做牙套,已到後面的階段。六月份的大事,要動個門診手術。可以的讓心靜下來的面對此些事。

    一早出門的到公園繞了幾圈,順便幫在家線上上課的女兒買她想吃的布丁。回家滿頭的汗,梳洗一下出門。今天應該是我上課的時間,疫情情間交情好的老師說著我們還是休息一下。覺得疫情下,還是可以的過著自己要的日子。

    「啊!你在畫畫啊!羨慕呢!」中年婦女帶著大孩子來餐廳用餐,跟做在角落的我說著話,示意的笑笑。一個斗大的餐廳因疫情包場了,三桌的人各據一方,安靜,好安靜,大家都很安靜的做著自己的事。我也聽著音樂安靜的畫著畫。

    一堂學習課重點紀錄:『自在的心境(心靈)是宇宙最高級的,也是沒有任何人可以剝奪的享受。』 『唯一的自由是我們心靈,思想的自由,絕對不是別人可以給我們的,要問的只是我們有沒放自己自由。』

    『不管人生是苦還是樂,一定要加入會讓自己《快樂》的元素在我們的生活裡。』那是-如何學習在苦中作樂,感受生命的愉悅。還有就是活在每一個地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的活在當下。喜歡的學習。

    老師的作業 會畫幾張的練習

  作品  





    

   

   

   

 

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說事2022/05/17

 

    小姐明天下午一點半看牙喔!」昨天好心的小姐提醒我「好。」今天一進診間三人等著我,「小姐這邊請。」醫生說著「你知道今天要做什麼?」「知道。」

    醫生熟練的技巧操作著,拆牙套,車牙齒,印牙模,做臨時牙套,動作很是熟練。旁邊的小助手,認真做著吸水(口腔)的動作。知道小助理吸水的動作做得好,患者就可以不用一直起來做漱口動作,如此能讓醫生快速地完成各種動作。

    每次看牙醫都會回憶到過往,牙科的診間裡,有我年輕時美好回憶。對牙科醫生知道自己是有潔癖的,醫生的技術一定要好,醫生的每個動作曾經的我是如此的熟悉。

    ,料多味美,真的太好吃了。好滿足! 謝謝體貼的你。」「小事。」開了教育機構的好友。就住家對面的她工作忙,我們已許久未見面。一早女兒說著想吃粥,到了有名的早粥店,竟然休息一天。

    想著我也可以來做。一早買了皮蛋、油條回來的做。一直以來做菜都難不倒我。把晚上的火鍋湯頭拿出來,加上紅豆、糙米飯加入肉絲、皮蛋、油條下鍋,放少許鹽、胡椒鹽,就完成了。

    因孩子染疫他們停課一周,朋友不方便出門,一直想著可以做些什麼的幫忙。煮了皮蛋瘦肉粥分些給她。說著她正好想吃粥,吃了滿足。疫情攪亂了大家的生活。期待疫情快快過,大家生活可以回復正常。

牙科工作的我 曾經如此年輕



   作品  




2022年5月15日 星期日

代課2022/05/15


     老師在嗎?」「好!」先生叫了躺在床上的我說「你跟老師約了是嗎?她在門口了。」「喔!」趕快得起來。周末的下午我們說了要去散步。見到她,她口罩帶了兩層。疫情期間,現在日子愈來愈艱難了。還是會運動的我們又更加的小心。

    在家後面開著小補習班的她,近來日子過得又更艱辛。有小朋友班上確診,被隔離不能來上課。她說自己是如何的小心,,隨時做著會休息的準備。想想真的辛苦。

    說著她只要不在家,都會接到結婚兒子關懷的電話。兒子在她手機裡裝了定位系統。問她「如此開心嗎?」脾氣好的她說著「都可以。」我說了她的好命,兒子願意的如此關心她。她笑笑說著「也是,也是。」

   「你是老師。」「是,哪位。」「我這是幼兒園,可以請你周一來幫忙帶課嗎?」「喔!好」。就如此的答應周一去幫忙代課。朋友問我「你認識嗎?」我說「不認識。」「那他們怎會找到你。」「對喔!不知。」

