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黃帝內經》冬天的養藏2016/3/25


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扶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極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痠厥,奉生者少。
    冬天的三個月,主旨是閉藏,就是一定要藏住,要關閉所有開泄的氣機,收藏住。天地之象是"水冰地坼"此處說水是散的,都結冰了,連水都收藏住了,地也凍住了。
    "無擾乎陽"此時不要再打擾陽氣。冬天如果打雷,就是擾陽,天地裡的陽氣都要避藏,在天象裡,冬天是不應該有雷的,冬天如果打雷,表示天地都不藏了,就會有瘟疫出現。人不養藏,也會造成疾病,冬天打雷,動物會有問題的,因為陽氣不藏了。在冬天洗澡都要少洗,如此才符合閉藏之性。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時要早臥晚起,前面的春、夏、秋都不是晚起的,只有冬天,是晚起。冬天裡一定要等到太陽升起來,天地陽氣升起來時,人才坐起來動作,如果不是,就是擾乎陽。
    "使志若扶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此處的""就是指情志、腎精而言,使腎精好像浮起來,又好像藏進去了,讓它停在,起與不起之間,好像自己有了收穫一樣,這收穫是不可以發出來的,自己在那享受,在那美滋滋的養,養是很重要。
    "去寒就溫,無泄皮膚"躲避寒冷,保持身體溫暖,因為到了冬天陽氣全部都藏在身體的丹田處,要穿暖一點,去寒就溫。此時會吃一些味道厚的,在用滋補類的東西化掉厚重的東西(變成另一種東西)。譬如:喝一點酒糟類的東西,是可以化掉厚重的東西(跟吃生魚片時要配清酒跟芥末一樣的意思,芥末屬辛散的東西,是可以把厚重的滋膩厚重的東西宣開,是一樣的意思。)
    中醫裡的說的是""主皮毛,""主收斂,""主宣散,人體上""肯定是大於""的,所以由此可知收斂大於開泄。
    肺氣有兩個特性,是肅降為主,宣發為輔,肺氣往外宣發是次要功能,往裡收斂才是主要功能。人體的皮表都為太陽,後背為太陽的層面,主收斂的意思就是不要讓陽氣過分的開泄。
    中國人愛洗腳(泡腳),因為腳上有60多個穴位,三陰經跟三陽經都是走腳的,小腳趾的外側,是膀胱經,腳面是胃經,足大指外側屬脾經,湧泉穴是腎經穴位,洗腳的益處多。春天洗腳會增加生機,夏天洗腳可以去掉熱,用熱水洗會讓人開泄的能力更大,會多出一些汗。秋、冬洗腳可以溫勳丹田,使小腹特別溫暖,所以中國人洗腳是很養生的一件事。
    保護好咽喉、頸椎很重要,因為它是要道,腦清不清爽全在於咽喉,咽喉犯毛病的人會影響腦子,人體下半部的病大程度要看腰椎,因為腰是一個樞紐,腿痛基本上跟腰有關,腰好了可能腿就好了。
    "使氣極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身體裡面的氣,多次的或儘快的流失掉,這是冬天養收藏的方法。
    "逆之則傷腎,春為痠厥,奉生者少"如果忤逆了它,最後傷害的就是收藏功能-腎經(它是主收斂的)"痠厥"是指兩種病,""是指腳筋沒有勁,或是抽筋的狀樣,或是半身不遂,它們屬木,全屬於肝,如果我們冬天的腎水沒藏住,到冬天的時候,就會出現"痠症",是屬於肝病,""是指腎精藏的不夠,供給"生發"的力量就會少,""是四肢厥冷,意指到春天腳趾手指都還是冰涼的,這是冬天精氣沒養足的象,如果冬天沒養好,給春天的"生發"力量就會不夠。
    春天的病是冬天來的,所以每一季都要把身體養好才是,也就是生發生長、收斂、收藏全都要做好,身體就會好,此乃養身之道,這也是《黃帝內經》一個醫道的原則,因為身體就是一個精品,我們是不能去破壞它的整個順序,破壞了是會生病的。整理於曲黎敏演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