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黃帝內經》秋天的養生2016/03/21

“秋三月,此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誌,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生之道。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秋天養的是收斂之機,也是在西方,"此為容平"容平就是開始收斂,然後還特別壯大盛極的意思,"天氣以急"這個時候在天,天上的氣只能為燥氣,燥氣是正氣,衣服到秋天會變得特別乾燥,是燥氣的收斂功能發揮的作用。秋天的氣就像金屬一樣,特別的明徹、收斂。肺為嬌臟,它也是要非常清澈的,
    人為何會"煩躁"""是心臟、心血、心經的問題,是屬於心病,虛火歛不住,會往頭上飄,所以頭暈、頭疼,會使人變""""是足字邊,就是亂動,煩燥不安,如何動都不合適,是屬於腎病,是精不足的病。
    人老是要抖腿的話,就是這毛病,精不足,腎精不足的象,如此腎精不足沒辦法上腦,腦的思維就會有問題,思維有問題,做事是不會成功的,就會窮,所以男抖窮,就是這典故。
    "早臥早起"到了秋天要早睡早起,跟春、夏不一樣,是因為天地之氣開始收斂了,相對的人也要開始收斂。"與雞俱興"就是跟雞一樣早起,上午五點到七點是天門開,人的氣也應該開了。
    "使志安寧"情志上要安定、要收斂不可以再外散。志是腎神的表現,此時人要收斂(減少性生活),然後養精,如此因天之序去做,就不會有錯,如違背就會生病。
    "以緩秋刑"就是舒緩一下,"秋刑"就是秋天的肅殺之氣,也就是要舒緩秋天的肅殺之氣。"收斂神氣"要把神收回來。"使秋氣平"讓秋天的氣能夠平不那麼的肅殺。"無外其志"不要再往外散"使肺氣清"如此可以使肺氣比較清肅  
    "此秋氣之應"就是秋天的一個正常的人和自然的一個對應,這叫養收之道,就是如此做就可以做到收斂氣機,萬物、天地就可以收到豐收的東西。
    秋天是酉時,酉時主""""會特別厚道,味厚的如:蒜跟辣椒,它們是不入藥的,因為大蒜是入氣分的,氣味比較厚重的,入氣分的藥,走的是"清竅""清竅"就是人體的眼睛、小便。所以用到大蒜,我們會流眼淚,小便會有味道。
    大蒜跟辣椒的使用是要因人而異,可以吃多少就吃多少,味會入血分,秋天要吃的是它入血分的層面。這就是"秋天養生之道。如果逆了,就會傷肺,冬為飧泄"飧泄就是吃的東西沒有消化就拉出來。

    肺與大腸相表裡的原因,肺氣如果虛了,大便成形的能力就會很差,到冬天的時候就會顯現出來,因為藏不住的關係,也是因為收斂氣沒收住,"奉藏者少"給冬天收藏的就會少。整理於曲黎敏演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