    想著自己為什麼會答應,已處在半退休的我,知道自己偶爾會懷念大班級的教學。答應就答應,利用工作空檔時間就去玩玩。

作品


2022年5月13日 星期五

獨特性2022/05/14

    「老師今天我有帶防疫散。」「謝謝媽媽(學生家長),多少錢?」「醫生很有醫德,是很棒的人,你放心喔!」「好。」媽媽又說「我是道德潔癖的人。」我說「喔!我也是呢!我的潔癖是學習上,上課的老師專業在好,覺得不合我眼裡的品德標準,那是不行的。」媽媽說「那感覺我了解。」

    那也是緣分吧每件事都沒一定的對與錯,是緣份。說說跟媽媽的緣,她願意的相信老師我可以把她孩子帶好,孩子也就一直的往上進步著。一直以來在教學工作裡發現是如此。親師溝通的越好,孩子表現的就越好。

    曾上過一堂學習課是如此說:當我們愛自己,想做自己時要怎麼操作,那是要從在乎自己感覺開始。面對生活跟權威,要拿回自己主控權,給自己力量。當我們漠視自己感覺跟情緒,最後會變成麻木的人,那是會生病的。

    我們能來到這人間,絕對是一件神聖的事。生命的本質是『快樂』、是『喜悅』。要學習連結自己內在的靈性,認識內在靈性的自我,建立對自己存在的信心,不用跟別人做比較、競爭。

     聽自己內在靈魂的聲音,建立自己的『獨特性』,找到人生要走的路,活得『自在』跟『快樂』。

作品 



2022年5月12日 星期四

綁架2022/05/13

   「妹妹媽媽今天想去餐廳(家旁邊)做些事情。」「好!」「中午冰箱裡有水餃你可以吃。下午媽媽要上班,會回來一下。」「好。」喜歡家人給的自由,那是射手座我需要的。先生、孩子會給,這是『幸福』的事。

    今天想來說說『綁架』一事。不喜歡被『綁架』。在行為跟思想上。說說戴口罩一事,運動時戴口罩,真的會很不舒服。有一次我們一家人去爬山(那是前陣子管得很嚴的時候。)山上只有我們一家人時。我家土象星座的三人把口罩戴緊緊。

    覺得不合理,空氣如此好的芬多精,怎可以如此。那次山上,車裡就我一人是沒戴口罩。覺得事情是可以有彈性。想想小時候在家六個孩子裡,我是最聽父親(主要照顧者)話的人,在此事上,卻不想被『綁架』,沒多清高,只是想做自己。

    晨間運動做氣功的操,全部人都戴著口罩做。站第一排的我,常常是不戴口罩的。運動不愛說話的我,覺得不合理的不想戴,真的不好呼吸。覺得人生如此,真沒意思的不想戴。

    說說事:有一次同學會後,我跟曾經的好閨密同學有了爭執,她訊息裡為一件事,我們起了衝突。她一陣的數落,我覺得我們有著不同觀點,請她不要說了。不行,還是一直的強烈數落。又說「那我們不要見面好了。」說「好。」後來她又說「我是開玩笑的,我們好同學只是拌拌嘴,你別在意。」

     事件發生後,靜下來回頭去看我們的友誼存款簿,竟然發現是『零』。想不起她對我的好。事件後她邀約,拒絕。去訊說『祝福你,每個人都應該過好自己的生活。』。

    此事問自己難不難過,是難過,但慢慢放下。這事件告訴我,人與人相處是要有緣份的。當一個人與你相處,你說什麼,她都不懂,實在沒必要勉強相處說。說一堂學習課事件。跟朋友說著不去上課了。與我好的她來訊著「你來啦!」我說著「不會去。願你平安。」想想只是一堂學習課,班上搞起小團體,老師不作聲。

    沒有什麼好損失,不糾結。不想耗掉自己能量,就如此。人是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作品


慾望2022/05/12


       「我要提早退休。」「為什麼啊!」「現在孩子愈來愈難帶,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朋友如此說著。「了解。」是如此,因為疫情事又把學校老師的他們攪得更煩。一下線上教學,一下實體課。還要擔心染疫的苦。真的會讓人煩心。

