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黃帝內經》要如何吃2016/03/10

   那我們又要如何去吃呢!中醫裡有句話:"民以食為天"如此說來食物是很重要的。《黃帝內經》裡有說到,食物為什麼對我們很重要,文中如此寫:
"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克,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有句話是如此說的"藥補不如食補",古時候的藥都叫""""本身是草生的濃密的概念,亦是指"偏性",也是說我們是用它的氣,中藥的採摘時間很重要,什麼時候它的氣是最足的。譬如:喝菊花茶,菊花是秋天和冬天可以生長的花,所以菊花的金氣和腎水的氣是足的,補的是肺跟腎,我們也會說菊花茶,它是會敗火,敗的是肺火跟腎水的火。還有就是""()用的是偏性,所以採摘時間很重要,採摘沒按節氣去採摘,藥效是會出問題的。所謂的藥是用來"賑災的"當人體生病了,氣血供應不足時用的。藥是不可以天天吃,它是臨時(賑災)的,是救急用的。病是我們身體出現陰陽偏盛的問題,藥是臨時幫忙的。
    而我們吃食物,是用它的平和之氣,它是可以天天吃的東西,人體是可以吸收的,身體要健康只有靠每天吃飯。身體健康它是一個積精累氣的過程,""""都是要一點點攢起來的,如此才可以補益身體。

    人體分十二正經跟奇經八脈,奇經八脈是藏元氣的地方,沒有一個""可以入奇經八脈,就是沒有一個""是可以補元氣的,反過來說,就是只有食物可以補益元氣,補益我們的身體。整理於曲黎敏演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