    週三因疫情不能見人的我,沒約朋友的,一早去驗車,驗完車,一人逛特力屋特力和樂大賣場,喜歡現在獨立的自己。買了麥片、義大利麵條、小花、塌塌米墊,再去銀行辦事,回家畫畫很充實。晚上決定不去上課了,很是自在的休息。

    尼采是研究『快樂』的專家,他經典的一句話『快樂是一種內在自我的感受。』理解著譬如可以安閒的洗碗,安閒的走路,安閒的自處,那就是幸福的『快樂』。  

    一堂學習課說到『快樂』與『慾望』。『快樂』要從我們內在去找到自由。要明瞭哪些事物只會損耗我們的能量,想清楚的盡可能地去避免,因為那對成長沒有幫助。

    事實上只有獲得內心的自由,才可以將消極的『快樂』轉化為積極的『快樂』。說到當我們有『慾望』時,可以不要壓抑跟屏除它,而是要分辨什麼對我們是有益的『慾望』什麼不是。

    將『慾望』提升到對我們自身有益的正能量方向。如果我們找錯了對象,那『慾望』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痛苦。所以學習如何對『慾望』管控跟校準,是我們要學習精進的事。

作品


2022年5月10日 星期二

孰重2022/05/11


    現在網路發達的時代,我們是幸福的,想要學習什麼會沒有。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看講道理的書,不喜歡小說。曾經有位一直做老闆的朋友,開了一家教育機構,要我去打理安親班部分。沒野心的我,沒答應。

    我們就沒什麼來往了。她大概覺得我奇怪,年紀輕輕怎就不想工作。再往前推,年輕的我,同學開了間教育機構,問當時做主管的我,為何你自己不當老闆。真的沒有想過。

    每個人重視的東西很不一樣。沒什麼誰多清高,就是不會想。網路學習課裡說到:老子《道德經44》『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意思是聲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樣更為親切?生命和貨利比起來哪一樣更為貴重?獲取和丟失相比,哪一個更有害?過分的愛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過於積斂財富,必定會遭致更為慘重的損失。

    所以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見危險;這樣可以保持住長久的平安。我們可以顧人為我們賺錢,不能雇人替我們生病。失去物質我們可以找回來,失去生命我們卻無法找回。

    當我們賺到了財富生病了,會想到什麼? 有人會說,健康和生命的書,我還沒讀啊! 我們要做這樣遺憾的人嗎?想想無論你多會賺錢,我們終點都是一樣的。無論你住的是多豪華的房子,最終也都是一樣的。真正的幸福絕對不是來於外在物質。

     商場上爾虞我詐的事太多,知道感性的自己不喜歡,也討厭權威。 從小就看得懂許多事。見不得老闆的勢利,也不喜歡周圍的人勾心鬥角。會做的事是把親情守好,健康守好,好好愛自己的享受生活。

     一堂學習課,心得、學習紀錄。

作品


2022年5月9日 星期一

幸福2022/05/10

 

   

    疫情攪亂了許多人的生活,心疼賣吃的小吃店沒生意。心疼因為疫情,許多人生活變得更艱辛。珍惜自己的福報跟平靜。現在網路上說著、談著我們要如何學習自救,醫院醫生是可以依賴的,現在卻不能去。祈禱一切快快過去,早日恢復正常。

    那天上的一堂學習課,說著一些金句喜歡。做分享:『智慧的作用是為人們帶來綿延不絕的快樂。』『我們要從簡單的生活跟飲食中去找到快樂的感覺。也就是要有節制的去獲得快感,才會是幸福』也就是說幸福是要學會節制。

    我們可以吃大餐,喝紅酒,跟喜歡的人在一起,但量不可以太大。所謂的『幸福就是要有節制。』談到什麼是『智慧』。如果我們的快樂都是要從外部獲得,那不是智慧的。譬如沒有這朋友我們就不幸福,沒有這房子我們就不幸福,也就是這世界沒按照我們的方式走,就是不幸福。

     擺脫外部的依賴,我們可以從自身就找到幸福,這就是『智慧』。從自身就可以發起快樂。『幸福是追尋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這話有意思。譬如婚姻我們是覺得厭煩覺得辛苦,還是會去細細感受婚姻給我們的滋養。一堂喜歡的學習課。

作品

   


 

 

談『快樂』2022/05/10

 

    不小心手腕上一點處,燙了一個傷口,跟朋友散步,她牽著我手,摩擦到傷口,不舒服。因她說著成長故事,不願打破其興致的沒說話。把她手捉開,一會又牽上,又捉開,來回弄了四、五次。回來馬上的擦藥,想想好笑,知道自己是如此。

    想來談談『快樂』許多哲學家談到這部分。在學習的過程裡,會喜歡尼采說的。他是研究『快樂』的專家。說道《如果我們可以忍受生命加諸我們的一切,我們就可以過任何的生活,那包括了快樂生活。》

   尼采認為『快樂』是可以透過個人努力學習得來的。『快樂』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當我們懂得接受生命的一切,那怕那是不幸或是傷痛,我們都可以很坦然的跟生命說『是』的了然。

    欣然的接受這一切,要『快樂』怎會是難呢!真正的『快樂』是散發著榮耀的光芒的。發至內心的喜悅,才是真正的『快樂』。每個人『快樂』的點都不一樣。

    有人說專注會『快樂』,參與會『快樂』,冥想會帶來『快樂』。也有人說自信會『快樂』。感恩會『快樂』,放下會『快樂』,接受會『快樂』,堅持會『快樂』。每個人『快樂』的定義都不同。

    我覺得做自己,開心的學習會『快樂』。你呢?

作品



快樂2022/05/09

 

     幫我跟老師說,我不去上課了。就說疫情期間,先生不讓我上課。』給班長的她去簡訊。她說著『你不來,我就更孤單!本來還有你可以聊聊呢!』心疼她回訊『沒關係,你LINE跟我,說說訴訴事情,我會回的。』

    班上不知何時玩起了小團體的遊戲。對人知道自己是敏感的。我喜歡的善良,也因為工作性質一樣,所以談的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癖,習慣。人跟人是要有緣份的。

    一直以來都不怕事故(事件)的發生,很會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我有著自己的內心次序,喜歡人是善良的。想想其實有事故發生,大家都可以做反省改進是好事。

    知道自己是有個性的人。當發現老師縱容班上搞小團體,沒做好引導時,是會有失落的,想想我對學習老師是會有要求。老師除了專業,還要有我認為的品德,對學生每個人平均的愛。

    當覺得老師無法給到中立的關愛時,為了不消耗自己的能量會選擇離開。要學習,要做的事,太多了。也可以解釋那是一個緣分吧!尼采曾說過『生命的根本道德就是『快樂』,不快樂是件不道德的事。』

    『快樂』是一種內在的感受,自己說了算,就讓我做『快樂』的自己吧!

作品


2022年5月8日 星期日

三景深2022/05/09


    景深還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表示。就是近景、中景、遠景的方式來說。近景筆觸可以多些(細膩些),遠景在畫時筆觸要鬆,讓視覺有推遠的感覺。通常中景會是視覺焦點。一幅畫中景會是主體(主題),畫時筆觸的表現鬆緊要適中。

    不是容易,那還要有一些經驗的累積。近景、中景、遠景三段景的層次如何做出來,每個層次都必須仔細觀察關照到。層次多更能加深景深的遠近跟立體感,如此畫面也會豐富。

    體會書中說的近景、中景、遠景。(下圖作品)前景是那大樹,中景是涼亭,遠景後面的樹。技巧上還是有瑕疵,那是目前自己的能力範圍。揣模老師書中說的做,中景的涼亭彩度放低,遠景的樹叢彩度要更低些。

    近景的草地盡可能的做到書中說的細膩、彩度高些,把質感做出來。用我的方式畫小草。中景的涼亭可以的淡些(那是跟近景比),後面遠景的樹,把樹淡淡畫上。如此學習著,目前能力只能如此,在慢慢精進。摘錄『水彩密碼』



作品 仿畫  


2022年5月7日 星期六

景深2022/05/08


     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不一樣。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學習。當喜歡跟想做時,會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吸收。『水彩密碼』一書裡談到《景深》這部分,喜歡它是如此解說,那是《景物的縱深、遠近感。》

    一幅風景畫遠近景深的營造有三個要素,『彩度』、『形體』、『質感』,它們是共同成就的。拿『彩度』來說景物越遠彩度越低,越近則越高。彩度是一個可以營造遠近感的要素。處理近景時彩度要高,用色宜濃宜豔。處理遠景時彩度的用色宜淡宜濁。

    那『形體』這部分呢?書中說到在形體上景物越遠,形體愈平面,景物越近,形體要越立體。如何立體,就是明暗對比越大,會越立體。換句話說,形體與色彩的明度有關,也就是說色彩的明暗決定形體的立體度。

    所以在處理遠景時明暗對比宜弱,在處理近景時明暗對比要強,這是處理形體的一個基本知識。在來是『質感』,說的是視覺的感受。當景物越遠質感要越粗略,當景物越近質感要越細膩。

    換句話說,遠處的樹,可以是一團團的。近處的樹,則枝葉分明。也可以說近物的筆觸要細、要收、要緊。遠處的筆觸宜粗、宜放、宜鬆。透過筆觸來營造畫的質感。摘錄『水彩密碼』一書。

作品 仿畫 景深















 

   

 

2022年5月6日 星期五

平衡2022/05/06

        喜歡老師寫的『水彩密碼』一書,做重點的整理再次學習。書裡說到《由外而內》,《由大到小》,了解一下他說的意思。是如此。他拿建築物上的構圖來做解釋,構圖上懂得要《由外而內》的將外的範圍定住,錯誤率會降低。

    所謂《由大而小》的意思是指,如我們在畫建築物時要《由大而小》來處理。換句話說,在勾畫建築物時要先處理大結構,像是樓層、棟列。之後在《由大而小》的處理小物件,像是門窗、屋瓦。大結構如果畫正確了,其他小物件的位置、大小、比例等問題,自然就容易掌握好位置。

    說到取景的技巧,當我們在取景時可以的正面30度到60度之間的偏角構圖會比較好。還說到構圖要要求的的是 『相對平衡』。 『相對平衡』可以製造出空間的律動與生動性(那是跟圖稿不一樣的創作)。讓我們的視覺感官上產生活潑生動感。

    『相對平衡』可以藉由物件的位置、線條的方向、顏色的重量...等來達成。老師舉例說著,譬如畫一個建築物,它偏向左邊,會用厚重的雲畫向右邊,讓畫面看上去平衡一點。如此一說,有趣!摘錄『水彩密碼』一書

 作品 仿畫 學習

 





2022年5月5日 星期四

一書2022/05/06


     莊宏哲老師寫的一本書【水彩密碼】。社大一位很會寫書,天才型老師,曾教過我水彩速寫。寫過一本『水彩密碼』的書,興致來的想做書的整理。覺得喜歡字句跟認同的道理做摘錄、跟心得,給現在對畫畫有興趣的自己,做個紀錄及分享。

    在序裡老師說到《畫得快樂》當我們畫的快樂時,不要去管美醜和對錯,只要自得其樂。還有《畫的對》。說到『畫的對』不意味著,『畫的好』,但它是『畫的好』的先決條件。有哲理的一句話。能夠『畫的對』之後就可逐步往『畫的好』的目標前進。

    怎說:『畫的好』的確需要一些天分,如果沒有天分怎辦那就需要一些『時間。』只要肯花『時間』堅持『學習』,如此總有一天可以達到『畫的好』的境界。

     老師說著書【水彩密碼】雖以《密碼》為名,實則以《解碼》為目的。此書是引導大家如何『畫的好』,『畫的對』的一本秘訣書。也說他寫的此書是一本水彩畫,不能說的秘密。有意思!好好來探究一下。

    一幅畫要完成,第一步的構圖,它是決定畫面的重要關鍵。猶如人體的『骨架』。如果『骨架』好穿什麼衣服都不會太難看了,也就成功一半。摘錄【水彩密碼】一書。

 作品



過日2022/05/06

 

   「老師是否可以把課改在周五晚上。」「好,五點半可以嗎?」「好。」疫情嚴重下,孩子跟我調課。「老師我們週六,不能上課了,學校有人確診,我要隔離幾天。」回「了解。」國三的她如此說。

   想想還是不去了,現在有些危險。」「好。」以前幾乎每周會跟閨蜜的她見面,近來因為她處理父親喪事,我們很久沒見面了。為了疫情的嚴重,我們還要往後延遲。

   歐洲的哥哥一早來訊,說著(姪子)十八歲生日,他們到特里爾慶祝。難得照相的他,寄了全家的相片。說著荷蘭德國的他們,已不管疫情的事,也沒人在戴口罩。有趣!現在台灣跟他們那好像在過不同的世界。

    天氣好的日子,關了一上午的我,下午一人沿著復興高中一路往上走,繞過豪宅到公園。可以的情況下,期許自己每天走一萬步。疫情下,日子還是得往前走。想想疫情走到這的二、三年,它沒在我家造成太大的恐慌,一樣的過日。

    喜歡先生對此事的態度,絕對不自己嚇自己。生活裡不太去提它,就是安靜小心的過日。人的思維隨時在改變著。知道自己心的自由,做著自己,隨著自己的感覺過日,聽自己的心做事。

     現在外在環境的如此,愛自己的吃好、睡好。無論如何日子都要往下的過下去。疼惜自己愛自己的過日。

作品 花



2022年5月4日 星期三

看病2022/05/04


    
「雖說你有照過超音波,也給了我圖片,我們還是要在照一下,如此會比較清楚。」護士的她如此說。說「了解。」於是又照了一次『甲狀腺』的超音波。

    檢驗人員把枕頭放脖子下方,頭是垂在枕頭下的方式照超音波。她說「臉看左邊,臉看右邊,躺正。」三個角度很仔細地照,跟之前很不一樣,非常仔細的態度,我喜歡。

    醫生問「會不舒服嗎?」「不會。」他又說「左邊有一顆甲狀腺結節比較大顆,右邊有三顆比較小。如果對生活有造成不便,壓迫到食道就會建議你開刀拿掉。……..」目前除了仔細看,脖子小小的腫外,沒任何不舒服。

    我說了在家自己研究後的一個想法「醫生我想做『甲狀腺』射頻消融手術,處理『甲狀腺』的結節。」也是因為這醫生會此手術來找他,這是近來對此事的想法。

    醫生認同我的想法。也覺得這是處理它的好方法。在電腦視頻上看過,那天特別仔細的聽醫生再次的解說這技術。它叫『甲狀腺』射頻消融手術。

    那是在超音波的引導下,以特製探針進入『甲狀腺』內,藉由針尖釋放出來的能量,燒灼『甲狀腺』結節組織。經過射頻消融後結節會逐漸縮小。

    與傳統『甲狀腺』切除手術相比。不留疤痕,不用住院、手術時間短、疼痛少、恢復快。只需局部麻醉,時間約半小時。只是需自費個幾萬元。

    跟醫生約好門診手術的時間,心定下來,該處裡的,就是要處理。第一次踏進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印象是好的,環境乾淨,服務的醫療人員算是親切。感恩!

 

作品


2022年5月2日 星期一

本分2022/05/03


   「媽媽對不起,我不應該如此跟你說話。」「知道,沒事,我沒生氣。」網路掛號不太會,請孩子幫忙。動了我電腦,Google信箱動過找不到了。請孩子來看看,問著她是怎麼弄的。孩子嫌煩,情緒上來,說話大聲了。

    事後孩子反省,知道自己錯了說「對不起。」。那天爸爸生日全家都在,當著大家面說著我的希望『希望我們全家可以是【和諧】的。』兩個孩子適意的笑。孩子大了,可以得懂我的希望。

     說說『本分』(查了電腦是《本分》不是我一直認為的這兩字《本份》)這件事。家要如何達到【和諧】,就是大家都在做著自己《本分》內的事。譬如:先生賺錢會拿回家裡給太太。

    家裡的基本開銷,先生知道是自己的責任,願意的負責。太太愛做家事,願意的付出,每天做著全家人的三餐。滿足先生、孩子的胃,雖說是辛勞付出,不會抱怨的願意做。

    那孩子呢? 願意學習認真,可以的幫忙。這是理想的狀態,如此家裡會是【和諧】的。大家都願意的做著《本分》內的事。不計較的做著自己該做的事。

    想想這也是把私我縮小,把『愛』放大的原因。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